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艺术展

南岸青栀~

<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一个无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因为电影《茜茜公主》的存在,她成为一代人的银幕经典回忆。</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这个来自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女公爵,她不只美丽优雅,还充满个性、向往自由,散发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力量。在她的推动下,近代历史上的奥匈帝国建立,她成为帝国的首任皇后。</p> <p class="ql-block">《茜茜公主》电影片段 </p><p class="ql-block">此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近日,由匈牙利格德勒皇宫、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共同主办的“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展览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p> <p class="ql-block">  展览以奥匈帝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茜茜公主为核心,围绕其生平及其所在时代的艺术展开,共分为“两大艺术收藏家族的联姻”“马卡特、蒙卡奇与本佐尔,塑造十九世纪奥匈帝国画坛的大师们”“公主的日常”“不朽的时尚符号”四大单元。十九世纪下半叶是匈牙利历史乃至艺术史的重要时期,“奥匈帝国的明珠”展览不仅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系统的茜茜公主题材艺术展,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奥匈帝国文化与匈牙利艺术传统的绝佳机会。</p> <p class="ql-block">  左侧《巴伐利亚公主伊丽莎白·维特尔斯巴赫半身像》1853年,格德勒皇宫。这是茜茜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婚时的青铜雕像。这尊雕像由皇室委托雕塑家约翰·冯·哈尔比希于1853年雕刻,原作是石膏像,现存于美泉宫。这次展出的是1853年制作的青铜版,来自格德勒皇宫博物馆。</p> 茜茜公主戏剧化的人生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王后(1837-1898年)》</p><p class="ql-block">1866年,格德勒皇宫</p><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性。1853 年的夏天,茜茜公主陪同被视作皇妃“候选人”的姐姐海伦以及母亲,参与弗兰茨•约瑟夫一世(1830 - 1916 年)的生辰庆典。谁也未曾料到,年仅 15 岁的茜茜公主与 22 岁的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初次邂逅,便双双坠入爱河。短短 5 日之后,两人便许下婚约,8 个月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身着匈牙利礼服的伊丽莎白王后(1837-1898年)》</p><p class="ql-block">1866年,匈牙利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王后的加冕典礼》1867年,格德勒皇宫</p><p class="ql-block"> 这幅由艺术家弗朗茨·科拉兹刻制的石版画,记录了茜茜公主在匈牙利圣冠加冕典礼的场景,画面中的圣冠触碰茜茜肩膀,见证了她与匈牙利深厚的情感联结。</p> <p class="ql-block">  然而,自从茜茜公主踏入奥地利皇室,住进维也纳宫廷,在那短暂的甜蜜幸福如烟花般消逝后,这位“巴伐利亚玫瑰”便陷入了漫长的不幸与苦痛深渊。宫廷里繁文缛节的礼仪枷锁,紧张难处的婆媳关系,大女儿的不幸夭折,乃至唯一儿子的殉情离世,皆如沉重的巨石,压得她的人生之路崎岖难行。</p> <p class="ql-block">《将奄奄一息的伊丽莎白从船上运走》1898年9月10日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藏</p><p class="ql-block"> 与电影《茜茜公主》三部曲那宛如童话的故事截然不同,茜茜公主在现实中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坎坷,既美丽却又无比悲情。1898 年,茜茜公主惨被一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用锉刀刺杀身亡,据悉,该男子原本的目标是其他皇室成员。