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志(11)——康有为

曙光映像

<p class="ql-block">康有为。</p><p class="ql-block">1858年—1927年,享年69岁。</p><p class="ql-block">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p><p class="ql-block">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社区苏村)人,汉族广府人,人称康南海。</p><p class="ql-block">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一),早年就学。</p><p class="ql-block">1858年,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塘苏村敦仁里的官宦世家。祖父康赞修,官至连州训导;父康达初,官任江西补用知县;从叔祖康国器,护理广西巡抚。</p><p class="ql-block">少年时期师从康赞修、朱次琦,他们都崇信宋明理学。</p><p class="ql-block">1863年,时年5岁,能诵唐诗数百首。</p><p class="ql-block">1864年,时年6岁,跟从简凤仪读《大学》《中庸》《论语》和朱熹所注《孝经》,</p><p class="ql-block">1869年,时年11岁,父亲去世,</p><p class="ql-block">跟随祖父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攻读经史。</p><p class="ql-block">1872年,时年14岁,再应童子试不售,致力于科举考试和八股文。</p><p class="ql-block">1874年,时年16岁,“始见《瀛寰志略》、地球图,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p><p class="ql-block">1876年,时年18岁,应乡试不售,跟从朱次琦学习。朱次琦教学重四行五学:四行是敦行孝弟,崇尚名节,变化气质,检摄威仪;五学是经学、文学、掌故之学、性理之学、词章之学。主张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康有为受其影响,“以圣贤为必可期”,“以天下为必可为”。又攻读顾炎武、钱大昕、赵翼等人论述历史的著作,于是“议论宏起”。</p><p class="ql-block">1878年,时年20岁,继续跟随朱次琦读书,攻读《周礼》《仪礼》《尔雅》《说文》《水经注》诸书,以及《楚辞》《汉书》《文选》诸文,“大肆力于群书”。不久,以日埋故纸堆中,汨其灵明,渐厌之,乃“闭户谢友朋,静坐养心”。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传统文化学术发生怀疑。</p><p class="ql-block">1879年,时年21岁,开始接触西方文化。</p><p class="ql-block">1880年,时年22岁,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p><p class="ql-block">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p><p class="ql-block">同年又游了一次香港,使康有为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以后继续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p><p class="ql-block">1882年,时年24岁,康有为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康有为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p><p class="ql-block">从此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p><p class="ql-block">(二),长兴讲学。</p><p class="ql-block">1883年,时年25岁,“购《万国公报》,大攻西学书,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人游记皆涉焉”。</p><p class="ql-block">创《不裹足会草例》,规定入会的人皆不能裹足,凡是已经裹足而重新放足的,都给予表彰。</p><p class="ql-block">1884年,时年26岁,中法战争爆发,两广受到法国侵扰。康有为“感国难,哀民生”,独居一楼,“所悟日深,因显微镜之万数千倍者,视虱如轮,见蚁为象,而悟大小齐同之理”。俯读仰思,“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p><p class="ql-block">1888年,时年30岁,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p><p class="ql-block">1891年,时年33岁,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p><p class="ql-block">(三),酝酿变法。</p><p class="ql-block">1895年,时年37岁,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p><p class="ql-block">(四),戊戌干将。</p><p class="ql-block">1898年,时年40岁,开始进行戊戌变法,</p><p class="ql-block">(五),逃亡海外。</p><p class="ql-block">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p><p class="ql-block">(六),反对共和。</p><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时年53岁,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p><p class="ql-block">1917年,时年59岁,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p><p class="ql-block">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p><p class="ql-block">1927年,时年69岁,病逝于青岛。</p><p class="ql-block">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但后来,他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p> <p class="ql-block">佛山南海康有为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佛山康园。</p> <p class="ql-block">佛山康有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佛山康有为故居。</p> <p class="ql-block">老师朱次琦。</p><p class="ql-block">1807年—1881年,字稚圭,号子襄,世称九江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人,清代广东名儒、教育家、诗人。</p><p class="ql-block">朱次琦在山西候补多年,为官尽职尽责,实行“以儒为治”的方针,德政颇多,誉满晋中。</p><p class="ql-block">在朱次琦75年的人生旅程中,耗费心力最多的是教育,成就最大的也是教育。</p><p class="ql-block">他的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其门人甚多,最著名者有康有为和简朝亮,是近代主张“经世致用”颇有影响的教育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他除了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外,还长于诗文书法。他对近代广东的学术影响极大。</p><p class="ql-block">书法多力丰筋,然不肯为人作字,世所流传,生平著述甚丰,多属尺牍稿本日记等,临终时焚去。虽随意挥毫,已极雄厚苍秀。</p><p class="ql-block">简朝亮集其诗文,编为《朱九江先生集》10卷。</p><p class="ql-block">朱次琦和简朝亮、康有为一起形成广东重要的儒学流派“九江学派”,他们提出经学与史学结合,以及强化史学的独立。</p> <p class="ql-block">1880,到香港,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1882,到上海,进一步接触了资本主义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1891,创办广州万木草堂。</p> <p class="ql-block">万木草堂。</p><p class="ql-block">原为邱氏书室,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p><p class="ql-block">中法战争后,戊戌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在此创办万木草堂。</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与其弟子梁启超、陈千秋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国家培养有识之士与栋梁之才,特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并在此聚徒讲学,之后更是在万木草堂策源发起中外闻名的戊戌变法,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道浓墨重彩。</p><p class="ql-block">万木草堂不同于封建旧式学府,它与封建教育分庭抗礼, 培养学生志在用新的观念与方式改造中国与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维新变法骨干。</p> <p class="ql-block">公车上书。</p><p class="ql-block">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p><p class="ql-block">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p><p class="ql-block">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p><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抵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p><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p> <p class="ql-block">戊戌六君子。</p> <p class="ql-block">谭嗣同字。</p> <p class="ql-block">与张勋策划溥仪复辟。</p><p class="ql-block">是指由张勋一手策划,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亦称丁巳复辟。</p><p class="ql-block">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6月30日,张勋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p><p class="ql-block">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复辟消息传出后,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成讨逆军,防守的“辫军”一触即溃,张勋在德国人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仅仅上演了12天。</p> <p class="ql-block">张勋。</p> <p class="ql-block">曾往天津静园探望溥仪。</p> <p class="ql-block">天津静园。</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国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原日本租界区宫岛路),占地面积约3016平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米,为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静园始建于1921年,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于此居住,更名“静园”,寓意“静观变化,静待时机 ”。</p> <p class="ql-block">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青岛康有为故居。</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全集》13卷。</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书法。</p> <p class="ql-block">青岛康有为墓。</p> <p class="ql-block">(青岛)康有为先生之墓,一九八五青岛市政府立,弟子刘海粟书年方九十。</p> <p class="ql-block">刘海粟。</p><p class="ql-block">1896年—1994年,享年98岁。</p><p class="ql-block">汉族,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武进人,民盟盟员,</p><p class="ql-block">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油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社会活动家,</p><p class="ql-block">其主要著作有《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欧游随笔》《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存天阁谈艺录》《黄山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梵高》《高更》《马蒂斯》以及译著《现代绘画论》等;</p><p class="ql-block">主要油画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卢森堡之雪》《威尼斯》《罗马斗兽场》《向日葵》《威士敏斯达夕照》等;</p><p class="ql-block">主要中国画作品有《寒林》《飞瀑》《黄山古松》《五大夫》《啸虎》等。</p> <p class="ql-block">刘海粟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