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和惠州西湖

老曾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的惠州市惠城区,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3.13平方公里。惠州西湖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是惠州计罗浮山之后的第二个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或妙在天成,如果将杭州西湖比喻作浓妆淡抹总相宜“西子”的话,惠州西湖则是未有吴宫前在苎萝村浣纱村的西施,故有“苎萝西子”的美誉。史载:“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可见惠州西湖之美!</p> <p class="ql-block">五年前九月,我们十几个几十年前的中学老同学便是抱着揽胜的心情结伴来到惠州观赏惠州西湖胜景,其气象果然不凡,整个西湖,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驻足流连。湖面浩瀚,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更有众多的亭台楼阁散布其间,鸟瞰西湖就像被几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市区之中,令人遐思万千,这分明是天上瑶池,洒落在人间。原来早在北宋便有“五湖六桥八景”之说,五湖分别是平湖、丰湖、南湖、鳄湖、菱湖。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把红花湖和这五湖贯通,形成一体,增称为六湖。古六桥为西新桥、拱北桥、圆通桥、明圣桥、烟霞桥和迎新桥,解放后又修建了九曲桥、枇杷桥和花洲桥,和古六桥称为西湖九桥,名景十八处,今天,我们把惠州西湖称有“六湖九桥十八景”。可见,惠州西湖之美,既有先天的自然禀赋,也有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有历代名人墨客在惠州西湖人文历史厚重,才有“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结论,这应该是历史对惠州西湖公正评价的最高褒奖。</p> <p class="ql-block">九月十六日上午,万里无云,天空如洗,凉风习习,气候怡人。一来到西湖,我们便被西湖美景迷住了,惠州西湖,果然是旖旎风景!西湖浩瀚,碧波荡漾,秋风吹拂,吹起的波波涟漪,向湖边频送秋波。园区内景点巧布,岛洲得当,亭抬楼阁,各有名堂。湖岸垂柳,随风飘扬。杜鹃吐艳,鸟语花香。湖光山色,赏心悦目。远看山水如画。近看五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湖光潋滟。真是山水秀邃、幽深素雅;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风萦绕、钟灵毓秀;亭枱楼阁、名胜古迹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难怪有“苎萝西子”美誉,确是著名的“岭南明珠”啊!这边廂,同行的摄影家余大师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正忙于创作大片;那边廂,同行的诗人黄老扬早已冲口而出,诗文成章。</p><p class="ql-block">游惠州西湖诗,作者黄老扬。</p><p class="ql-block">云悠悠,水悠悠,山水映晴空。</p><p class="ql-block">堤岸绿,紫荆红,风景如梦中。</p><p class="ql-block">七旬翁,兴致浓,欢聚乐融融。</p><p class="ql-block">余大师的大作尚未正式出炉,我们翘首以待,相信不久会问世。黄老扬的诗,即席表达了我们心声,老同学们都齐声赞好!</p><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确是如诗如画的风景胜地,岭南明珠,借二位现代名人诗作证:</p><p class="ql-block">第一首,中央美院教授王镛诗:</p><p class="ql-block">雲水空蒙草竞妍,</p><p class="ql-block">湖山幽赏晚晴天。</p><p class="ql-block">绕亭花开红于火,</p><p class="ql-block">万缘丛中看木棉。</p><p class="ql-block">第二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秦大治诗:</p><p class="ql-block">芳草青山疑世外,</p><p class="ql-block">几泓碧镜落玉池。</p><p class="ql-block">廿年未忘西湖梦,</p><p class="ql-block">犹记当秋戏水时。</p><p class="ql-block">二位名人,用诗把惠州西湖之美表达到极致,惠州西湖本就是诗意西湖啊。</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著名景地有苏堤、泗洲塔、孤山、准提寺、鸟島、九曲桥、点翠洲、芳华洲、元妙观、百花洲、明月湾、红棉岛、丰湖书院、荔浦风清、南苑、丰渚园、横槎小隐和烟霞堤等十八处,每处景点都美轮美奐,令你如痴如醉,遐思万千,驻足流连。</p> <p class="ql-block">在惠州西湖令人叹为观止的湖光山色后面,翻开她的历史,发现她的历史人文更为美丽动人。东晋元帝时(公元318年),已在湖上兴建龙兴寺,距今已1700多年了。唐初唐中宗时(公元710年)在西湖西山之巅建泗洲塔,至今也已1300多年。唐开元年间在惠州建开元寺,北宋余靖写的《开元寺记》描述西湖“重山复岭,隐映岩谷,长谿带幡,湖光相照”,足见惠州西湖历史悠长。惠州西湖系统建设却始于北宋初期,州守陈偁最早经营,他“引湖灌田、兼鱼、藕、蒲、苇之利”,使西湖“施于民者丰”,当时称为丰湖。同时还在湖上筑堤造桥,修建亭榭,使丰湖成为“广东之胜”。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一来看到丰湖在惠州城西,二来更因为惠州这个湖泊的风景竟和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样美丽,于是在流寓到惠州三个月时醉游西湖时顺手写下了“梦想平生消未尽,滿林烟雨到西湖”,改丰湖西湖。打那以后到现的九百多年里,就一直叫惠州西湖。