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李老师相识,得于乒乓球。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早上,我闲来无事便带着球拍去广场打球。</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打球的人很多,已经没有案子。我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一会,打算出去转转,这时,一个人不打了,让我上去打。我的对面就是李老师。当时李老师精神矍铄,笑呵呵的,咋看也不像近七八十岁的老人。</p><p class="ql-block">李老师的乒乓球打的极好,无论是进攻还是接发球,板板有力,充满杀气。尤其是他的长球,弧线刁钻,角度大,让我望尘莫及。我们都知道乒乓球要想打得好,脚下功夫少不了,要不怎么说步伐是乒乓球的灵魂。李老师不仅手上功夫了得,步伐移动也快,许多加了力,加了旋转的大角度球,李老师总能凭借准确的预判,灵活的步伐,手腕的变化,轻而易举接住。而李老师很随意打过来的球,我却很少能接住,不是栽网,就是接的早了,要么打飞了。见此,李老师指出我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的讲解动作的要点,并对我的错误动作进行针对性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球技有了提高。</p><p class="ql-block">李老师不仅乒乓球打得好,他的毛笔字也是极好的,在渑池乃至三门峡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他的字,笔画锋利,遒劲有力,人见人爱。当然,这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分不开。他的书房挂满了字。墙上挂着裱好的字,桌上、地上放着没裱的字和刚刚写好、墨汁还未干的字。当地许多人向他索要,李老师毫不吝啬,一一回复。</p><p class="ql-block">李老师不仅字写得好,文笔也很棒。他是市作协的一员。文章经常被一些自媒体采用,而且阅读量很高,点赞评论的人也很多。有的甚至在省级刊物刊登。是我县我市写作中的优秀者,为宣传仰韶文化让渑池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李老师善于帮助他人,得知我爱好文学,没事好在纸上涂涂画画。李老师就送我书,给我讲有关写作的知识,亲自给我批改作文,指出文中欠缺不足之处,教我怎样去修改,大到段落句子,小到标点符号,一个也不放过。李老师的指导让我明白好文章都是写出来,改出来的,写作不能怕麻烦,不怕改,就怕不动笔。</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李老师,一个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乐于帮助他人的李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