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

重新来过

<p class="ql-block"> “婆婆”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个称谓,也是一生饱经风霜辛辛苦苦的象征,更是儿媳妇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的称呼。如今,我也步入了婆婆的行列,体会到了“媳妇熬成婆”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野麻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扔到荒山上。烙油饼、卷麻糖,媳妇媳妇你先尝,我到荒山去找娘,娘已变成屎壳郎,嗡嗡嗡碰南墙。”这首儿歌虽然简单,但它的写照却深刻地讽刺了不孝之子对待母亲态度。</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耳边常常传来婆媳因鸡毛蒜皮的事争吵的声音,甚至有时还会发生肢体冲突,闹得鸡飞狗跳,最后两败俱伤,老婆婆边哭边数落,儿媳妇虽“胜利“了但也没有胜者为王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姨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按说儿女双全是好命,但自从大儿子娶了媳妇,家庭的硝烟就开始弥漫了。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有时为了避免吵架,大姨就躲到我家住上几日,而在我家说得最多的话题便是婆媳之间的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谁是谁非无法判断,但那时我认为大多数吵架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个“穷”字。</p><p class="ql-block"> “隔窗望见儿抱孙,我儿只知他儿亲。待到他儿成人后,他儿饿断我儿筋。”这首打油诗叙述了儿子不孝,并预言将来孙子也会像儿子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儿子,让人心碎。这不是对儿子的怨,而是老年人的无奈。<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姥姥是旧社会的产物,裹着一双小脚,走路摇摆不稳,根本不能帮助干家务活,舅妈就不待见她,用和舅舅离婚要挟我姥姥,逼我姥姥离开家,为了给舅舅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姥姥只好离开家,只能常年居住在我家,有家不能回,每天以泪洗面,后来哭瞎了双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span>婆媳关系中,谁之过呢?为了做婆婆,不惜拿出了毕生的积蓄,甚至负债累累,买房、买车、出彩礼、办酒席,只为给儿子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却往往换不来和谐的婆媳关系。</p><p class="ql-block"> 如今鲜明的记得老家有一位做婆婆的女人,她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社会,因过去女人嫁夫之后就没有了名字,人们都喊她“社会”娘。因与儿媳妇不和,整日吵吵闹闹,生活的很不如意,导致精神失常,每天嘟嘟囔囔喊着的:“今也攒,明也攒,攒的钱,买把伞。大风刮的伞头去,两手抱住空竹竿“。人们听后都觉得傻女人的疯语,没人理会,没人真正理解她的内心独白,如今细品社会娘的话有一种酸酸涩涩的感觉,社会娘说的不是疯语,而是心里不能言说的苦楚。后来社会娘在社会爹去世后,自己一人孤独,悲凄凄无依无靠的生活,在社会爹的坟前把自己仅有的几张纸币烧掉后服毒结束了自己潦倒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的婆婆一生三个儿子,我老公排行第三。每当说她和两个嫂子之间的矛盾时总是声色泪下,哽咽难言。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懂她。从我结婚那天起母亲总是对我说,你公婆养三个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不容易,你要孝敬她,不要惹他们生气。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懂得做婆婆的确艰辛,也懂得忍让,所以我嫁入她家后,虽不能把婆婆视为贵宾,但从不苛待她。她也很疼我,有时偷偷的给我洗衣服被褥之类的。无论家里多么贫穷,我和婆婆都相处的很和谐,从来没有过吵架磨牙,因此得到婆婆娘家亲戚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也从媳妇熬成婆,我能体会到当媳妇的不容易,更心疼儿子,不想因婆媳不和谐让儿子夹在中间为难。一次儿媳妇对我说:婆婆分三个等次,一是出力,二是出钱,三是既出力又出钱,我说,我属于哪个等次呢?儿媳妇说,你属于既出力又出钱的,我听了心悦之。婆婆要明白一点,出力做家务看孙子不是在帮助儿媳妇,而是在帮助自己的儿子。出钱是为了让儿子生活的宽裕一点,有什么好抱怨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