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除畔浴上巳节

一个人

<p class="ql-block">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和春浴日,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被称为上巳。上巳节的节期为阴历三月初三,所以又称重三或三月三,是古代民间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传统节日。所谓祓禊畔浴,就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随着时代发展,这个节日的内容逐渐丰富。</p><p class="ql-block"> 上巳节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在这个日子里,要举行成人礼笄礼。大人会精心装扮家中的小女孩,让她们盛装打扮,头戴石榴花,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避邪求福。穿上漂亮衣服的女儿们会临水而行,在游玩采兰,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尽情享受上巳春嬉。据《诗经》记载,上巳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比西方的情人节早了1000年。</p><p class="ql-block">  日本虽然在三月三也过女儿节,节日名称叫雏祭或桃花节,它是隋唐时期从中国传入的。但节日的主要对象是幼小的女孩,具体做法与我国很不一样。</p> 节日起源 关于上巳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主要认为,上巳节源于先秦时期的祓禊求子活动。《论语·先进》中就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描述,这应该是关于上巳节的最早记录,印证了这一时期已形成水边祓禊的上巳习俗。 第二种说法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因为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必须进行斋戒,其中就包括当时最好的兰汤沐浴。原来的兰汤沐浴仅是个人行为,多在室内,并可随时实施,而祓禊是集体活动,需由女巫主持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才可以在河滨定时进行。 第三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能起到催生欲望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妇人临河不仅可以洗去冬日的尘垢,同时也盼望触水感孕得子。这种与原始的宗教相关的近水祝殖信仰,是上巳日祓禊风俗的真正缘由。 还有人认为,上巳节是起源于纪念轩辕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上巳节的主要习俗是水神祭祀,人们在这一天会祈求水神保佑丰收和平安。 周时把祓禊沐浴活动载入了官方礼制,是群体式的大型民俗节日。随着祓禊习俗的普及,上巳节也逐渐成为社会上层贵族在水边宴会宾客、纵酒欢会的节日。 魏晋南北朝和东汉时期,上巳节已由祓除灾气的巫术仪式逐渐演变为曲水流觞、踏青和娱怀骋情的民俗节日,节日的娱乐性质更加明显。节日时间也由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固定为三月三日。 上巳节在唐朝得到了繁盛发展。统治者对上巳节的重视尤其表现在帝王与民同乐上。每年上巳,皇帝会在曲江边大宴群臣。《唐辇下岁时记》就有“三月上巳有赐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的记载。当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普通百姓都会参与到禊饮踏青的活动中,各项游乐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这时候,上巳节活动虽然还是在水边进行,但是祓禊、男女相会和祭祀活动的踪迹已经很少,踏青游宴的习俗在统治者的推崇下得到了发展。这一点,唐诗中不乏曲江赐宴群臣的记载描述,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上巳节摇曳绮丽的风情烘至高处。唐代后期,由于国事动荡和战乱频发,曲江游宴逐渐遭到冷落,上巳节的发展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与稳定的生存环境。 从宋元时代开始,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上巳节失去了生存的文化环境,当时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的浪漫情爱、美好愿景和曲水流觞的雅趣明显与理学提倡的观念相悖,所以,上巳节被逐渐淡化,各种习俗逐渐变冷,所有活动在我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明代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表示与民同乐,还在上巳节携大臣进行了踏青的活动,为上巳节踏青融入清明节奠定了基础。 到了清代,人们对祭祀和祓除的认识逐渐深入,许多习俗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上巳节又一次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民国时期,我国各地还留有三月三消灾除凶的风俗。此后,寒食、清明和上巳三节呈现出合并趋向,最终上巳和寒食两节被并入清明。但是,上巳节的很多风俗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保留和延续。壮族、侗族、仡佬族、白族、彝族、黎族、畲族、布依族等民族,仍会在三月初三举行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巳节已经鲜为人知,但对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来说,上巳节仍然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黎族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祭祀祖先、祝福新生、歌颂爱情的吉祥节日,2006年,海南省五指山市把黎族三月三节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畲族三月三既是畲族先民英雄的重要纪念日,也是人民祈求生活幸福安康的隆重节庆。