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琼瑶经典作品

梅如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央视新闻报导:12月4日13时许,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去世。终年86岁。消息一出,引来无数人震惊和缅怀!琼瑶女士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情观和审美情趣,堪称一代华语文学界的爱情教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琼瑶在遗书中将自己比喻火焰熄灭:“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自此,一代“言情教母”琼瑶翩然谢幕。她的人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她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翩然起舞,快意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华语文学的璀璨星空中,琼瑶无疑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恒星。她以独特的笔触,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起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世界,成为了永远的言情巨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琼瑶本名陈喆,1938 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1949 年随家人迁至台湾后,在中学时期,她就开始踏上写作之路。1955 年,琼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了首部小说《云影》,就此开启文学生涯。然而,真正令她声名 大 噪 的 当 属 1963 年的长篇小说《窗外》,此作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琼瑶自己的初恋故事。这段师生恋最终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悲剧收场。这部小说不仅展现了琼瑶的写作才华,为她在文坛赢得广泛关注,更奠定了她在言情文学领域的显著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改革春风相伴而来的港台文学,在我们眼前开拓了一片新领域。三毛的散文,琼瑶的小说,成了无数少女追寻梦想、寄托爱情、慰藉情感的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琼瑶的文学天地,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桃源仙境。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琼瑶的作品就是《窗外》。这部小说讲述了江雁容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一段人生经历,包括早年与老师康南无果而终的师生恋,后来与丈夫李立维的不幸婚姻以及最后离家寻找康南的不了了之。小说细腻温厚的古典气息和古诗词的使用,渲染了朦胧的氛围,描摹出人物百转千回的矛盾心态。同时,作者通过刻画江雁容伴随凄凉爱情故事的悲剧人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自由恋爱的向往。(《窗外》后改编成电影,由林青霞主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我又看了琼瑶的小说集《六个梦》,是较早的杂志封面版的。那时正值文革时期,没有更多的好书看,而琼瑶书正好填补了空缺。书中那些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看得我如痴如醉,感动得稀里哗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个故事分别是:《追寻》、《哑妻》、《三朵花》、《生命的鞭》、《归人记》和《流亡曲》。‌‌《追寻》讲述了民国初年,婉君作为童养媳,与三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最终孤独终老的故事。《哑妻》描绘了方依依作为奇哑人,因指腹为婚嫁入夫家后,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幸命运。《三朵花》通过三个美丽的姐妹的人生悲剧,反映了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生命的鞭》讲述了一个富家女与青年画家的爱情悲剧,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归人记》讲述了一个少女与堂兄之间的近亲之恋,最终酿成惨剧。《流亡曲》背景设定在抗战时期,讲述了一个女性在逃亡过程中与军人之间的隐匿情感,最终被战争的残酷所吞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真情,尤其是《婉君》以其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而著称。七八十年代又看了许多琼瑶的电视剧,里面的情节、歌曲耳熟能详。至今时不时地还能哼上几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琼瑶的作品凭借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浪漫动人的情节架构以及优美典雅的文字表述,小说大都充满象征与诗意。她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爱情故事之中,使得她的作品既具备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是她时常借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如:“梅花”象征着坚韧纯洁的爱情,“桃花”寓意美好的缘分,“月亮”代表着相思与团圆。这些意象不但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及其延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是小说中借鉴了大量古典诗词幽深意境。她的小说篇名大都出自古典诗词及名句,如:《在水一方》出自于《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庭院深深》出自于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几度夕阳红》出自于杨慎《临江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出自于高骈《宴犒蕃军马感》“蜀地恩多马嵬哭,烟雨濛濛春草绿”;《月满西楼》出自于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彩云飞》出自于纳兰性德《采桑子》“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是文剧中的经典的台词,如“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不单是对古代诗词的巧妙运用,更是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深情宣告。令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她的故事里寻得共鸣,感受到爱的伟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琼瑶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和影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琼瑶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一些批评者认为,她的作品过度理想化、浪漫化爱情,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繁杂多样;同时,其笔下的女性角色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欠缺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些批评之声提醒我们,在欣赏琼瑶作品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性的审视目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尽管如此,重读琼瑶的经典作品,我以为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可否认她在言情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她开创了一个言情小说的辉煌时代,仍然称得上“爱情教母”的称号。她为无数创作者提供了借鉴与启发,更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情感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编/撰:梅如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 片:网 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音 乐:在水一方</span></p> 感谢阅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