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庸之恶

宋宏亮

<p class="ql-block">韩娜 阿伦特 Hannah Arendt 1906年生于德国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那是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可能是受到同乡哲学家康德影响,阿伦特从小显示出对哲学的关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4年阿伦特进入马堡大学学习哲学,成为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格德尔Maritin Heidegger的学生。在大学期间, 17岁的大学生阿伦特爱上35岁的大师海格德尔,成就一段师生恋的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年代,阿伦特一家人受到纳粹迫害,1933年他们逃出德国, 辗转法国, 最后流亡到美国。阿伦特在美国做过记者, 大学老师,发表大量新闻报道,政治哲学专著,1963年阿伦特出版了她最重要的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 论平庸之恶 Eichmann in Jerusalem - Banaliaet der Boese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俘获纳粹军官艾希曼,并把他带到耶路撒冷受审, 最后判处艾希曼死刑。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杂志社记者,追踪报道审判艾希曼事件,阿伦特从艾希曼二战期间罪责,到战后他改名换性,藏匿于南美阿根廷, 最后身份暴露,被以色列特工活捉。审判艾希曼当时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艾伦特连续报道了整个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以色列法庭, 艾希曼为自己辩护,阵阵有词地说自己只是小职员,奉命行事而已。阿伦特跟踪报道整个事件,她的五篇雄文连续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震撼了舆论界,她揭露这个纳粹小职员,积极组织火车车皮,短时间运送几百万犹太人去集中营,这种平庸之辈,忠实执行上级命令,犯下的严重反人类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用她深厚的哲学学养,对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法庭上的自我辩护进行批判,进一步提出《平庸之恶》是极权社会中的普遍犯罪。她论证了施恶者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可能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小职员, 他们只是敬业,对国家忠诚,盲目服从上级命令。这样无数的平庸之恶,最终汇集成骇人听闻社会暴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深层批判,更指向广泛的看客,对恶行熟视无睹的看客,是一种无言的恶行,也是在助纣为虐。鲁迅所谓刑场的看客,吃着沾血的馒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把这些连载报道汇集成书,于1963年出版, 最初名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副标题《论平庸之恶》。阿伦特揭露了全体德国人默许了纳粹政府对犹太人施暴,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个深刻的社会哲学命题, 对德国人进行了灵魂拷问。《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 论平庸之恶》一书,从社会热点事件的连载报道,演变为极权主义批判的扛鼎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如今,平庸之恶,已经成为批判面对恶政却毫无作为专用词。阿伦特从热点事件新闻记者,成为批判极权主义的哲学大师,达到了她的恩师海德格尔的哲学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于1975年在纽约去世, 她1963年出版的专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 论平庸之恶》被翻译成全世界各种文字,一版再版,直到今天, 这本书还在各大书店销售,德文版在 Amazon上16欧元可以买到,中文版2017年终于问世,但原著副标题《论平庸之恶》被删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是一位新闻记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哲学家,她十七岁时在马尔堡跟随马丁·海德格尔学习哲学,她疯狂地爱上了老师马丁·海德格尔,与他发生了一段充满激情的恋爱,而事实上马丁·海德格尔1933 年加入了纳粹党,成为纳粹政府在哲学界的代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反犹教授跟犹太女学生睡在一起,这种的色情加政治的八卦,在马堡大学掀起舆论风暴,海德格尔教授不得不离开他心爱阿伦特,去了弗莱堡大学。这种情形,大概就跟当年的鲁迅,为了平息他跟许广平的八卦,离开北京,去了厦门一样。</p> <p class="ql-block">1963年德文版,副标题《论平庸之恶Banalitaet der Boesen》</p> <p class="ql-block">35岁的哲学教授和17岁的大学生铭心刻骨之恋</p> <p class="ql-block">安娜 阿伦特和存在主义哲学之父海德格尔 </p> <p class="ql-block">战后海德格尔被禁止在大学授课,晚景凄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