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届厦门国际乒乓球友好交流赛暨第四届厦港澳台乒乓球邀请赛,是厦门乒乓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选手最多的一次赛事,盛况空前。为办好这届赛事,甲辰春节伊过,主办单位——厦门市乒乓球协会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温哲带领下,成立综合组、竞赛组、宣传组、场地组、安保组、后勤组、保障组,主动作为,殚精竭虑,多方筹划,整体推进。经不懈努力,于本月7日—8日在厦门体育中心成功举行,赢得一致赞誉。来自世界各地的41支队伍200余名乒乓高手齐聚一堂,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乒乓竞技画卷。</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天共99场次的激烈角逐,最终名花有主:精英组——香港福建体育总会队与漳州芗城区乒协队分获冠亚军,奥地利代表队与宁德蕉城代表队并列季军,新加坡太阳体育特选队、台湾高雄市桌球协会队、上海市乒协队、厦门市乒协队并列第五名。大众组——武汉市乒协队与澳门乒协队分获冠亚军,菲律宾菲华乒乒球联合会队与厦门市乒协队并列季军,英国飞沐乒乓球俱乐部队、台湾高雄市桌球协会队、泉州晋江市乒协队、厦门老兵乒乓球队并列第五名。其他各队,均与获奖队伍一样,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体育道德风尚,备受瞩目和好评。</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一:专业大神呈英豪,草根英雄亦惊艳。</p><p class="ql-block"> 球星云集,巅峰对决,这无疑是首道风景线。本届比赛分“精英组”和“大众组”。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热情好客的海滨城市——厦门的诱人魅力,加之不菲奖金的“刺激”,吸引了魏世皓、蔡伟、王博、程靖淇、范胜鹏、陈磊欣、高扬、赵尚、李响、秦晓策、孙艺祯及托米斯拉夫、勒文科等众多国内外顶尖专业选手闪亮登场。</p><p class="ql-block"> 厦门本土高手 石耀光、马笛、胡青青、谢冲、叶晓隆、张仕泽、王奥、康昆林、赵晨峰、郑泽辉、兰明杰、陈伦、陈竹仁、张清华、高蕾、陈启瑞、刘昊、张兴荣、康素、周玉红等,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次在家门口国际赛场上绽放异彩的良机。</p><p class="ql-block"> 各路英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星光熠熠,激情碰撞,精彩纷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比赛由“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燮林与8次世界冠军郭跃华共同为赛事开球后,正式拉开激战帷幕。前一晚还在酒店欢迎晚宴上举杯互敬的各路英杰,纷纷揭下温情面纱,捉对“厮杀”,展开巅峰对决。</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小组循环赛,还是八进四淘汰赛、半决赛、决赛,每场比赛,都打得天昏地暗,神球频出,战况惨烈,双方交相逆袭,悬念拉满,争夺白热化,大分2:2后的决胜场决胜局9平10平后的一锤定音,屡见不鲜,令球迷大呼过瘾……</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二:各路球迷蜂拥至,比赛现场人声沸。</p><p class="ql-block"> “散客”犹如过江之鲫,鱼贯而入;团队纷纷“招兵买马”,擎旗进场。除本地球迷外,还有漳州泉州等地不少球迷涌入,甚至还有来厦旅游的游客也闻风而来。此外,厦门巾帼、厦门知青队、禾祥西青少年乒乓球俱乐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鹭岛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等组团“占地划圈”,为自己喜欢的球队摇旗呐喊,蔚然壮观。其中,以退役军人为主组成的厦门老兵乒乓球队的战友团啦啦队,格外引人侧目,他们挥舞大旗,以军人特有的铿锵有力、整齐划一、震撼全场的加油声,频频被镜头捕捉……</p><p class="ql-block"> 同时,博乒网、抖音、微博体育、百度直播、虎牙直播、YY直播、爱奇艺进行直播.线上人气爆棚,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达923万,总观看人数达4600余万,创下一𠆤小奇迹,可谓人气爆棚!昭示着本届赛事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三:五洲四海惺惺惜,两岸四地手足情。</p><p class="ql-block"> 竞技体育的魅力,固然在于竞争。赛场上,选手们是对手,奋勇拼搏,每球必争。不过,赛场下,他们却是朋友。通过这届赛事,来自五洲四海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选手间,虽然很多人语言、文化习俗不同,却因共同的爱好——乒乓球,走在一起,小小银球传友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同时,来自大陆和港澳台的选手们也在交流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同胞情感,共同验证血浓于水的永恒真理。无论是选手与选手、还是选手与观众,选手与工作人员,无论境外何国,无论两岸何地,场上,场边,迎接,告别,友谊第一,互留联系方式,互道珍重,相约明天……</p><p class="ql-block"> 虽然选手们来自国家、地区不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共同有着一颗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心。赛场上,选手们𡘊勇争先的优异竞技表现,永不言弃的自强不息精神,其坚毅向前的身影,尤其是友好互动的温馨一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四:“大炮短枪”竞占位,拍景竟成景中人。</p><p class="ql-block"> 精彩纷呈的比赛,美仑美奂的场馆,一众乒坛新老明星的到来,除了吸引诸多扛着“大炮” (变焦相机、摄像机)的官媒、自媒体专业摄制人员到场外,还吸引了一众摄影、摄像发烧友,当然更多的还是球迷随身携带的“短枪” (手机),实可谓“大炮短枪”多得堪比横板直拍,煞是吸人眼球。