这一遭遇与她的婚姻竟是如此相似,仿佛冥冥之中命运错位,本应属于他人的命运轨迹,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她自己的人生归宿。也许,这场猝不及防的死亡,对她而言是一种解脱,使她得以逃离这个世界施加于她的重重绝望。又或许,她始终未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何等幸运,那尊贵无比的地位、深爱她的丈夫以及奢华的生活,皆是他人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的。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又有谁能真正说得明白、道得清楚呢?</p> <p class="ql-block">《未知的大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伊丽莎白王后肖像玻璃窗》1896年,格德勒皇宫</p> <p class="ql-block">作者:约瑟夫:卡贝</p><p class="ql-block">左侧《弗朗茨·约瑟夫一世》</p><p class="ql-block">右侧《伊丽莎白王后》 </p><p class="ql-block"> 1899-1900年</p> <p class="ql-block">格扎:豪斯曼</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王后和弗朗茨</p><p class="ql-block">约瑟夫国王在巴特基辛</p><p class="ql-block">根》 </p><p class="ql-block">1898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是画家根据她们的真实照片绘制的油画,这一刻茜茜公主与丈夫并肩同行时,已过了六十一载春秋。二人的身影虽近,却仿佛有些疏离。茜茜公主脊背依旧挺直,岁月未能压弯她的脊梁,却在她的眼眸中添了一抹难以言说的落寞。她身着一袭黑衣,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孤寂。谁能料到,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年戛然而止。一场意外突如其来,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这帧照片,或许便是她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张合影,也记录着她最后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深爱着茜茜公主,这在诸多方面均有体现。他对茜茜公主一见钟情,不顾母亲指定其姐海伦公主为妻,执意迎娶茜茜。婆媳矛盾时,他维护茜茜,减少宫廷摩擦。儿子鲁道夫王子离世,他与茜茜共承丧子之痛,还任茜茜出宫调养。茜茜遇刺后,他自语“她永远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爱她”,足见其深情。</p> <p class="ql-block">《奥地利皇家的伊丽莎白勋章,二级》1901,格德勒皇宫</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这位匈牙利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还特别设立了“伊丽莎白勋章”,以奖励在宗教、慈善和公益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女性。勋章正面雕刻着镀金的玫瑰与圣伊丽莎白的镀金半身像,背面则装饰玫瑰和代表“伊丽莎白”的金色字母“E”。伊丽莎白勋章由皇帝亲自授予,而王后身边的匈牙利侍女们成为了首批获此殊荣的人。</p> <p class="ql-block">约瑟失·罗纳</p><p class="ql-block">《格德勒皇宫的伊丽莎白</p><p class="ql-block">女王雕像》 </p><p class="ql-block">2023-2024年</p><p class="ql-block">霍洛哈奇瓷器工厂</p><p class="ql-block">陶瓷</p><p class="ql-block">格德勒皇宫</p> <p class="ql-block">菲利普·拉斯洛</p><p class="ql-block">《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p><p class="ql-block">189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菲利普·拉斯洛</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王后》 </p><p class="ql-block">1889年 </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别出心裁,有别于传统肖像画的风格。其对于衣服的描绘采用了类似写意的手法,简洁飘逸,在当时堪称一种时尚的绘画方式。