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记忆

小雅

<p class="ql-block">作为八零后,琼瑶、金庸作品一定是你精神世界的重要构成。</p><p class="ql-block">对金庸的印象,并非来源于武侠小说的阅读,而是豪气冲天的影视剧。</p><p class="ql-block">记得最早看过的应该是《雪山飞狐》,那时村上有电视机的家庭很少,日更两集。邻居家是较早买电视机的,每天一到电视剧播出的时间,人家家就挤满了这些穷邻居们,男女老幼一起追剧,好不热闹。遇到突然停电,或者节目变更当日不播,那种焦心的等待和失落,现在都能回味起。</p><p class="ql-block">胡斐大侠盖世的武功和几段缠绵纠结的情爱故事,把浪漫一词深深地烙印在了童年的记忆中。是漫天的雪花,是没膝的积雪,是一片白茫茫。虽然不是彩色的,但那种心灵的撼动始终难忘。</p> <p class="ql-block">后来陆续看过古天乐、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胡军、刘涛版的《天龙八部》,苏有朋、贾静雯版的《倚天屠龙记》,英雄气概义薄云天,儿女情深荡气回肠,都成为开阔眼界心胸的经典剧目。</p> <p class="ql-block">琼瑶的影响,已到高中阶段,那时有同窗痴迷《还珠格格》,书是从书店租的,123集接连不断地借来看,藏在书本下小心翼翼地翻,突然被老师逮到后满面羞红。记得跟她去过一次书店,我被书架上满排着的琼瑶作品惊呆了。那种浅橙淡粉色的封面,几乎每本都已被翻阅了无数次,厚实不少。</p><p class="ql-block">周末回到家,家里的电视剧是热播的《还珠格格》,连大字不识的母亲也张口闭口小燕子、五阿哥,紫薇、尔康,柳青、柳红,皇帝、容嬷嬷等等。</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唱遍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赵薇、林心如、范冰冰很快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他们的大头贴成为学生笔记本上的常客。赵薇的蓬蓬头、厚底的鞋子成为大家追捧效仿的流行时尚元素。</p><p class="ql-block">当时最没料到的是丫环金锁风光盖过了二位主演,称霸娱乐圈很多年。</p> <p class="ql-block">还有《梅花三弄》,天呐,陈德容太美了,简直如天仙一般,世上怎会有这样美丽的女孩呢!马景涛情感太激烈了,老是喊啊吼啊,让人受不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帘幽梦》,沉稳多情的刘德凯也太有魅力,“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说出了多少少女的小秘密。</p> <p class="ql-block">突然想起了《婉君》,哦,那个小小的金铭,迷倒了多少人的心啊!</p> <p class="ql-block">还有《新月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如此盘点,我也是看过不少琼瑶剧的迷啊!</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小说阅读,应该是上了大学后的《窗外》,哦,难言的而又是真切的师生恋,细致的笔触,情难自禁的吸引让人动容,在遭逢种种压力后,老师的落魄又是多么残忍的结局。</p><p class="ql-block">这样想来,琼瑶的书及影视剧真的是深深影响了我们那代人。多少人陷入那迷离梦幻的爱情故事中,沉醉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不过我是比较清醒冷静的人,书归书,现实归现实,灰姑娘的故事不会落在自己头上,自己的未来还要靠自己来打拼。</p><p class="ql-block">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不写寻常故事,追求情节曲折吸引人,所以,往往书写的是和道德相冲突的不轨恋情。</p><p class="ql-block">试想文学名著中《安娜 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红字》《巴黎圣母院》《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独》等也都书写了这样的恋情,或者是情与欲的挣扎,情欲与道德的对抗,情欲与宗教的博弈等。</p><p class="ql-block">大概“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这种种不幸才更受文学的偏爱吧。</p><p class="ql-block">轰轰烈烈一世,如繁花绽尽枝头,爱过,恨过,真切地生活过,在该放手的时候也能洒脱而去,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说。这也是一种智慧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