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推 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鸡鸣破晓就起床,怀抱碾棍转圈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碾完瓜干碾玉米,碾完黄豆天刚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左邻右舍互帮衬,来晚排队棍依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年复一年日复日,吱吱扭扭岁月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沂蒙山区,村村都有一两台老碾。老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它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家。老碾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变化,始终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为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年已古稀的我,喜欢怀旧。每当夜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时候,当年推碾的情景便如电影般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我的老家门口前有一盘老碾,所以我的青少年时期几乎天天与老碾打交道。由于老碾的缘故,这里还成了村里拉呱玩耍的游乐场所。如今,这盘令我魂牵梦绕的老碾,安然坐落在我们潘家庄新社区的西大门前,</span></p> <p class="ql-block"><u>2017年老碾在原潘家庄老社区南北大街上</u></p> <p class="ql-block"><u>如今老碾坐落在新社区西大门前</u></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盘大个头的石碾。在附近村庄的所有石碾中,没有出其右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盘古老的石碾。我虽无法说出她确切的诞生日,但我知道她比村里的老槐树还要年长许多,已有五个多世纪。她的历史,要比界湖街立村的历史久远的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盘神圣的石碾。她以那饱经风霜、沉稳厚重的身躯,护佑了潘家庄的繁荣昌盛、平安祥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经风雨见彩虹,阅尽沧桑始成秋。这盘五百年老碾,见证了潘家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陪伴着潘氏族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一路征程一路凯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以说,没有潘家庄,就没有这盘老碾;而没有这盘老碾,就没有潘家庄的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潘家庄的整体搬迁,这盘石碾已随迁至新的社区,并与老槐树一同成为潘家庄仅存的两处物质遗产。她不仅承载了人们对先辈的感恩与怀古之情,也成为人们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这盘潘家老碾是沂南县城唯一一处超过500年历史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质文化遗产,只不过是她太普通太平常,没人关注她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要了解这盘老碾的传奇历史,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公元1368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朱元璋虽然一统天下,建立明朝,但此时的江山已是战乱不断,遍地疮痍,水灾肆虐,瘟疫横行,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强制和鼓励的移民政策,从山西和江浙等地向山东和中原地区大量迁移人口。大移民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50年时间。涉及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时,山西有潘氏兄弟三人,也就是潘家庄潘氏族人的祖先,到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办理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千辛万苦,一路辗转,来到了山东沂州一个叫“石门”的地方落户安家。同时在这里落户的还有聂氏一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时候,还没有“界湖街”一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的沂州一带,人口稀少,良田荒芜,狼烟未息,一片凄凉。潘氏三兄弟在朝廷“人给十五亩,菜地二亩,免租三年”,以及“额外垦荒者,永不起科(永不收钱粮)”的移民政策鼓励下,早起晚眠,辛勤劳作,终于扎根繁衍,树大成林。从此一个名曰“潘家庄”的村子就坐落在了石门之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人类发展,离不开生产资料和生活工具,而这盘老碾也就诞生在了潘家庄这块土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岁月如梭,转眼百年,潘家庄第一次迁村。原因,一是随着潘、聂两村人口发展,“石门”之地显得狭小拥挤,邻里之间易生嫌隙。二是从风水上讲,与水有关的“潘”氏立村于“石门”之上,有点“将军犯地名”。于是,潘氏族人“卜居”向东二里地,在川字型的三条南北水溪之间安家立业。这里有水有田有米,正是“潘”家立村的最佳之地。而潘家老碾也随之而迁,这也是老碾的第一次“搬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家庄村东迁的历史,记载于老村后面潘家墓地里的半统清代石碑。碑文记载,潘氏最初立村于“石门”,后“卜居”至此。石碑虽然只剩下半截,却是一部潘家庄“简史”,只可惜上半截在文革“破四旧”中毁坏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栉风沐雨,弦歌不辍。老碾在过去几百年的生命旅程中,无论朝代怎样更替,社会如何动荡,总是处惊不变,安之若素,用她那厚重的躯体,慈悲的胸怀,陪伴并呵护着潘家庄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转眼,到了公元1938年,根据毛主席“派兵到山东去”的命令,八路军115师进驻山东,和山东地方抗日武装一起开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群众保家卫国,积极抗战,潘家庄老碾也为抗战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知有多少热血将士吃过这盘老碾做的军粮,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吃过这盘老碾碾的米面,也不知有多少老碾加工的粮食被支前民工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8年,大跃进。沂南县成立建材厂,专门生产房屋用瓦。因为厂里缺少机械,老碾被从村中心大槐树下征用到建材厂碾压制瓦用土。这是老碾的第二次“搬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9年初,吃食堂。潘家老碾被征用到建材厂不久,不知是老碾碾土的效率不高,还是村里大食堂急需老碾加工粮食,老碾又被拉回安放在食堂大院的西北角大棚内。这是老碾的第三次搬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0年,食堂解散。食堂房屋院落另作他用,老碾被挪到我家前面的一个叫“团牛场”的地方。这也是老碾第四次搬家。“团牛场”避风向阳,原来是冬天给牛晒太阳的地方。老碾来了,牛群自然就要换地方。“团牛场”不仅“团”过牛,也“团”了我的年少和青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0年,根据县城规划和老村改造,老碾被搬到了村里新通的南北大街上。这是老碾的第五次搬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沂南县城开展了大规模的老村拆迁,也就是所谓的“棚户区改造”。老村虽然消失了,但老少爷们没有忘记老碾,又把她搬到了新的家园—社区西大门前宽阔的广场上。这是老碾的第六次搬家,也应该是我有生之年看到的最后一次搬家。若干年后如何,不得而知,那是后人的事了。在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只能顺势而为。可以确定的是,潘家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老碾,因为老碾在,象征着老潘家的“根”就在。多少年来,无论老碾搬到什么地方,老少爷们都没忘记她,每到春节元宵都要给她烧上几张纸钱,送上一盏红灯,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碾的六次搬家,表面上,是简单的六次位置移动,深里看,每一次移动都是一次社会变革的缩影,或经济的,或政治的。谁能够想到,只能原地转圈的潘家老碾,历经沧桑500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匆匆,老碾犹在;古韵依旧,情怀绵长。如今老碾虽老,依旧勤奋不怠。每当我推动老碾厚重的躯体,那吱吱扭扭的碾粮声,仿佛在娓娓诉说着昨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老槐、老井和老家。那些曾经的艰辛和美好,都已化为我永恒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