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心灵(四):致美的生活

韦平

<p class="ql-block">欧洲大陆俄乌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之际,俄罗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收藏的56幅油画珍品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我将全部的油画和相关的文字卡拍下,制成美篇,展览分四部分,我的美篇分为四辑。我只为自己留住记忆,也为与我有同样癖好,却又不能亲临现场者,带去和我一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最后祈愿战争早日结束,发动战争者受到惩罚!</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致美的生活,收入油画15幅。</p> <p class="ql-block">美是生活;任何东西,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事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p><p class="ql-block">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p> <p class="ql-block">弗拉基米尔圣母(1697)</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天使大教堂举行的弥撒(1857)</p> <p class="ql-block">外省的集市(19世纪70年代末)</p> <p class="ql-block">修士画家(1885)</p> <p class="ql-block">北方的救主节(1887)</p> <p class="ql-block">天使报喜日(1922)</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1842)</p> <p class="ql-block">街头小贩(1865)</p> <p class="ql-block">受洗(1896)</p> <p class="ql-block">欢乐的时刻(1897)</p> <p class="ql-block">在阳台上(1931)</p> <p class="ql-block">又得了一个两分(1952)</p><p class="ql-block">对于我,此画是整个画展56幅画作中最亲切,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最初看到它是在我哥哥的一本什么书的插页上,后来在我所看到过的前苏联不同时期的画册中多次看到它。画面中的四个人表情各异,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每个人对“两分”的不同心理。当然令我难忘的除了画本身,还有和此画相关的我的哥哥和我的家。</p> <p class="ql-block">抒情的乔迁之喜(1965)</p> <p class="ql-block">茶炊(1984)</p> <p class="ql-block">绘画与观众(2011–2012)</p> <p class="ql-block">宣传视频滚动播放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实景、展品和各色人物的众口一辞的盛赞。</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留言册</p> <p class="ql-block">几乎是同一展角,不同时日不一样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从首博地下一层,远观展览厅及厅外两侧外墙的装饰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