2008年,浙江省景宁县得畲族三月三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贵州省望谟县、贞丰县布依族的三月三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贵州省镇远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的报京三月三和壮族三月三,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三月三被称为歌圩节,人们以山歌传情,绣球传爱,是壮族倚歌择偶、寻求爱情的重要节日和社会活动。2014年,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法定假日。<br>  在以上这些地区,人们看到的是,现在的三月三,早就不像古代那样为贵族或文人雅士专属,而是个已经深入到村村寨寨,既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诉求密切相连,又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美好节日。<br>  此外,人们还注意到,上巳节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仍然十分流行。尤其是喜欢剽窃别人文化的那个东临国,人们担心他们会找机会把上巳节像端午节那样,去申请成自己的文化遗产。<br> 节日习俗 临水祓禊。祓禊特指上古女巫帮助去除灾病。因为农历三月初三正是阳气缓缓上升,阴气没尚未消失的季节更替时刻,人容易患病,所以,应该到水边洗涤。人们认为,用兰草水洗身,并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可以去除污垢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用香薰兰草沐浴可以祓除不祥。 上巳节祓禊活动还满足了人类祈求子嗣和祈求身体健康的愿望。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妇女不孕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沐浴就变成了上巳节的重要内容。现在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br>  许多学者赞同这种看法,现代学者乌丙安认为,该节日的原初意义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古俗。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大部分是驱邪避灾,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三月初的水温恰好,于是,人们才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br> 郊外游春。上巳节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节日里外出的祓禊游玩活动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见面的机会。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在水边相会,泼水相戏,互赠香草,传递感情,自由择偶,以芍药定情。因此,这应该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另外,古人认为,香草还有驱邪的功效,对身体大有裨益。周代仲春之月,男女相会的活动是得到认可的,特别是未婚的男女青年,在这天必定要参与到会男女活动中。男女聚会活动随着儒家思想和理学的影响,发展到后来逐渐脱离了阴阳相合的目的,只留下了踏青游玩和嬉戏。现在少数民族仍盛行三月三的男女对歌择偶活动,比如有黎族的三月三、苗族的爬坡和布依族的抛绣球等。 祭祀高禖。上巳节起初就是一种祭祀的节日,其中又以祭祀高禖为主要节庆内容。高禖被认为是掌管生育和生殖的神仙,最初的高禖是具有孕育状的女性。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禖神。同时还出现了性具崇拜,先女阴后男根崇拜。古代的高禖祭祀就是通过男女相会,进而合于野外而得子的巫教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现在还有一些地方是通过祭祀形式祈求得子的。比如南方少数民族还有与祭祀高禖习俗相似的拜花婆和花婆节,以此进行求偶和求育。因此,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和求育节。如今,日本还保留着妇女集体去求生育的仪式。 曲水流觞。曲水流觞也叫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众人整齐地坐在环曲水边的草席塌上,好一点的摆上屏风,还有持扇的侍从,设有香炉。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值得一提的是,曲水流觞的风景要很雅,除了初期在自然的水边外,混合着自然的美景。魏晋以来由于文人文化的兴起,贵族多在优雅的庭院和庄严的宅院里修建亭子,摆放山石,还有人工弯弯的曲水。 由此可以看出,上巳节发展到魏晋时期,逐渐由祭祀向娱乐性方向转变。祓禊和祭祀以及男女相会的作用逐渐减少,出现了曲水流觞和水滨宴饮等活动。晋代以后,曲水流觞逐渐发展到民间,成为全民共享的民俗活动。但到了后来,由于以王羲之为主的文人士大夫在曲水流觞中增加了饮酒作诗内容,实际上把参与活动的群体缩小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通百姓难以参与其中。上巳节的习俗活动逐渐出现了层级概念,民间活动开始升为文人士大夫的雅化活动。作为民俗主流群体的下层大众难以参与到上巳节的活动中,上层文人也很难将民俗活动传承下去,因此,上巳节民俗活动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了。 踏青游春。相传上巳节是女娲补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五谷精灵小麦子的生日,因此,这一天有踏青祈福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踏青登高,赏花赏景,祈求一年平安顺遂,吉祥如意。