宫廷对于肖像画的要求向来严苛,而此次却能接纳这种新颖的画风,这一现象足以彰显宫廷对绘画艺术多元性的理解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  "4月27日晚上,在皇宫里举行了盛大舞会。年轻的妻子不得不再次经受“官廷”贵族社会好奇目光的考验......“皇后陛下”这次是全身雪白,腰间系了一条崭新的镶嵌钻石的腰带,头上佩戴着小皇冠和玫瑰花环,她和“皇帝陛下”一起,坐在红绒华盖之下,聆听着小约翰·施特劳斯大师演奏的乐曲。 两位陛下跳了几次舞,当然不是在一起,而是同按礼宾规定挑选的显贵舞伴。由于茜茜跳舞水平还没有达到维也纳宫廷所要求的标准,皇帝不得不为他的年轻妻子“提示”舞蹈的名称。舞会的高潮是一首圆舞曲,是已故的老约翰·施特劳斯生前创作的《伊丽莎白旋律》,作为对皇帝夫妇的赞美而首演,作品中糅合了奥地利国歌和巴伐利亚国歌的曲调。” </p><p class="ql-block">--女亲王索菲于1854年4月27日的日记</p> <p class="ql-block">  《威廉·里希特(Wilhelm Richter):马背上的伊丽莎白王后》,1877年,格德勒皇宫。</p><p class="ql-block"> 画中,茜茜公主身着黑色骑装,骑在一匹白马上,身形挺拔,身后是旷野与蓝天,这正是她所钟情的驰骋人生。 </p><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骑术卓绝,曾将欧洲马赛冠军殊荣揽入怀中。我不禁疑惑,身着长裙骑马,上下马何等不便?原来她身着华裙,骑马时并不似寻常那般跨坐,而是双腿优雅地侧置于马身一侧。那身姿宛如灵动的飞鸟栖息于马背之上,裙摆随风轻扬,仅以微妙的重心挪移与娴熟的缰绳掌控,便在马背上舞出了平衡与美的极致旋律。</p> <p class="ql-block">  这件骑马服为茜茜公主量身定制,黑色的紧身大衣搭配外露蕾丝的领口上衣,配上飘逸的长裙,典雅又富有力量。1889年,她的儿子鲁道夫去世后,她便终生身穿黑衣,以此表达深沉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王后的帽子</p><p class="ql-block">1875年以前</p><p class="ql-block">维也纳,L.霍夫曼豪特-</p><p class="ql-block">胡夫迈彻制, </p><p class="ql-block">麦秆、丝绸、羽毛</p><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顶帽子的特殊在于,帽顶有破损,因它有着非凡的经历。茜茜公主曾在骑马时不慎跌落马背,千钧一发之际,幸得帽子后的带子起到了缓冲作用,减缓了下坠的速度,才让她免于重伤。也正因如此,这顶帽子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显得尤为珍贵。</p> 塑造十九世纪奥匈帝国画坛的几位大师 <p class="ql-block">一、米哈伊·蒙卡奇(1844-1900)</p> <p class="ql-block">  匈牙利写实画家,以历史主题创作闻名,在风俗画、风景画、肖像画和沙龙画领域也颇有建树,被誉为“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画家”。1870年,写实主义成名作《死囚的最后一日》获得了巴黎沙龙的金奖,这让蒙卡奇一炮而红。1881年至1896年,他完成了史诗巨制《基督三部曲》,三幅巨作的欧洲巡展让许多当代评论家将他与米开朗基罗和伦勃朗相提并论。期间,他于1888年受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邀为新落成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绘制了大厅的天顶画《歌颂文艺复兴》,这些巨幅历史主题创作的诞生一举奠定了其历史画家的卓越地位。</p><p class="ql-block"> 虽然蒙卡奇未曾给茜茜公主绘制肖像,但二人却有数次谋面,在茜茜公主希腊科孚岛上阿喀琉斯宫殿中的礼拜堂穹顶用马赛克工艺复刻了她所欣赏的蒙卡奇《基督三部曲》中的首幅《基督在彼拉多前》。</p> <p class="ql-block">  米哈伊·蒙卡奇的《基督三部曲》是其绘画生涯集大成之作。他用近15年的时间完成了《基督三部曲》。长637厘米,宽417厘米的《基督在彼拉多前》是首幅完成的作品。画作描绘了被绳索捆着双手的耶稣基督站在决定他命运的罗马总督彼拉多身前接受审判的一幕。法利赛人聚集在一起,控告耶稣“我们见这人迷惑我们的国民,不许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p><p class="ql-block"> 蒙卡奇为塑造法利赛人混乱的喊叫,与彼拉多和耶稣面对面沉思寂静之间戏剧性的紧张关系,他甚至聘请了<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群犹太移民作为模特</span>,受他指示使用手势和表情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创作过程中他共绘制了35幅油画习作和画稿,展览中展出的版本便是其中一幅非常接近最终巨幅版本的油画稿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基督在彼拉多前》这幅油画前,我驻足凝视许久。