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海外之旅】世界文化遗产圣斯特凡大教堂

云游客

2019年10中下旬的深秋时节,我们一行来到中东欧,游览了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和德国。 10月20-21日,在艺术之都维也纳,我们观赏了举世闻名的美泉宫、美景宫、市立公园的施特劳斯金色雕像、金色大厅、圣斯特凡大教堂、霍夫堡皇宫和英雄广场。 圣斯特凡大教堂尖塔是世界第二高的,有一百三十七米高,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有八百年的历史,成为奥地利维也纳市的标识。在大教堂外的广场,只能仰望高高的尖塔,确实有着望塔观止的感叹。 和欧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所有教堂一样,圣斯特凡大教堂屡遭劫难,几经改建。教堂建筑浩繁精美,两排哥特式的柱子,把教堂的正殿隔成三部分。 大教堂由一座主体楼和三座楼塔组成,以南塔最为壮观,高137米,成锥体形直插云天。相对于西欧其他地方的哥特式教堂来讲,斯特凡大教堂平面比较宽,虽然属于3廊式平面,但堂的感觉(而不是“廊”)占主导地位。 走近大教堂,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镶嵌在大教堂屋顶上的青黄两色的瓦片光彩夺目,鲜艳瑰丽。塔内有费加罗厅,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曾在厅内为《费加罗的婚礼》谱写了闻名于世的乐章。大音乐家海顿8岁时参加过这里的少年唱诗班。 放眼望去,从圣坛背后的玻璃窗画射进的一缕缕五彩缤纷的光线,为巴洛克式的圣坛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氛。 左侧的布道坛是教堂内最精美的一座哥特式艺术品。一五一五年,教堂建筑师皮尔格拉姆把四个布道师的半身像塑造进去,而且还把自己以一个“倚窗眺望人”的形象塑造在布道坛的底部。他在这里开出一扇窗户,自己便半倚在半开的窗上,手中还握着他那把心爱的刻刀。 登上三百四十三级台阶的南塔,不仅可以把维也纳内城的景观尽收眼底,而且还可以把斯特凡大教堂由二十三万片彩瓦组成的顶部观察得一清二楚。 十六世纪,北塔的尾期工作完成了。十八世纪,斯特凡大教堂的高塔完工。十九世纪,教堂的改建和修缮工作一直在进行着。 斯特凡大教堂塔楼上的铜钟重达二十吨。一六八三年,维也纳人战胜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把缴获的枪炮铸成了这座铜钟。第二次大战后,人们把残片收集起来,重铸了这口大钟。如今,在新年之际,成千上万的维也纳人在斯特凡教堂前的广场上聆听着钟声,庆贺新年。 斯特凡大教堂带有浓厚的东欧教堂色彩。在教堂顶盖外面,绘有大面积的色彩缤纷的图案纹,有“维也纳的精魂”之称。公元1304年始建,两个世纪后竣工,被认为是其几百年建筑艺术大成之杰作。 谢谢各位老师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