惠州西湖因为東坡而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惠州西湖竟因此而风流了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从唐以后历代曾有李商隐、苏东坡、杨万里、宋湘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踏足惠州,为惠州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人文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惠州人,至今仍深入人心,人们津津乐道,成为惠州西湖令人动容的故事,透过西湖旖旎风光,去追寻过去名家的风采,寻觅西湖从骨子里的美丽。在众多名人中,苏东坡贬谪惠州的故事最为动人。</p> <p class="ql-block">一代才子苏东坡是北宋传奇全才,他在诗、词、散文、赋、书法和绘画等方面,成就极高,即使放在五千年中华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代巨匠。虽一生宦海沉浮,东坡始终清正廉洁,不忘初心,身体力行造福百姓,千百年来,其才情品行深受百姓赞誉。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因得罪权贵被贬谪惠州,当时苏东坡已59岁了,已到晚年的他要贬到当时还未开发的畏途岭南,压根就不敢想还能否活着回去,更令苏东坡没想到的是他的八位太太竟没有一个随他南赴,绝望得心灰意冷,仅有侍妾王朝云願意随行。王朝云自11岁入苏府,随东坡到惠州后二年不幸病逝,时年仅34岁。她陪东坡整整23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她给了东坡力量,使东坡治理惠州不遗余力,惠州百姓至今仍对东坡的功劳记忆犹深。王朝云的病逝令东坡悲痛欲绝,葬于西湖畔的栖禅寺松林中,墓由栖禅寺僧人筑亭筑盖,名为“六如亭”。苏东坡为六如亭写对联:</p><p class="ql-block">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让我;</p><p class="ql-block">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p><p class="ql-block">六如者,乃佛之偈语,“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是个大才子,也是个性情中人,虽然妻妾成群,但在其内心,红颜知己只有前后两位姓王的夫人。第一个是其结发妻子王弗,16岁嫁苏东坡,天不假年,26岁便病逝。31年前,王弗去世十年时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写了首《江城子》词,悼念亡妻,堪称“千古悼亡之首”:</p><p class="ql-block">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清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p><p class="ql-block">苏东坡对亡夫人的感情至深,可见一斑。没想到31年后悲剧重演,苏东坡也写了《西江月、梅花》悼念亡妻王朝云:</p><p class="ql-block">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p><p class="ql-block">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p><p class="ql-block">此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爱妾,赞美朝云的美丽姿容和高尚的人品。王弗是东坡的妻姐,也是人生的导师,对东坡的成长影响巨大;而王朝云则是东坡的诗文知己,从她身上找到王弗的情态,至死难忘。</p><p class="ql-block">传说朝云死后,东坡常梦见她回家,为了方便她回家,东坡在丰湖和平湖之间修建了苏堤,苏东坡在惠寓居三年,留下了大量的苏迹,不可否认,其人文故事成为惠州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无苏不西湖。</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人生却是一生坎坷跌宕,不尽人意;他三度在朝为官,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三度遭贬谪。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東坡59岁时被贬惠州,垂老流放,颠沛流离。他为人豁然开朗,乐观对待,历史对岭南地区有“南蛮”的误解,他却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声。他离开中原的锦衣玉食后社会地位急剧下降,更让他靠近社会低层百姓,了解民间疾苦,寓居惠州三年,为惠州修桥补路,开荒拓地,改善民生,为惠州这片荒蛮之地带来中原文化的熏陶,为惠州和岭南的整体进步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惠州西湖亦留下了大量苏迹,如白鹤峰故居、合江楼、嘉佑寺、朝云墓、六如亭、丰湖书院、东坡亭等;更为可喜的是三年来创作了580多篇文学作品、书画、散文和诗词,为惠州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被贬谪惠州三年之后,其厄运还未完,被莫须由的理由再次被贬谪到海南島的儋州四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建中靖国元年终于得到朝廷恩诏特赦得以回到中原。同年五月中与朋友一道参访以前长去的润州金山寺,在寺中见到李公麟为他画的一幅画像,有感身世颠沛流离,当场写了一首六言绝句,表达自己心声:</p><p class="ql-block">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p><p class="ql-block">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p><p class="ql-block">离开金山寺后不久,苏东坡便病倒,二个月后便溘然长逝,他在金山寺写下的六言绝句竟成为诗谶。他晚年最后七年几乎都在号称南蛮岭南度过,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上屈指可数的一代天才,竟以这种方式谢幕,难免令人不胜唏嘘,但中国历史文学巨匠伟大形象却永驻史册!</p> <p class="ql-block">观迎观阅!</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老曾</p><p class="ql-block">照片.众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