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待到潮水涨三次,一古脑儿游上坡。”</p><p class="ql-block"> ——关于下水饺的儿歌迷语</p> <p class="ql-block"> 常言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又是一年冬至时,安“耳朵”依旧是中国北方家庭的传统习俗。这所谓的“耳朵”,便是小包、弯弯、扁食或水饺等面食的别称。</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农村中这种面食多被称为小包。如今,人们更多地称之为水饺。彼时,我正在离家两里外的邻村读初中。每逢冬至,父母总是在前一晚便开始包好小包,以便第二天清晨及时煮熟,好让孩子们早早安上“耳朵”去上学。那时还未改革开放,家家户户生活都很拮据,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可以稍微改善一下生活。买上几毛钱的肉,从窑坑里挖出几颗白萝卜,再加些粉条调成馅料。用红薯面和白面混合和面擀皮,包出的小包黑白相间,颜色深沉如枯死的荷叶,我们称之为“小花包”或“小黑包”。而今,儿谣中的水饺已变成了“大白鹅”,但那时只有“黑天鹅”。清晨,吃上一碗小花包,安上“耳朵”,驱散了寒意。在黑暗中,一群孩子吆喝着结伴而行,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享受着冬至带来的满足与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家家日子逐年好起来了。过冬至包水饺也全部用上了麦子面,肉馅也从单纯的猪肉,变成了羊肉、牛肉、鲅鱼、虾仁等。素馅也不再仅仅是白菜、萝卜、韭菜,而是讲究更鲜野的莲藕、香菇、野莱等。儿谣里的“大白鹅”堂堂正正地走上了百姓的餐桌。吃水饺再也不是过节的专利,而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犹记得十多年前,我到乡镇检查工作,落顿在我县的北馆陶镇政府用餐。北馆陶镇是粉皮之乡,有很多以粉皮为原料的特色小吃。那天正值冬至,镇食堂特意做了水晶饺招待我们。水晶饺,晶莹剔透,粉色肉馅和碧绿韭菜可隔着肚皮可见,蘸上密制小料,那是一吃一个不言语。陪餐的领导说皮是用烫好的粉皮制作,把握火候很重要。用粉皮包馅后放蒸笼蒸15分钟即可。水晶饺,应是水饺家族的贵族,体现着水饺的颜值稀缺。它让我记住一个不一样的冬至。</p> <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我们吃的饺子都是白色的,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营养美味还要求卖相要好,彩色饺子可以说是让人眼前一亮,五颜六色的饺子似乎比一个颜色更让人有食欲,而且不是采用的色素,而是用蔬菜榨成汁的颜色来对做饺子的面团染色的,不仅绿色健康,而且颜值高口感好。近年来,随着城乡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人们吃水饺也从吃饱向吃好转变,七彩水饺走上百姓的餐桌。制作七色饺子皮所需的七种蔬菜分别是紫甘蓝、胡萝卜、菠菜、南瓜、红心萝卜、火龙果和小白菜。这些果蔬一年四季都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用这些蔬菜榨汁来提取颜色,并用于制作彩色饺子皮。也可用买来的紫薯、南瓜、菠菜等果蔬粉和面调制。冬至来临,一家人分工明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岂不美哉乐哉。榨计的榨汁,和面的和面,美好生活又调出荤素各味料馅。七色汁和成七彩面,在大人孩子的手中幻化蝶变成七彩饺。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美观又健康的一群”大彩鹅”登上餐桌,屋里弥滿了人间烟火气。全家人食欲倍增,人人欢喜,吃出了幸福,吃出了团圆,吃出了生活的甜美。</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餐桌上小花包、水晶饺到七彩饺的变化,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变迁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原名王洪朝,供职于山东冠县某政法机关。系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