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龙口庄玉石街锣鼓起源于清末民初,地点位于淄川区龙泉镇龙口庄玉石街。</h5><h5> 最初,玉石街锣鼓主要是由龙口庄戚友清等人跟南方苏州人学的。据一些老年人说,龙口毡帽有着悠久的历史,龙口北大寺大殿前西房就有帽匠祖师崔云瑞的塑像。每年六月初六制帽工人便聚集在庙前烧香拜佛,并唱大戏三天,期间也少不了锣鼓队的表演,以求该业兴旺发达。当时的锣鼓队表演是由帽庄老板从南方请来的。龙口义兴厚帽庄、昇恒东帽庄的产品主要销往南方,特别在江、浙、沪一带大有名气。因生意兴隆,帽庄老板每年在一些重大节日都邀请江、浙一带的名人雅士及锣鼓、舞狮队员来龙口庄参加活动。锣鼓队、舞狮队精彩的表演吸引了龙口庄喜爱扮玩的年轻人。他们决心建立一支自己的锣鼓队和舞狮队。自此,以戚友清为首的一伙小青年通过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锣鼓、舞狮的表演艺术。</h5> <h5> 自民国十二年开始,以戚友清为首的锣鼓队、舞狮队每逢春节、元宵节、祭奠帽匠祖师或其它民间重大节日都为庄民扮玩。人们曾传说在扮玩队伍中,有一个叫沈福绥的人舞狮表演能爬到十几米高的玉石街牌坊顶端表演。当时在龙口庄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锣鼓一响,庄民满堂;风调雨顺,粮食满仓。由此看来龙口玉石街锣鼓在当时庄民心目中是多么的喜庆吉祥。<br> 用于庆祝丰收和重大节日。其形式相对简单,只有几种基本的锣鼓乐器,如鼓、锣、钹等。演奏者们通过简单而有力的节奏,传递出人们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5> <h5> 在历史的长河中,玉石街锣鼓不断演变。在戚友清先辈们学到的舞狮锣鼓《噔嘣仓》的基础上逐步传承改进发展,同时融入了我们一些地方色彩,改编为“龙口庄玉石街锣鼓”五个章节,即:一节《义昌同》二节《蓬莱阁》三节《闹龙舟》四节《扑蝴蝶》五节《玉凤龙》。每个章节都有它的寓意、情调故事。一节《义昌同》寓意是:庆祝龙口著名(义兴厚和昇恒东)两个帽庄买卖兴隆昌盛之意。二节《蓬莱阁》寓意是:向往美好生活如蓬莱仙境一样。三节《闹龙舟》寓意是:向江南地区每逢元宵佳节、八月十五节日划龙船、闹龙舟一样欢乐喜庆。四节《扑蝴蝶》寓意是:扮玩当中的丑行俗称(丑老婆)扑蝴蝶同样喜庆开心。欢乐过节,农闲祝贺农忙时节的丰收喜悦心情。五节《玉凤龙)》寓意是:扮玩当中的舞凤舞龙场面,表示龙飞凤舞庆昇平,国泰民安之意。五个章节一直沿用传承至今。狮子道具发展为大绿毛狮子,原来的背掛小鼓发展为如今直径一米以上的大鼓。而且增加了大鼓和小鼓混响的合声演奏,更加悦耳动听。</h5> <h5> 建国前龙口庄扮玩的地段区域分为十二个巷口,即:大朝阳巷、小朝阳巷、仁义巷、义和享、文池巷、三义巷、太平巷、涌泉巷、平津巷、西店巷、桃园巷、通景巷。每个巷口都有庙碑记载民国十二年扮玩艺人的活动轨迹。节日期间各巷口都有扮玩活动。节目丰富多彩。所用的“龙口庄玉石街锣鼓”打击乐,由于意念,口传其中都有误差,基本大同小异。<br></h5><h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融合,它逐渐吸收了周边地区音乐的元素,乐器种类不断丰富。演奏的节奏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从单一的节奏型发展为多种节奏型的组合,表现力大大增强。<br> “龙口庄玉石街锣鼓”沿用至今已传承百年有余。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玉石街锣鼓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现在龙泉镇台头村、龙二村、龙三村、龙四村、和庄村 、尚庄村 、韩庄村等均有若干团队活动,皆演练“玉石街锣鼓”。此“玉石街锣鼓”的传承教授方法为(意念、口传)并无标准的文字记录。龙口庄龙三村戚思水作为戚氏家族龙口庄玉石街锣鼓的第四代传人,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为其增光添彩。因此,本人在1990年元宵节之日,把龙口庄玉石街锣鼓原来“意念口传”方法改写成正规的现代曲谱形式,标注时值线操作演练。并邀请龙泉镇知名打击乐名家张道祥、杨志崇、戚如朋、司继瑞、刘庚祥、陈京舜六位老前辈参加校对、统一认定。并定稿印刷,使得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展。</h5> <h5> 玉石街锣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令人陶醉的艺术特色,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在音乐节奏方面,玉石街锣鼓节奏明快有力,富有强烈的律动感。其节奏变化丰富多样,时而急促如疾风骤雨,令人心跳加速;时而舒缓似潺潺流水,使人身心放松。这种独特的节奏组合,仿佛是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或激昂,或深情,让听众的情绪随之起伏波动。<br> 演奏乐器是玉石街锣鼓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乐器包括鼓、锣、钹等。鼓是整个演奏的核心,其低沉而雄浑的声音为整个表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锣则以其清脆响亮的音色,增添了欢快热烈的氛围;钹的加入,使音响更加丰富,富有层次感。这些乐器相互配合,交相辉映,共同演绎出美妙绝伦的乐章。<br> 表演形式上,玉石街锣鼓多以集体表演为主。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整齐划一地挥动着手中的乐器,动作刚劲有力,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他们的面部表情丰富生动,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和专注。在表演过程中,还常常伴有舞蹈动作,如跳跃、旋转等,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极具观赏性。<br> 总之,玉石街锣鼓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多样的演奏乐器和精彩的表演形式,成为了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玉石街锣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民众的精神寄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h5> <h5>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玉石街锣鼓深深扎根于当地的土壤。它诞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之中,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其节奏和旋律往往与当地的山川地貌、气候特点相呼应,反映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例如,激昂的鼓点仿佛是奔腾的河流,清脆的锣声恰似山间的鸟鸣,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地域画卷。<br> 在民俗风情方面,玉石街锣鼓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逢春节、庙会等重大时刻,锣鼓声便会响彻街头巷尾。它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氛围,更成为了人们传递祝福、祈求平安的一种方式。通过锣鼓的演奏,人们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传承着古老的民俗传统。<br> 为了更好地传承玉石街锣鼓,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其独特魅力;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手段,使其更具吸引力;同时,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传承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玉石街锣鼓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玉石街锣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br>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将其申请为非遗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玉石街锣鼓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是先辈们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申请非遗能够确保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系统的记录、整理和传承,使其不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br> 在社会发展方面,申请非遗有助于增强当地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玉石街锣鼓往往是社区集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申请非遗,可以激发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贡献力量。<br> 对于艺术发展而言,非遗的认定能够为玉石街锣鼓带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吸引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还能够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推动玉石街锣鼓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br> 在保护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方面,非遗的认定将促使相关部门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能够提高公众对玉石街锣鼓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承和发展中来,为这一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br> 综上所述,将玉石街锣鼓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认可,更是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br><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