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访名祠

理通

<p class="ql-block">  12月的羊城,天气晴朗,我们迎着冬日的暖阳,走进陈家祠,去了解和感受广州的历史文化,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拜访陈家祠</p><p class="ql-block"> 冬日访名祠,</p><p class="ql-block"> 精雕入画廊。</p><p class="ql-block"> 盛放玉兰花,</p><p class="ql-block"> 聚贤雅士堂。</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 ,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三塑”即石雕、木雕、砖雕、陶塑、泥塑、灰塑以及铁铸工艺的高超技艺。祠堂中的各种装饰,丰富多彩,题材广泛。</p> <p class="ql-block">  山墙垂脊前沿上最引入注目的是用于辟邪保平安的立体独角狮,其体型巨大,全身朱红,张口突眼,代表了广东灰塑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其华丽与精美就足以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  广州陈家祠“七绝”:砖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彩绘,让世人惊叹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同时,广州陈家祠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让人回味,而最能体现陈家祠文化底蕴的是祠中的楹联。这些楹联,将陈姓及“广东陈”的由来、陈家祠的建造历史等内容,用精练而富于美感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人读后回味无穷,含义深奥。</p> <p class="ql-block">砖雕作品(一)</p> <p class="ql-block">砖雕作品(二)</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石雕——石鼓</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石雕——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花园走廊,百多年前已经使用铸铁做构件。</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木雕,无论是木大门、隔断,还是葡萄装饰,雕刻得维妙维肖,工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绣、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p> <p class="ql-block">潮州金漆木雕</p> <p class="ql-block">馆内全镂空木雕展品</p> <p class="ql-block">馆藏的猛犸牙雕刻</p> <p class="ql-block">云石插屏</p> <p class="ql-block">硕大的紫砂水壶</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间隔</p> <p class="ql-block">  原装的蓝蚀刻花鸟纹彩色玻璃,上面的花🌸饰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游江南名镇周庄时,镇中的旧宅——李宅里的玉兰花开得非常灿烂,今在陈家祠中看到盛放的玉兰花,游目骋怀,古色古香的建筑与娇艳的玉兰花相得益彰,看来古宅中的玉兰花受到“古”气的熏陶,都会适时绽放的。</p> <p class="ql-block">雕塑——“香蕉过称”</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装饰之精美,在祠堂式建筑中堪称翘楚。整座院落展现了岭南独特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装饰技艺,木雕、石雕、砖雕以及各式彩绘,无不生动逼真,色彩丰富。我们走进陈家祠,就像走进了一个“屋顶上的博物馆”。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建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陈氏家族的辉煌与历史,同时深感岭南文化的魅力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