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闻一 :临终辟谷,从心解脱

马闻一

<p class="ql-block">这里我们不讨论辟谷对健康有哪些作用,只说怎么用辟谷实现安乐死。老虎狮子这样的猛兽,衰老之后都会丧失狩猎能力,最后饿死。人也是一样的,衰老之后会丧失劳动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最终饿死。但是人发明了孝道,发明了养老保险,所以才不至于饿死,但是不饿死就病死。各种老年病把晚年生活折腾的趣味全无,还有些更不幸的人被疾病折腾的生不如死。有没有无疾而终的人?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的,没有病就是健康的人,健康的人怎么会死呢,所谓无疾而终其实是痛苦短暂,很快就死了,比如心肌梗塞,这种情况是低概率事件。另一种情况是老人临终的时候不说自己的病痛,子女也不大关心,以为他无疾而终。总而言之,病死大概率是痛苦的。那么饿死会不会痛苦呢?有过辟谷经历的人就知道,辟谷过程的第二天有半天时间会比较难受,但也不是很难受,完全可以接受,跟感冒发烧或感冒鼻塞相比,简直就没有任何不舒服。饿了三天,胃肠已经基本停止蠕动,也基本停止分泌消化液,所以没有饥饿感了,但是因为饮食习惯所以会嘴馋想吃东西。如果是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老年人,继续饿下去就会昏睡过去,然后就在睡眠中死去。单从痛苦程度进行对比,饿死绝对比病死更没有痛苦,而且接近于无痛苦。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接受饿死呢?因为我们奋斗一生,积累了一身的本事,积累了一生的财富,居然最后饿死了,心有不甘。其实饿死的本质也是老死。如果把衰老看作是疾病,那么饿死的本质就是病死,因为丧失劳动力所以才饿死,这个逻辑没问题吧。</p><p class="ql-block">接下来重点来了,人之所以不愿意饿死,关键问题不在那个饿字,而在那个死字。如果不能证得圆满智慧,就不能了脱生死,死亡焦虑就会伴随一生,晚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了脱生死的基础上,不断适应辟谷的感受,习惯饥饿的感觉,经过多次辟谷之后就会习以为常,凡是经常辟谷的人都会很自然的接受饥饿感,完全不心慌不恐惧不抵触,那么到临终就能真正实现安乐死。媒体上所谓的安乐死,只不过是相对于被疾病折磨的人而言,比较没有痛苦的死去,但是在精神上对死亡还是惆怅的,还是伤感的。所以真正的安乐死,首先是证得圆满智慧,了脱生死,其次是要明白饿死是老死的一种死法,并没有其他的特别的特殊含义。</p><p class="ql-block">了脱生死没有任何捷径,对于普通人而言,从玄门入法界是最适合广大民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