唐代踏青游宴发展到最盛。皇室重视上巳节,在这天会赐宴于曲江。全国百姓都出门踏青游玩携酒聚饮,慢慢变成娱乐性的习俗活动。此后的宋元明清时期,踏青习俗一直在进行。现在南方少数民族的郊外游春、男女郊游和娱乐聚会等活动,与上巳节的踏青游宴是相似的。上巳节的习俗活动发展到后来的踏青游宴,完全没有了祭祀性、巫术性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礼仪性和娱乐性的活动。 吃五彩蛋。上已节还有吃五彩蛋的习俗,于是留下了“三月三吃鸡蛋”的顺口溜。这一天,人们在过节时先把鸡蛋、鸭蛋或者鹅蛋煮熟,然后染上各种颜色,再把彩蛋和枣放到水中,让它们顺流而下。人们在下游各守一处地方,蛋和枣漂到谁附近,谁就能取食。古人把这种活动称为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古代中国,卵暗喻怀孕,枣谐音早,浮素卵和浮绛枣寄托着人们祈求婚姻美满和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吃两物。人们在三月初三还会吃荠菜粥和蒿子粑。三月三正值采食荠菜的时节,荠菜的谐音是聚财,人们根据民间传说,在三月初三这一天祭祖的时候吃荠菜粥,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祈求财运。三月三吃蒿子粑的说法同样流传已久,传说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魂迷惑,憨厚朴实的乡民们认为,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能把人的灵魂粘住,保障自己不被伤害。这样人才能健康和不生病。因此,在三月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蒿子粑,祈求身体健康。 射雁司蚕。上巳节期间还会进行一种弋射活动,就是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索丝取雁。这种雁与其说是猎物,不如说是最好的礼物。 少数民族地区习俗 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传统习惯节日,也是汉、瑶、苗、侗、仫佬、仡佬、毛南等多个世居民族的重要传统习惯节日。节日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及一些汉族地区。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民族大聚会、大联欢、大团结、大发展的盛会,成为广西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壮族三月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传说中,三月三既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也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事紧密相连,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设立的节日。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壮族三月三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这不仅肯定了壮族三月三的文化价值,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提供了有力支持。壮族三月三习俗主要有以下内容: 赶歌圩和对歌传情。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壮族青年男女展示山歌才华的重要平台。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在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即兴对唱、相互盘答。对歌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寻找伴侣的重要途径。 包五色糯米和绣球传情。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五色糯米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制成,象征着人丁兴旺和身体健康。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通过抛绣球的方式传递情感,是壮族青年男女交际的重要习俗。 节日期间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和舞彩龙等多种文娱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也让参与者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畲族三月三叫乌饭节。这一天人们要吃乌米饭,并用乌米饭来缅怀先祖。乌米饭的制作过程充满了自然的智慧。需要采摘乌稔树的嫩叶,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煮,然后捞出布包,留下乌黑的汤汁。接着把晶莹剔透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中烧煮,直到糯米完全吸收了汤汁的颜色和香味变得乌黑发亮就完成了。这样制作出来的乌米饭,不仅色泽诱人,而且香气扑鼻,口感独特。节日期间,人们还要对歌、赶舞场和举行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瑶族三月三叫干巴节。为了过节,人们从二月下旬就开始忙碌起来。大家首先商定节日这天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捕鱼,然后再分头准备。决定上山打猎的人着手烧木炭、修枪、舂火药和打码子;下河捕鱼的人各置器物。各家各户都用最好的糯米酿制米酒,准备过节。干巴节当天清晨,打猎寨子的成年男子都上山去了,留下的妇女在家杀鸡宰鸭,做糯米饭和舂粑粑,备办丰盛的节日食物;下河捕鱼的人们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干巴节打猎活动是小伙子大显身手的机会。男子打不到野物,就会被妇女耻笑,特别是小伙子。所以他们都特别卖力,一个个拿出看家的本领认真对待。到了傍晚,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祝贺。