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小山村,名叫“爨底下”,好奇怪的名字!一般人连这个“爨”字都不会念(cuàn),更遑论会写了(到现在我也不会写)。我们来到村口,见一个硕大无比的“爨”字镶嵌在巨石上。</p> <p class="ql-block">其实“爨”字本是个象形字。它上部是以双手持甑置于灶口,下部为双手将木柴推入灶火中,是汉字造字最生动典范之一。它最常用的意思就是当“灶”讲,引申为“烧火造饭”。因为不好认不好念,有人就把这个字拆开来,这样就是“興”(兴)、“林”、“大”、“火”,并且编了一个顺口溜,“興字头,林字腰,大字底下架火烧”,形象吧!在村里墙上拍到一张图解这个“爨”字的,放上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曾经一度为“川底下”,那是在1942年,为方便外地抗日人员通讯联系(它太难写了),将“爨”改成“川”,“爨”与“川”并用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基本上“爨”字就被取代了。但1995年搞旅游开发后,爨字又大放异彩。不过从造字的角度说,将其改为“川”字后,就脱离了“爨”字的本意,“川”与“爨”能是一个意思吗?现在又改了回来,还是认祖归宗吧。</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呢?上面已经提到了,“爨”与烧火做饭有关,另外也与“姓氏”也有关。在山西夏县,就有这样一个“爨村”。据历史学家考证,“爨村”得名不晚于汉初,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明初山西大移民,夏县爨村也有往外走的。由于故土难忘,移民把老家的地名带到了新家。这个“爨里安口”村,就是明初山西移民建的,村民都来自夏县爨村。</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呢?上面已经提到了,“爨”与烧火做饭有关,另外也与“姓氏”也有关。在山西夏县,就有这样一个“爨村”。据历史学家考证,“爨村”得名不晚于汉初,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明初山西大移民,夏县爨村也有往外走的。由于故土难忘,移民把老家的地名带到了新家。这个“爨里安口”村,就是明初山西移民建的,村民都来自夏县爨村。</p> <p class="ql-block">这个“爨头”扼守着三条山谷的咽喉。一条是柏峪沟,通向天津关及黄草梁;一条是爨宝玉沟,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地;还有一条是双石头沟,顺沟而下,可以抵达斋堂各个村镇。坐落其间的三座峰头,宛如支撑锅灶的三条腿。</p> <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前,这里就叫“南暗口”,南暗口是金军攻辽燕京(北京)而出奇兵的战道之一。明代这里是内长城上的一座关隘,名叫“爨里口”(又称爨里安口)。当时实行卫所制,家属随军,在驻地屯垦。韩仕宁是明朝弘治年间的世袭武官,这个山村村民皆为韩仕宁后裔(一说为三个韩姓兄弟),所以现在爨底下各个家族皆为韩姓。至清代,内长城失去了防御作用,守爨里口的军户后裔繁衍成村,因村地势低于爨里口,故名“爨底下”。</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山村虽不起眼,但却有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两顶桂冠,同时也是北京一处火热的旅游胜地,且长盛不衰(不知现在如何了?)。沿着小巷走进村里,用紫石、青石、灰石铺砌的路面色彩斑斓,小巷两侧青砖灰瓦的门楼古朴别致。</p> <p class="ql-block">走进爨底下,最有看头的当属古建民居了。村中现今保存有74套古老的清代民居宅院,以四合院为主,兼有少量的三合院,有房689间,像这样整体保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群是十分罕见的。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教授说:“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的内涵,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珍贵之列”。</p> <p class="ql-block">如果看到高大门楼的,那一定是曾经的大户人家。现在都改成了接待游客的民居。这个四合院门前挂着“爨韵古宅”,大概也是有来头的。说起四合院,华北地区并不少见,北京的四合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果从这里单拿出一个院落来,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精良程度都难以与京城四合院媲美,但一个村子都是清代民居四合院,并且整体保留得相当完好,这就十分难得了。</p> <p class="ql-block">古商道上的爨底下,既是信息集散地,又是文化荟萃之所。在一座门楼的墙腿石上,我们看到一副有趣的文字雕刻:富贵,东壁图书府;有余,西院翰墨林。有朋友打趣说,这是要两个文明一起抓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