“大炮”火力彪悍,“短枪”灵活机动,各有所长,他们为取得最佳拍摄角度,争相占位。还有几名参赛选手完赛后也利用观众不允进入的“特权”区域位置,颇为专业地架起了设备……他们为乒坛拍摄留存了大量的精采瞬间镜头,为赛事的迅速、广泛传播,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本想拍景,岂料自己也为一景,以其取景时独特的妖娆身姿成了耀眼的另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五:“红马甲”穿梭流淌,无私奉献当“基石”。</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赛事的筹备中,还有一群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志愿者服务队。除了人数庞大的厦门市乒协志愿服务队外,还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鹭岛消防志愿服务队、鹭岛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康利集团厦门分公司志愿服务队、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礼仪队舞蹈队闻讯赶来,主动弛援。他们,有退役军人、在校学生、退休老人、企业员工……虽然来自不同群体,在这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无私奉献,无论是在场馆,还是航站楼、动车站,顶着凌晨寒风,踏着深夜星辰,处处留下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协助接待来宾,布置场馆,安装球台,整理挡板,清洁场地……他们均为乒乓球爱好者,其中也不乏在省市一级比赛中获得佳绩的好手,但他们为了运动员,为了观众,放弃参赛,错过精彩……场馆内外悄然穿梭流淌的红马甲身影,令人过目难忘!</p><p class="ql-block"> 大赛的筹备工作及现场保障服务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这场战斗中的英雄。他们或许不会站在聚光灯下,更不会出现领奖台上,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却是这场赛事能够顺利进行的奠基石,给他们再多的掌声和鲜花,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六:传奇旋风卷鹭岛,八旬老翁被追星。</p><p class="ql-block"> 中国乒乓球的传奇人物、“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张燮林,为了国球的传承,以八旬高龄,不辞舟车劳顿,亲临厦门指导赛事,在鹭岛卷起一阵传奇旋风,为年轻一代所追捧,甚是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体育的国家级功勋元老,张燮林先生的到来,无疑为赛事增添了莫大的亮点。他不仅为赛事开球.还在现场兴致勃勃地与许多球迷合影,不厌其烦地为球迷签名,分享自己的乒乓经验和人生感悟,以德艺双馨的导师风范,影响带动年轻运动员追求更高的乒乓技艺和人生境界。</p> <p class="ql-block"> 风景线之七: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国际赛事中,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不容忽视——众多小朋友到场观战,他们的加油呐喊声成为了赛场上的一股清新力量。这些年少的观众,眼中闪烁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对运动员的崇拜,他们是国球的未来,也是这项运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希望。他们的热情参与,不仅为比赛增添了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乒乓球运动在少儿中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魏世晧、陈磊欣等球星还与小朋友合影,勉励他们勤学苦练争取多上领奖台,使小朋友们备受鼓舞。这些小朋友,用他们的欢呼和掌声,为比赛描绘了别样风采。看着他们观赛时的专注眼神,我们对国球的未来有足够的信心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少年强,国则强。高水准赛事的举办,往往能吸引更多的少儿围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进取心。国球乒乓的长盛不衰,在他们!</p> <p class="ql-block"> 众人拾柴火焰高,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鼎力相助。尤其是各国各地区选手踊跃报名,跨洋过海、长途跋涉前来参加,广大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赛会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福建省乒协、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台办对本届赛事的有力支持,门娜 女士、陈荣璇 先生、滕达 先生及厦门市板上乒乓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河北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器材赞助商)、石家庄朗宁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地胶服务赞助商)、雷神体育用品江苏有限公司(器材赞助商)、厦门市优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厦门映派传媒有限公司等热心公益支持国球的个人和企业的慷慨解囊助力,一一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有你们真好!</p><p class="ql-block"> 比赛是一时的,友谊是长存的。让我们相约:来日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撰稿:柯兆星 (美篇呢称:哈欠)</p><p class="ql-block">图片:陈建辉 柯兆星 部分志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