大家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喷喷的糯米花饭,把当天猎取的野味和鱼做成美味,美美地饱餐一顿。吃不完要挂在火塘边上,烤成干巴,留着以后招待客人。当夜幕笼罩着山寨的时候,男女老幼经过一天的劳碌奔波,都围坐在火塘边跳铜鼓舞,唱起动人的瑶歌祈盼丰收。 苗族三月三被称为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苗族三大节日。节日期间要制作黑米饭、吹芦笙、打鼓跳舞、祭祖、对歌、摔跤和斗牛。三月三还叫射花节和摔跤节。射花节苗语称白鲁,每年不一定在三月三当天。节前姑娘们会用两根竹竿把叫做背牌的花夹好,在花两边挂上花布条和银首饰,并且煮好糯米饭。谢花节当天,姑娘们先把准备好的背牌用两根竹竿高插在坡头上,青年男子先向东南西北各射一箭,然后,姑娘用手指她亲手作的那个背牌,示意小伙子去射,如果射中了,小伙子便会成为姑娘心目中的意中人,射中的背牌男青年会作为爱情的信物细心保留。花溪高坡射背牌在2007年5月29日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朝鲜族三月三要祭祀祖先。祭祀通常在家庭的祖堂或祖坟附近进行。家庭祖堂是祖先灵魂的居所,是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在三月三这一天,朝鲜族人会聚集在这些地方,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仪式中,人门会摆放五色糯米饭、年糕、打糕、松饼、八宝饭、辣白菜、水果和酒等供品。还会燃香和烧纸钱,进行祈祷和献花。在一些重大的祭祀仪式中,还会表演传统的舞蹈和音乐,这些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目的是祈求丰收、健康和吉祥。 布依族会举行地蚕会。地蚕会是布依族人民为了保护农作物和祈求丰收举行的祭祀活动,它起源与布依族祖先对农业生产的观察。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地蚕交配的日子,如果在这天动土,会为地蚕的活动提供条件,导致地蚕大量繁殖,从而危害庄稼。因此,布依族人在这一天会停止耕作,聚集在一起,通过唱歌、祭祀等方式庆祝,并用爆米花象征性地吃掉地蚕,寓意减少地蚕的繁殖,保证庄稼的丰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蚕会逐渐演变成了布依族的歌会节。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外,还包含了唱歌、赛歌、赛舞、旅游观光和贸易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今,地蚕会已经成为贵阳市地区各民族的一个盛大艺术节日,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甚至国外的游客参与。 仡佬族三月三叫仡佬节。三月初三这一天,仡佬族为了还愿要祭祀山王,因为在仡佬族的信仰中,山王菩萨有着重要地位,这天被视为山王菩萨生日。全村要杀猪祭婆王,各家各户进行扫墓等祭祀活动。同时,这天家家户户还会杀鸡供祖,制作艾粑粑,并且在门口插两枝柳条。部分地区的祭祀与对祖先、神灵的敬意相关,通过祭祀祈求平安顺遂、五谷丰登等。人们会身着仡佬族传统服饰,相聚在一起,男女老少会参与吹奏民族乐器、表演传统歌舞等传统的娱乐活动,还要进行民间技艺展示。在仡佬族的传统观念里,三月三这一节日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时刻,族内的长辈会向晚辈讲述家族的历史、传说以及一些传统习俗的由来等。 仫佬族三月三叫小儿节。三月三小儿节这一天,仫佬族人民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祭祖、对歌、包五色糯米和绣球传情活动。节日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对春天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一天的庆祝活动,仫佬族人民希望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彝族三月三被称为鲁红鲁尼,是一个祭山祈福的神圣、庄重的节日,也叫祭山节或献山。节日当天要举行祭山仪式。祭山队伍要在民间祭师布摩的带领下,从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出发,经过土司庄园,来到太阳广场,虔诚地祭拜虎、火、鹰等图腾及英雄支格阿鲁。然后到神山的大树下进行后续仪式。在神山大树下,布摩要扯来青草搓捻成绳,绕树三圈,寓意无病无灾,健康长寿。然后,布摩要念经文,把猪、公鸡、米和酒等祭品一一献给山神,祈求山神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日三天所有人要禁做农活,还要用猪供山神。 水族和毛南族有做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喜庆三月三节日的习俗。 侗族三月三是花炮节。花炮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区,主要活动是抢花炮,这是一种充满激情和竞争的民俗体育活动。花炮是由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制成,外用红绿线包扎,置于炮顶端,然后点燃火药推动炮身,把铁环冲上高空。当花炮落地时,各村寨的花炮队便以铁圈为目标进行争夺。抢花炮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祝愿。据说,抢得花炮的人和他的寨子在这一年会人财两旺,幸福安康。 节日期间,除了抢花炮,节日期间还要唱侗戏、舞狮、斗牛、斗马、对歌和踩堂。 高山族的三月三叫夜渔祭,夜渔祭在三月初三晚第一次夜渔时举行,由一条渔船引领。首先入海的船长为司祭,他要在船上杀一头猪,让血流进海中,并在船上置一口瓮,里面盛满清水,再放进一支船桨,再用一小瓢盛粟,与清水一起撒入海中,以祭飞鱼之灵。祭祀仪式后开始正式捕鱼,人们要用这艘船首次出渔的渔获量预测丰收。从这天晚上起,人们才开始下海捕鱼。出海时,船长要携带染有鸡血的小竹,把小竹塞进第一次捕获的飞鱼嘴里,默祷能捕到更多飞鱼。这条飞鱼要放在船上,不能拿回家。经夜祭后,大家要连续一个月白天集中休息,每天继续夜渔。 重庆忠县等地的三月会,是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巴蔓子将军是东周末期巴国的一位著名将军,出生于古巴国忠州,也就是今天的忠县。他是巴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以其忠诚勇敢和智慧闻名,被视为巴民族的精神象征。