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6 8.29早餐后直接来到雁门关景区</p><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1700多场战事,见证了中国军事史的全过程。它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历史上曾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p><p class="ql-block">雁门关三个字是毛泽东题词,依山而立的“历代名人壁”以浮雕形式展现了59位与雁门关有关的历史人物。包括战国时期镇守雁门关的大将李牧,汉高祖刘邦,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还有王昭君出雁门关与匈奴和亲,郭子仪出雁门平定安史之乱,薛仁贵镇守雁门防御突厥人,宋代杨家将守关防御契丹人等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名人壁对面的关桥两侧是24位杨家将人物塑像,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杨家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西侧是11位杨家男将,东侧是13位杨家女将,这些雕像向人们诉说着杨家将镇守边关、保家卫国的久远历史。</p> <p class="ql-block">“通南江”牌楼,意思就是经过这里就可以通达大江南北,中原人民与漠北游牧民族在此通商互市。</p> <p class="ql-block">北门就是瓮城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沿坡而上,海拔1700多米,而最下面才700多米,落差1000米,可见地理位置之险要。</p> <p class="ql-block">北门门额嵌镶一方石匾,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上联三关指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长城外三关。下联指“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雄关,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群峰挺拔,依山傍险,是古代中原农耕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堑,历代镇守边关的咽喉,千古兵家征战之地,也是历代为无数文人墨客吟咏题颂的神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从北门进来左边的就是西门,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刻有“地利”二字。</p> <p class="ql-block">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路为明代原物,600多年来的车辙印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宁边楼位于雁门关的地利门之上,原名“杨六郎祠”,是为了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六郎所建。杨六郎本名杨延昭,排行第六,俗称杨六郎,自幼随父杨业征战,杨业去世后,杨六郎担起抗辽重任,威震边庭。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米,每120米建敌楼1座。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扃”、“控陇”、“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想体验一下在宏伟壮观的长城上面游走的感受,一个人沿长城拾级而上,视野开阔,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建,后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通。</p> <p class="ql-block">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p> <p class="ql-block">对面最高处就是威远楼</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楼又称天险门,具有高大雄伟的建筑风格。天险门上建有城楼,名为雁门关楼,现有两层楼阁,重檐歇山卷棚顶,是中国古代关隘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p> <p class="ql-block">天险门是关城主城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西向,是关南第一道城门,</span>明代建筑,高12.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刻“天险”二字,“天险”的天字为武则天所创。上面是个草字头,中间是田地的“田”字,下面是大动干戈的“戈”字,表示马有草,田里有粮食,还有武器,就能拥有天下。</p> <p class="ql-block">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来这些清晰车辙印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可以想象到当年雁门关上繁忙运输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驿站位于镇边祠南侧,共有十一孔窑洞,这些窑洞古朴大气,曾是众多历史名人驻足之地,包括多位帝王、将相和公主。历史上,这里曾是古代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吸引了包括周穆王、赵武灵王、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等二十二位帝王,以及李牧、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二十位大将在此驻扎。1948年,毛主席在赴西柏坡的途中也曾在此作短暂休息。</p> <p class="ql-block">公主洞接待过西汉竟宁公主(王昭君)、东魏兰陵公主、隋义成公主、唐咸安公主、唐太和公主等5位出塞公主。</p> <p class="ql-block">忠武堂供奉的是北宋满门忠烈杨家将</p> <p class="ql-block">体验一下当年官署衙门正堂审案</p> <p class="ql-block">11点出雁门关景区后从代县沿观光路继续前行,沿途公路边种有大片高粱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沉甸甸的高粱好兴奋。</p> <p class="ql-block">坐到公路边阴凉处背景大片高粱地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13点来到应县参观“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是中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全塔没有使用一颗铁钉,依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此木塔比比萨斜塔早118年,比艾菲尔铁塔早833年,3000立方米、2600吨红松木料,10万块木构件,20层楼高,底层直径30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登塔,堪称人类木质建筑的奇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高67.3米,具有复杂的九层结构。木塔外观为五层,内含四层暗层,每层由平座层、柱网层和铺作层组成,形成三角形的刚性支撑结构,确保了木塔的稳定性和力学上的巧妙性。</span></p> <p class="ql-block">木塔的斗拱是其另一大特色,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这些斗拱不仅美观,还能替立柱分担重量,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彩塑佛像位于佛宫寺释迦塔第一层,是全塔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塑像,高11米,脸型丰满宽圆,神态亲切安详,美丽端正,高贵温婉。石绿色眉毛犹如新月,双目微启,两眉间有白毫相,鼻梁俊秀,唇边有石绿色卷曲胡须,颜色与眉毛一致,下巴有细月纹。两耳垂肩,而且明显戴着耳环。</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彩塑佛像背面</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作为山西古建筑的瑰宝,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眼望去,穿越千年,古朴至美,震撼心灵。”这</span>句话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木塔的高大雄伟,还突出了其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的坚韧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1933年9月6日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一行4人来到了应县木塔进行实地考察测绘。梁思成的古建考察生涯中最惊险的一次,就是测绘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助手莫宗江回忆,他们两人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到屋顶上。本来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这些铁链都垂了下来。梁思成居然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往上爬。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就这样把塔刹也测量下来。</p><p class="ql-block">梁思成赞美:“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p><p class="ql-block">此图为梁思成手绘图</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梁思成拍的,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全,还得退到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梁思成同时代的学者傅斯年,有一句名言形容考古工作,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梁莫二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真是上穷碧落,而且只要一松手就真的下黄泉了。这可真是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木塔。</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也是游戏《黑神话 悟空》的取景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此地打卡。</p> <p class="ql-block">15:30来到悬空寺景区,由于悬空寺地理位置特殊,上去参观客流限量,还好赶上最后一波。</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千米恒山磁窑峡, 翠屏峰西侧,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文物建筑物面积47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中国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悬空寺总体布局为 “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 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悬空寺院的建筑群包括了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地藏殿和千手观音殿以及同居一室的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二楼即南、北二楼,北楼为三教殿,南楼主要殿堂有纯阳宫 (二层)、 三官殿 (三层)和雷音殿 (顶层),是悬空寺的主殿, 皆三檐歇山顶, 面阔各三间。 南、北楼之间有两层栈道。</p> <p class="ql-block">上来参观道很窄只能行走一人,也不能多停留,否则会出现拥堵。</p> <p class="ql-block">这里禁止往前走,接着上二楼继续参观往转回走。</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p> <p class="ql-block">18点到达浑源县住宿,晚餐由宾馆老板推荐当地人都爱去吃的餐馆,味道确实不错,价格也实惠。</p> <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