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老家,人们常把那些智力上有障碍的人叫“二迷”。村子里曾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姓常,排行老二,村民们都叫他“常二迷”或“二迷”,包括他的父母兄弟也这样叫他,以至于人们不知他是否有过大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迷”经常会乱叫人。在当地口语中“大”就是爸,而他只会说两个字,那就是“大”和“妈”,但分不清“大”与“妈”的真正含意。“二迷”在这方面常犯错。很多时候,他见到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叫“大”或“妈”,但差不多一半都叫错了。他会把男的叫成“妈”,把女的叫成“大”,有时把小女孩也叫“妈”,吓得女孩子一见他走过来就跑得远远的。有时呢又把大姑娘也叫“妈”,姑娘呢只能羞红着脸快速地走开。而那些调皮的小男孩们则专门跟在他屁股后面,起哄着让他叫“大、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迷”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身高1米85的他常常会做两个动作,一个是敬礼,见到任何人都会敬一个礼,也不知他是如何学的、从哪里学的;还有一个就是把要来的食物再送给别人。当时农村各家各户生活都很贫困,经常会看到有外地和本地的乞讨者,这些人有时都讨不到东西,但只要是“二迷”来乞讨,各家都会或多或少拿点食物送他,而“二迷”呢,就像猴子搬玉米似的,他会把从第一家要的东西送给第二家的孩子,再把从第二家给的送给下一家的孩子。他只送小孩子,而且送东西时先把两条胳膊伸的展展的,双手平平地递过去,一动也不动,很恭敬,所以小孩子们也不怕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家里生活所迫“二迷”时常去要饭。但他要饭有个特色,只是站在人家门外,主人家有人出来他就叫“大”或“妈”,然后平展地伸出双手,人们都会明白是啥意思。他每天要的饭菜大多数送给别的孩子,但一定会留一部分带给父母。改革开放后,“二迷”再也不走村串户了,他到县城去要饭了。别人都不明白他是如何独自每天行走几十里路到县城,还能认得回家的路。听说他在城中要饭的方式与在农村一样,周边的城镇他都去,因此他的名声更大了,要到的饭菜质量更好了,每天带给父母的饭菜都是有荤有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迷”是最孝敬父母的人。他的几个兄弟成家后都离开父母单独生活,除逢年过节时到家问候一下一年中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只有“二迷”几十年如一日,忠实地用他那特有的方式,支撑着父母简单的生活。“二迷”的母亲七十多岁就过世了,后来父亲也瘫痪了。“二迷”为了照看行动不便的父亲,五十多岁的他学会了拉架子车。每天他把父亲放在架子车上,早晨拉到县城,在城里吃好喝好后晚上再拉回家。“二迷”拉架子车就像一道别样的风景,他把腿抬得高高的,再慢慢放下,一抬一放一步一步往前走,像极了皮影里的木偶拉车,常常引得大路上行人驻足观看,就像欣赏马戏一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迷”去逝得太快了。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天,“二迷”没有像以往一样拉着父亲去县城,而是独自一人去给父亲要些吃的,在回家的路上被汽车给撞坏了,没过几天他的老父亲也跟着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二迷”已走许多年了,但村子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时,还会时时想起他、谈到他,都说“二迷”是个好孩子。每当聊过“二迷”后,人群中就会出现一种出奇的静,静的能听到树叶落地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