这一天,大家会抬着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面跟着社火队。众人玩龙灯和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许多南方民族都有在三月初三扎蛇眼的习俗。人们认为,三月三蛇出山,因此,许多地方家家户户在头年腊月打糍粑时,都要打个茶盘大的糍粑,把它浸泡缸中,等到三月三时烤着吃,认为吃了以后,蛇就不会出来伤人,村寨人一年中出入劳作,就会平安无事。 受我国上巳节文化影响,亚洲有些国家也在过这个节日。越南三月三要准备各种颜色的糯米饭、绿色糍粑、熟鸡、煎鱼、烧猪肉、糯米饼、芋头饼、糖果、烧酒、果汁等,还要有香、鞭炮、纸钱和纸衣服等祭祀用品,人们要扫墓祭祀。 日本的三月三由中国的上巳节发展而来,称为女儿节,别称雏祭节或桃花节。在平安时代,贵族子女间盛行一种人偶游戏,最初仅仅是一种玩具,与节日仪式毫无关系。受中国三月上巳节净身去污习俗影响,才演变成如今上巳节摆放人偶的习俗,人们希望把自己身上的污秽转移到用纸制作的人偶上,然后放到河里冲走,寓意是驱邪去污。江户时代的人偶游戏不再将人偶放进河中,而是装饰在家,于是,便有了现在女儿节雏形。江户时代的女儿节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明治维新后才改为公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有女孩子的家庭会摆上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桃花和菱饼等祝福女儿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 节日传说 上巳节是为了纪念伏羲氏。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所以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人们在伏羲建都地淮阳建起了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为太昊陵庙会。届时善男信女和南船北马,都会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还是中医药的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他教会了人们渔猎,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后人为了纪念伏羲,每年上巳节都聚在一起举办活动。 上巳节是为了纪念黄帝诞辰。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出生没多久就能说话,15岁便通晓世事。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把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拜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典。最先见诸于史料的当推春秋时期。唐代以后,逐渐成规制,被后人时代传承。 上巳节是为了纪念真武大帝。农历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叫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和真武真君。他生于上古轩辕时代,农历三月初三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等各地的道教宫观在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信徒们或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诵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作了简明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上巳节是为了庆祝蟠桃会。道教认为农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蟠桃会日,每年的这一天,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著名的麻姑献寿就是由此产生的。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的西王母仙丹后才飞上月宫的。 文学记述 在历代的许多史料中,对上巳节都有不同角度和方式的记述。著名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一次文人雅士过上巳节的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三月初三这已天,王羲之与好友谢安等四十余人,在兰亭举行修禊活动。文章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由此之后,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让后世文人十分喜欢效仿。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在湖南湖北地区,每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可见其影响力之广泛。《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的就是上巳风俗;《楚辞中》也有祭神必斋戒,斋戒必沐浴,沐浴用兰汤等关于上巳节的生动的描写。 历朝历代有关上巳节的诗词可查到的就有200余首。这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首与大家共享。 杜甫的《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说:“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杜甫在这首诗中记录了上巳日他与友人徐司录在林园中的一次宴集。当时的杜甫已经步入晚年,身体日渐衰弱,但他依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尽情享受与友人的相聚时光。通过对自身衰老的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漂泊生活的淡然。尽管岁月无情,但他依然能够在节日里与友人共享欢乐,这种乐观和豁达的态度令人钦佩。 