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小学语文学科示范班学习周报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赋能助成长,学习促提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11周的学习,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项学习任务中。无论是课堂上的互动讨论,还是课后的自主学习,大家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度和求知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2月10日,由乌吉木吉代表第三小组进行学习心得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11月18日的课程中,学员们学习了《新课标中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古代汉语》以及《普通话语言表达训练》三门课程。三位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学员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孙亚南老师主讲的《新课标中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深入探讨了低年级识字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明确指出了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同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这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教学必须坚守教育的根本原则,老师的分析促使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而所提出的策略则为学员们提供了明确的方法指导。学员们将会努力将这些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谢佳伟老师的《古代汉语》课程深入讲解了第十五章代词和第十六章音韵,这不仅加深了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而且代词知识帮助学员更准确地解读古籍,音韵部分则开拓了学员的认知视野,激发了对古代汉语深入研究的热情。王雪老师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训练》课程则围绕声调知识进行了教学,对普通话声调的相关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五度标记法成为了学员练习发音的有力工具,而研究方言与普通话声调对应关系的方法也显得非常实用和高效,这增强了克服方言障碍、学好普通话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11月19日的学习中,从《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和杜甫的沉郁诗风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伟大诗人的胸怀与境界,以及他们作品跨越时空的吸引力。而在古代汉语语法的课程中,学员们开始了对古汉语精密语法规则的探索,尽管其句子结构和语序独特且复杂,但在老师的例句讲解和课堂互动练习的帮助下,逐渐领悟到了古汉语的严谨性和灵活性。同时,学员们也意识到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以加强基础,为深入研究古代文献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两门课程宛如知识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持续照亮在古代文化学习道路上的前行之路。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持续努力,不断吸取精华,以提高自身素养并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0日的课程包括《现代汉语》、《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评课功能》以及《写作理论课》。李建冲老师在《现代汉语》课程中继续通过实例深入讲解了单句、复句以及句子成分的划分,使学员们深刻理解了语法对于语文教师的重要性,并有助于提高学员们的语言修养和教学能力。孙亚楠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评课功能》课程中从多个角度分析并讲解了相关内容,并通过展示示范课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感。白建忠老师的写作理论课程涵盖了文稿修改的意义、范围、结构调整、语言润饰以及文面处理等内容,使同学们认识到写作理论对于提升写作水平和展现思想的重要性,它能够培养多种能力,是写作与教学的关键基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1日的课程包括《外国文学》和《基于语义理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讲座。李瑞春老师对现实主义文学经典著作的深入剖析,让学员深刻理解了其社会批判意义和时代反映功能,从《高老头》、《雾都孤儿》、《双城记》到《简·爱》,学员深刻感悟到不同作品的内涵与价值,提升了学员的文学认知水平。下午,王志强老师关于“基于语义理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讲座,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详细阐述了语义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诸多实用的引导策略,包括抓重点字词、巧用情境创设、拆解长难句、梳理篇章语义等,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灵感。此次培训实现了文学知识与教学方法的双重收获,学员们将积极将所学融入教学实践和个人阅读中,努力推动自身专业成长,在教育与文学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2日的课程包括《写作理论课》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白建忠老师对文章体式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让学员清晰地认识到其在写作中的关键作用,决心深入探究并有效运用以提升学员的写作水平;随后对散文的讲解中领悟到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在散文阅读与创作领域探索的热情。孙静老师对《红岩》的精彩剖析,将学员们带回那个热血年代。从创作背景到人物形象,从艺术特色到精神内涵,学员深刻认识到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革命精神的载体。它所展现的英雄事迹与崇高信念,将永远激励学员在新时代坚守初心,为民族复兴拼搏奋进,学员也将把这些所学所思融入自身成长与发展之中,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3日,学员们有幸聆听了连中国教授的《人的完整即是文的完整》精彩讲座,此次讲座令人受益匪浅。连老师从多个维度对写作相关理念进行了分类讲授,其对语言的阐释深刻而全面,揭示了语言作为个性、思维、审美、文化与生命象征的多元内涵。而“‘学员’即内容”的理念更是振聋发聩,激励个体重视自学员表达与原创性。另一场关于“人的完整即文的完整”的讲座则聚焦于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关键意义,使学员明晰教师在知识传授之外,更应借助文学作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关注人文与情感培育,达成灵魂触动与精神塑造之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学员们将积极把这些理念贯彻到教学之中,助力学生塑造健全内心世界并提升自学员表达能力,推动教育向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迈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语文学科示范班宣传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12.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