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寻找优美的苦难</p><p class="ql-block"> ——听《如歌的行板》</p><p class="ql-block"> 1871年的俄国,正当大文豪托尔斯泰在构思他那部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一件音乐的精品问世了,这就是柴可夫斯基脍炙人口的《如歌的行板》。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曲子,是</p><p class="ql-block">柴科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因为有了这个杰出的乐章,《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跟着出了名。</p><p class="ql-block"> 这首优美的曲子叙述的却是苦难,里面有忧郁、有困顿、有哀怨、有啜泣,有欲言又止,有惶恐不安,有长夜难熬,有失落无望。虽然没有呼天抢地的悲鸣,惊涛骇浪的搏斗,却是无穷无尽的折磨,无御无火的寒冷和无休无止的劳役。全曲叙述的似乎是俄罗斯人特有的那种苦难,甚至带有俄罗斯知识分子苦闷的情绪。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p><p class="ql-block"> 优美和苦难,二者是很难联系起来的。一个处于苦难之中的人谁会想到优美?而优美也似乎不会光顾苦难者,它是幸福的专利,人们只有在解决了衣食住行之后才会去注意优美的。互相矛盾的东西如果让它处在同一体中那一定是一件精美超常的尤物,而能够让一对矛盾体同时同体出现,这个人一定是上帝或是接近上帝的人。在现实中,艺高胆大的厨师会把冰激凌放到油锅去炸,让冷热融于一体;异想天开的农艺师会把苹果嫁接在梨树上,让他长出苹果梨;左道旁门的泰国医生在男人身上注入了雌性激素,让亦男亦女的人妖出现了······以这样的思路制造出来的美,始而人们觉得有点畸形有点病态,会瞠目结舌,会惊世骇俗;继而便会慢慢接受,觉得美得绝伦。倘若用在艺术上,音乐中 ,更会让人惊心动魂,柴可夫斯基有意无意地把苦难和优美做在一起,使这首曲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听着听着,苦难在优美中慢慢减弱了,消失了,那伏尔加河上的纤绳似乎不再沉重,那三套车奔驰着的冰河似乎不再寒冷,苦难竟然变得美好起来,我们甚至有了一种向往,渴望去尝一尝它!老柴啊老柴,你自己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你是厌世的,是悲观主义者,却把世界描绘得这么美好,这似乎不可思议。难道你的厌世就是因为世界不美好所致,于是乎尽力把它塑造得美好一点?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柴可夫斯基写什么都是优美的,他写湖湖优美,写船船优美,那湖里翩翩起舞的天鹅,那六月略带忧伤的船歌。他写苦难,苦难也优美,是苦难借了老柴的光。</p><p class="ql-block"> 说什么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云云。这种分析评论是多么的苍白,事后的分析根本代替不了事先优美旋律的产生,而优美的旋律产生必须依靠作者的灵感和上帝的垂青。上帝使老柴去了乌克兰,老柴灵敏的耳朵听到了天籁,遂使独特的大脑冒出了独特的旋律,那些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只是个次序的安排而已,一般人都会。</p><p class="ql-block"> 毫无疑问,他的优美是他用自己的法则把7个音码起来的。人人都可以码音,但许许多多人根据他们的法则码出来的音乐是难以卒听的,能卒听的只是少数人的作品,能码出优美的只是极少数人。我怀疑柴可夫斯基除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大脑构造外,还从缪斯女神那儿盗来制造优美的配方。你看,他就把133143265215这十二个音这样排列起来了,把中间三个音和最后一个音拖得长一点,精美绝伦的第一乐句就出来了。但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而不那样排列,为什么一和二是隔一个音二和三又是同一个音,又为什么中间的三个音要拖一拖,这秘密只有老柴知道。《如歌的行板》同样使用七个音做材料,它们的选择、排列、搭配、次序只有老柴做得最好,舍此都会做得欠缺和不合格。</p><p class="ql-block"> 其实,以上的叙述只能用在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上,用在他的《胡桃夹子》、《1812序曲》、《黑桃皇后》等作品上。《如歌的行板》只能证明上帝赋予了老柴特殊的捕捉能力和选择能力。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了这首小亚细亚的民谣,名叫《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这就是《如歌的行板》的原型。柴的天才就在于迅速地捕捉了这个信息,觉得这是天籁,是一块稀世的璞玉,便及时地记录下来。老柴的天才还在于敏锐地感觉到它的旋律并不恰当表现坐在沙发上的凡尼亚,只有放到表现俄罗斯人的苦难中才是最适合的。于是他修改、移植、润色、升华,使之成了一件光华四射的艺术品,眼光和识见在这里排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上。这种移植中国也有,李叔同把一首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改造成为“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他同样觉得这个旋律更适合中国的送别情景,两人真是异曲同工。</p><p class="ql-block"> 听过多少遍各种形式的乐器演奏,帕尔曼微闭的嘴唇,左盼右顾的转颈和漫不经心的神情;马友友微闭的双眼,迷人的揉弦,凝而不滞的弓法;弦乐四重奏里小提琴的缠绕,中提琴的附和,大提琴的烘托,互相交流的眼神都把我们带进如痴如梦的境地。难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p><p class="ql-block"> 我却独独欣赏大提琴四重奏的表演。四把大提琴地位平等,分别代表了人间的甜、酸、苦、辣,搅合成了独特的俄罗斯味道,回味无穷;四把大提琴又如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条支流把各种苦难混和到浩瀚的洞庭湖,深不见底;四把大提琴更象是忍冬、凌霄、络石、球兰,四种藤萝缠绕交织成斑斓的图案,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柴可夫斯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值得向你脱帽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