刘禹锡的《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说:“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白马津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东南,是古代黄河的渡口之一。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滑州任职期间所作。滑州地处中原,远离江南水乡,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与江南大相径庭。他在滑州担任官职时,正值上巳节。但在滑州,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节日的气氛显得十分冷清。作者通过对滑州和江南的对比,表达了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比不仅突显了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辛弃疾在《鹧鸪天 上巳风光好放怀》中说:“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摛锦绣,写玫瑰。长年富贵属多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这首词不仅描绘了上巳节的美景,还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节日的风景和寓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浪漫情怀的追求,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清照在《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写道:“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女词人在上巳节召集亲族聚会饮宴后的有感而作,抒发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她在战乱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那梦中虽能见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现实中却无法回到那里的矛盾和失落感贯穿了全词。 高启在《上巳有怀》诉说:“春寒浑未减征衣,愁对佳辰坐掩扉。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闲园细雨梅花落,废苑平芜燕子飞。欲觅凉亭会中友,几人边谪未能归。”表达了诗人上巳节时的心情。上巳节本是春游踏青和祓除不祥的节日,可诗人在春寒料峭中独自一人,难免心情忧郁,思念远方的朋友,感叹他们的命运多舛。通过描绘春寒、琴书、车马、细雨、梅花、废苑和燕子等意象,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上巳节不仅留给后人许多思考,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上巳节最初只是祛邪求吉的节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巳节在性质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多变化,逐渐演变成了亲近自然、贴近自然的节日,还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都有着多彩纷呈的展现形式,节俗内容均寄托了人们通过祭拜神明,表达心中美好期许的愿望。从汉族最初的上巳节,到现在各民族的独具特色的三月三,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信仰性和娱乐性,这是自古以来传统节日的两个典型特征。信仰性主要表现为对祖先、社神和山神的敬畏,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五谷丰登的祈盼;娱乐性融入了传统的寒食、清明节日的一些习俗,增加了与节气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各少数民族结合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和地域特征,更多地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各种习俗反映出了各民族共同的信仰,这些无疑都是这个节日存在的灵魂。 上巳节承载着浓厚的东方民族特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历经了无数次战争、迁徙、联姻和商贸往来,这些从不同领域都促进了各民族甚至与邻邦的文化交融。特别是魏晋至隋唐时期,随着汉人南渡和对东南地区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原文化沿着南岭走廊传入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使上巳节逐渐融入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以后才演变成今天各民族隆重盛大的三月三节日。这个节俗活动,既有婚恋乞子、祭祀祖先等共同的内涵与形式,又有各民族的特色,实在难得,值得倍加珍惜和传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执行,庆祝三月三节日活动更为隆重,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黎族、壮族、报京、畲族和布依族等民族的三月三节日,已被正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我国多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谁能不说这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件大好事呢?<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2月10日 西山脚下)</h5><div><br></div><h5><font color="#ed2308"> 【注】文章参考了网上资料。插图在网络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