画中每一个人物的外貌、表情和姿势皆独一无二,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从位于画的中间,基督的形象来说,他面容平静且带着一丝悲悯。这种表情展现出他对自身命运的坦然接受,以及对周围人灵魂的怜悯,体现出他的神性和牺牲精神。他的姿势或许是直立而庄重的,显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象征着他面对审判时的无畏。</p><p class="ql-block"> 而右侧身着白色衣袍的彼拉多,表情是复杂的。他皱着眉头,透露出内心的纠结和犹豫。在动作上,他的手势带有一种权衡的意味,表现出他在公正审判和外界压力之间挣扎,不知该如何判决基督。</p><p class="ql-block"> 周围的人群动作和表情也各有含义。有的满脸愤怒,挥舞着手臂,表达对基督的谴责,这体现出他们的盲目和被煽动的狂热;有的面带疑惑,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他们对这一审判公正性的怀疑。这些不同的动作和表情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紧张、冲突的氛围,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宗教场景中复杂的人物情感和戏剧化的情节。</p><p class="ql-block"> 人物的姿势与手势在整幅画的构图里相得益彰,仿佛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诉说着那个凝重的历史时刻,让人为之深深着迷,沉浸于画家所营造的艺术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蒙卡奇</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生日》 </p><p class="ql-block">19世纪80年代</p> <p class="ql-block">二、久拉·本佐尔(1844-1920) </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学院派画家,艺术教育家。擅长肖像画和历史画,被认为是匈牙利最伟大的历史主题创作画家之一。他出身贵族,自幼展露出绘画天赋。他在1870年凭借油画巨制《史蒂芬国王的受洗》嬴得了匈牙利历史题材创作的国家奖项。他的历史画和肖像画备受匈牙利上流社会的青睐,他多次为国王和名流造像。</p><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曾多次到访本佐尔的画室参观。当她遇刺身亡之后,弗朗茨·约瑟夫请匈牙利著名艺术家创作了五幅肖像,作为礼物送给服侍了王后多年的女士们,其中就包括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赠予诵读官艾达·弗朗茨基的肖像画《伊丽莎白皇后》。画中的茜茜公主穿着黑色的日间礼服,手拿一把扇子,在她苗条的身材后面是一面覆盖着金色织锦的墙壁。因为多次见面,本佐尔凭记忆画出了她的面容,然又参照旧照片画了整个作品。画作展现出了晚年的本佐尔高超的肖像画水准。</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王后》久拉.本佐尔</p><p class="ql-block">1899年,匈牙利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被赠予《伊丽莎白王后》肖像画的诵读官</p> <p class="ql-block">久拉本佐尔</p><p class="ql-block">《千福年致敬》 </p><p class="ql-block">19O9年</p> <p class="ql-block">三、汉斯·马卡特(1840-1884) </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学院派画家、设计师、室内装潢师。除了擅长历史画,他还从事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艺术,他的风格在当时被称为“马卡特风格”。在维也纳,冯·霍亨洛赫王子提供给他一栋旧的铸造厂作为其创作工坊,马卡特随即将它打造成了一个堆满雕塑、鲜花、乐器、珠宝、古董家具的奢华艺术沙龙,成为了维也纳当时著名的社交场合。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形容他的工坊“设计美的奇观,-栋华丽的木质阁楼”。他奢华的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很多上流社会设计起居室的模板,更成为了诸多画家争先模仿的对象,包括蒙卡奇和穆夏的工坊都受其影响。</p> <p class="ql-block">  汉斯·马卡特根据工坊改造的奢华工作室,也是名流聚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879年,马卡特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的25周年银婚出任总设计师,亲自设计服装、场景和游行车,打造一场华丽的复古游行,被誉为“马卡特游行”。