<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2月27日,我在美篇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朝花夕拾杯中酒》;掐指一算,我走进美篇已经过了一千天。一千天,不长也不短,时间见证了我和美篇的共同成长,一文一图都是满满的回忆。美篇就像一位耐心的倾听者,记录着我的经历、我的见闻和我的感悟。创作赶走了我的寂寞,丰富了我的余生。感谢遇见,于是便有了这篇小文。</p><p class="ql-block"> 我跟美篇结缘,既属偶然,也是必然。2022年初,我和阔别六十载的小学同学恢复了联系,欣喜之情无以言表。在我的大中小学的同学中,我跟他们相处的时间最长,分别的时间也最久,很想写篇怀旧的文字,以缅怀那段最纯真的时光,这时友人向我推荐了《美篇》。走进美篇,体验感一下子拉满了,感觉确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自媒体平台,具有充分的叙事抒情空间,不免相见恨晚。</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喜欢读书,热爱写作,但在职期间挣不脱名缰利锁,哪有“爬格子”的闲情?直到退休以后才把文学写作这点儿爱好捡起来,也主要是在微信、微博上写点儿小东西。接触了美篇,立马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三年来,我一共写了67篇文章,出了三本美篇书,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一千天。</p> <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一个多产的写手,更不是一个快枪手,李白说的“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我是只有羡慕的份儿。或许是“慢工出细活儿”,回顾发表的作品,数量乏善可陈,但质量差强人意,67篇中有59篇加了“精”;尤其是今年发表的作品,篇篇加“精”,感觉自己文气尚存、余勇可贾,不免小小地得意一把。</p><p class="ql-block"> 67篇作品题材非常广泛,半数为怀旧之作,《朝花夕拾杯中酒》《少年读画记》《我骑竹马 你弄青梅》《我的三位语文老师》,回忆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青葱岁月,快乐中的成长;《孙都 孙都》《独走西陲》《我与外语的半生缘》《1977年高考阅卷记》《西城的秋天》《我的本命年》《旦复旦兮年复年》,回溯了我的人生经历,时代的变迁与动荡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怀旧的另一个主题是追思逝去的亲友,我很早就离家闯荡,对于父母,未能承欢膝下,亦未能恪尽孝道,这种缺憾至今仍是锥心之痛。《父亲教我写日记》《说不尽的父爱》《萱草花又开了》《小白船》,寄托了我对他们的思念。《不知秋思落谁家》《高邮湖上好秋光》《君子与诗为友》《龙门旧事》,都是怀念友人之作,旧雨新知,唯有友情长存。</p> <p class="ql-block"> 我打小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了几十年书,勉强算个“读书人”吧。年轻时喜欢读史,读史不为求真,而为悟道。三年来写了一些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如《溥仪笔下的“帝师”》《东陵于役:最后的护驾》《燕然山秘事》《世说新语里的大咖》《小杜的扬州梦》《金陵的雨 汴梁的风》。我自幼雅好古诗词,老年尤甚,但有所得,便随手录下;积攒得多了,便撮为一篇,如《古诗词的幽默》《一片春心付海棠》《五月榴花照眼明》《相思黄叶染秋风》《又到围炉煮茶时》,是美篇让我“诗意的栖居”。</p><p class="ql-block"> 平生笃信“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故涉猎广泛,肚子像个“杂货铺”;美篇中的一些掌故轶闻,便是厚积薄发之作。如《甲辰说“龙”》《闲话“眼镜”》《闲聊“润笔”》《老表的故事》《菊花的故事》《“理发”古今谈》《古诗中的“快递”》《手绢儿的前世今生》,虽然是饭后茶余的谈资,却很受美友欣赏,可见闲文也得有点儿知识含量。</p><p class="ql-block"> 上了年纪,总有些人生感悟,很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是倚老卖老,而是老农献曝,或于人有些启发,如《人生最难是选择》《无巧不成话》《我与狸奴不出门》《留住岁月守住真》《春天正是读书天》,便都是经验之谈。</p> <p class="ql-block"> 67篇文章中我比较满意的有三篇:一是《书卷里走出的芸娘》,二是《早春二月梦犹寒》,三是《老知青怀旧诗稿》。</p><p class="ql-block"> 《书卷里走出的芸娘》是我读《浮生六记》的读后感,聪颖贤惠的芸娘,温婉如玉却命运多舛,人生中曾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却终究殁于贫病。临终时叠言“来世”,心头放不下的还是最牵挂的人。读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浮生若梦,唯情难舍,一个“情”字,直教人生死相许。</p><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梦犹寒》是老电影《早春二月》的观后感,影片唯美的风格,细腻的表达,是我审美的启蒙。我第一次看《早春二月》还是上初中的时候,它让我了解了五四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奋斗与彷徨。我仿佛与萧涧秋走在芙蓉镇的雨巷,听他倾诉心中的苦闷,这种代入感十分奇妙。</p><p class="ql-block"> 《老知青怀旧诗稿》虽是半个世纪前的旧作,却格外受人青睐,一年之后仍有人点赞。读者中绝大部分应是我的同龄人,有着共同的经历,故能声气相求。这些略显青涩的诗歌之所以还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或许是因为倾注于诗行的真情实感吧?文字首先要感动自己,方能感动读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诚哉斯言!</p> <p class="ql-block"> 年终岁尾,又到了总结的时候。回顾三年来的美篇之路,一路上都是风景,创作的快感让我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古人敬畏文字,重视撰文,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我写美篇,与“经国”“不朽”无涉,不过是自娱娱人而已。若检讨目的,倒是曹丕不屑的两条:一是找乐,二是益寿。曹丕若地下有知,恐怕要哂笑老朽了。</p><p class="ql-block"> 与美篇同行,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甲辰 大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