尽管英年早逝,但马卡特的设计理念影响了十九世纪整个奥匈帝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视觉艺术,并被奥地利年轻的分离派泰斗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视为偶像。</p> <p class="ql-block">汉斯·马卡特</p><p class="ql-block">《歌剧院装饰画》 </p><p class="ql-block">19 世纪70年代</p> 公主的日常生活与时尚符号 <p class="ql-block">桑德尔·布罗德斯基</p><p class="ql-block">《格德勒皇宫》 </p><p class="ql-block">1868年</p><p class="ql-block"> “格德勒宫”,也常被直接称为“茜茜城堡”,它是欧洲除了凡尔赛宫外最大的巴洛克式建筑,建于18世纪。曾经是匈牙利贵族的庄园,奥匈帝国建立后,匈牙利贵族将庄园城堡重新装修献给哈布斯堡国王约瑟夫和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之后它一直作为奥地利国王访问匈牙利时居住的行宫。想当年为了躲避维也纳刻板的宫廷生活,茜茜经常来到匈牙利,用电影里她婆婆的说:“要想找奥地利皇后,您得去匈牙利!”她真心的热爱匈牙利,而匈牙利人民也热爱她。</p> <p class="ql-block">  由于茜茜最爱紫罗兰色,所以格德勒宫所有居室都被漆成了淡雅的紫罗兰色、紫罗兰的墙壁以及紫罗兰的窗帘,行宫里还保存了许多茜茜公主当年的用品以及许多珍贵的肖像油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伊丽莎白王后生活中使用的一把晚期比德迈尔风格的扶手椅。椅子造型优雅,以浅色果树木制成,椅面为藤条编织,极具匠心。这是茜茜在维也纳格德勒皇宫中曾使用的椅子,带有她的生活气息和审美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一套带有“格德勒”图案的瓷杯和瓷碟格外引人注目。这套瓷器是19世纪70年代弗朗茨·约瑟夫送给妻子的礼物,瓷器表面为砖红色,装饰有松、梅、竹的东方纹样,象征“岁寒三友”。</p> <p class="ql-block">茜茜公主的时尚观</p><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在服饰问题上持保守态度,着装虽也经过精心选择,但却从不过分和张扬。她尤其反对过度使用香水和化妆</p><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的美貌观,与化妆和时装毫无关系。对她来说,美貌就是健康,特别是苗条而妩媚的体形,光润的皮肤,秀丽的头发。同样在这个问题上,她也是喜欢自然和稳重,而反对任何矫揉造作。 </p> <p class="ql-block">茜茜公主的美容偏方</p><p class="ql-block"> 每夜使用生小牛肉面膜,草莓季节则用草莓面膜。 洗橄榄油温水澡,以保持皮肤的弹性:“但有一次, 橄榄油几乎沸热,她险些遭受某些基督徒殉道者的死亡灾难。” </p><p class="ql-block"> 她经常用湿布围在腰部以上睡觉,以保持她的苗条, 为了同一个目的,她每日喝下-种由五至六个白鸡蛋加食盐混合的可怕的饮料。 </p><p class="ql-block"> 每三周洗一次头发,都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使用各种新型的昂贵香精,特别是白兰地和鸡蛋),在洗头这一天皇后是不接待任何人的。</p> <p class="ql-block">  当目睹这份作息表时,便会恍然大悟,茜茜公主之所以始终能维持那般曼妙的身材,自是有其缘由。公主亭亭玉立,身高达 1.72 米,而体重却仅有区区 90 余斤。她对体重的管控极为严苛,倘若体重一旦超出 100 斤,甚至连蔬菜汁都会摒弃不饮。</p> <p class="ql-block">  她始终保持51-53厘米的蜂腰。穿衣风格独特、发型时尚,品味高雅,对当时女士的穿衣方式(尤其是在贵族圈子里)和时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在伊丽莎白的影响下,以英国模式为基础的深色、以黑色为主的精致女性骑马服开始流行…</p> <p class="ql-block">  茜茜公主的美丽、自由与哀愁,如同展厅中那一件件珍贵的展品,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间。她恰似灵动的溪流,于宫廷的石岸间,蜿蜒流淌向自由远方;如不羁的云朵,在礼教的天空下,飘逸舒展寻自在天地;像倔强的野草,在规矩的土壤里,顽强生长盼绿意葱茏。</p><p class="ql-block"> 展览落幕,而她对自由的追逐永不谢幕,化作力量,激励着我们冲破生活羁绊,拥抱心灵的无拘无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