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b>,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篆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结社于孤山南鹿西泠桥畔,<b>“人以印集,社以地名”</b>,取名西泠印社。艺术大师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学术团体,被誉为<b>“天下第一名社”。</b></p><p class="ql-block"><b>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b></p> <p class="ql-block"> 我们车停“印象西湖”岳王庙停车场,沿孤山路先到<b>西泠桥。</b></p><p class="ql-block"><b> 【西泠桥】</b>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西泠桥与断桥、长桥并称西湖三大情人桥。<b>“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b>古老传说<b>苏小小</b>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处。家住西泠桥畔的南齐歌妓苏小小,有一天乘车出游,在白堤遇到骑着马的南齐宰相阮道之子<b>阮郁,</b>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一首定情诗:<b>“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b>诗中的西陵就是西泠桥。</p> <p class="ql-block"> 西泠桥畔有不少名人墓,<b>苏小小墓、武松墓、秋瑾墓</b>,它们也是西湖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西泠桥头有一亭子,亭内为苏小小墓,墓碑刻<b>“钱塘苏小小之墓”。</b>亭联:<b>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b></p> <p class="ql-block"><b> 武松墓</b>位于西泠桥西边约50米。</p><p class="ql-block"> 武松(1026-1055),河北清河县人,曾在杭州卖艺,得到杭州知府高权的赏识,任手下都头,后升为提辖。高权被罢官后,武松也被赶出了衙门。继任杭州知府蔡鋆,虐政殃民,武松公愤私仇刺杀蔡鋆,为民除害。后被捕,死于狱中。杭州百姓感其为当地除了一“虎”,将其葬于西泠桥畔。<b>此武松正是《水浒传》中武松的原型。</b></p><p class="ql-block"> 1911年,任浙江军政府财政部长的高尔登为武松墓立碑,上书<b>“宋义士武松之墓”。</b></p><p class="ql-block"> 1924年,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为武松墓建石牌坊,匾额:<b>“嵚奇瑰伟”,</b>楹联:<b>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b></p> <p class="ql-block"><b> 秋瑾墓</b>位于西泠桥的南端,是近代著名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墓地,墓正面有大理石墓碑,上刻孙中山亲笔题词<b>“巾帼英雄”</b>四字。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她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p><p class="ql-block"> 秋瑾墓是经十次迁徙于1981重新建造起来的,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瑾于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才32岁。</p><p class="ql-block"> 始葬:绍兴府城卧龙山。</p><p class="ql-block"> 首迁:1907年10月,迁往绍兴城外严家潭;</p><p class="ql-block"> 二迁:因其生前有<b>“埋骨西泠”</b>的愿望,由好友吴芝瑛与徐自华于1908年2月迁葬于杭州西泠桥畔。</p><p class="ql-block"> 三迁:1908年12月,因御史常徵“告发”,被迫迁回绍兴严家潭。</p><p class="ql-block"> 四迁:1909年秋,远迁湖南湘潭,与丈夫王廷均合葬。</p><p class="ql-block"> 五迁: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夏,迁湖南长沙岳麓山。</p><p class="ql-block"> 六迁:1913年秋,还葬杭州西湖西泠桥原葬处。</p><p class="ql-block"> 七迁:1964年,迁杭州西湖鸡笼山。</p><p class="ql-block"> 八迁:1965年初,迁回西泠桥原葬处。</p><p class="ql-block"> 九迁:1966年,“文革”动乱发生,墓被拆除,遗骸再葬于西湖鸡笼山。</p><p class="ql-block"> 十迁:1981年10月,还葬于西泠桥畔。孙中山题字“巾帼英雄”碑石为原墓被毁时收藏的原物。</p><p class="ql-block"> 中华复兴,太平盛世,应该不会再迁,可以如愿长眠于西泠桥畔了!</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b>坐落于杭州西湖景区孤山南麓,西近西泠桥,东至白堤,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于山水园林中又透出浓重的金石之气,有<b>“湖山最胜”</b>之誉。</p> <p class="ql-block"><b> 前山石坊:</b>石柱上刻有创始人丁仁撰、叶铭书写的篆书楹联<b>“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b>表示西泠印社收藏有国家级宝物东汉“三老碑”,此时正好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年。</p> <p class="ql-block"><b> 后山石坊:</b>北面石柱上刻有<b>“印传东汉今尤昔,社结西泠久且长”。</b>表示西泠印社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b> 柏堂:</b>陈朝时为广化寺,寺内植柏树二株,因树得名,后圮。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现为社史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堂内东首为<b>“创社四英”</b>简介,西面为<b>“历任社长”</b>介绍。</p> <p class="ql-block"><b> 创社四英:</b>丁辅之、王禔、叶铭、吴隐。</p> <p class="ql-block"><b> 历任社长:</b>吴昌硕(任期1913-1927)、马衡(任期1947-1955)、张宗祥(任期1963-1965)、沙孟海(任期1979-1992)、赵朴初(任期1993-2000)、启功(任期2002-2005)、饶宗颐(任期2011-2018)。2018年后社长空缺,可能是沒有合适的人选。</p> <p class="ql-block"><b> 柏堂</b>背靠孤山,古建筑与红叶互为映衬,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b> 印人印廊:</b>廊内展示明清至现代40余位名家包括文彭、何震、丁敬、吴昌硕、沙孟海等先贤印蜕,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b> 印人书廊:</b>廊内展示有丁敬、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17位先贤书法刻石,均名家手迹。</p> <p class="ql-block"><b> 石鼓文:</b>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鼓。</p> <p class="ql-block"> 印社建筑,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堪称江南园林之佳境。</p> <p class="ql-block"><b> 石交亭:</b>为西泠印社早期建筑之一,寓意“结交金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仰贤亭:</b>明代故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匾额由沙孟海所书,亭内有创社四君子共作石圆桌。</p> <p class="ql-block"><b> 俞楼:</b>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住宅。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擅长古文字学,著述颇丰,为一代朴学大师。其弟子有吴大徵、章太炎、吴昌硕等。</p> <p class="ql-block"> 俞楼,现为俞曲园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俞楼后面有青石牌坊,上书<b>“小曲园”。</b>俞樾在苏州的宅院是赫赫有名的“曲园”,故这里名“小曲园”。再往上还有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西爽亭”。</p> <p class="ql-block"><b> 印泉:</b>印社四泉之一,以印命名,泉北摩崖石刻“印泉”二字,为早期社员,日本篆刻家长尾甲所书。</p> <p class="ql-block"><b> 小龙泓洞:</b>建于1922年,由夏超、丁仁捐资凿成。“龙泓”二字取自浙派篆刻鼻祖丁敬别号“龙泓山人”。</p> <p class="ql-block"><b> 规印厓:</b>又称“孤山规印”,因崖壁上有一块形似印章的巨石而得名,寓意“规矩之印”,象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艺术的庄重。</p> <p class="ql-block"><b> 华严经塔:</b>是杭州唯一一座密檐式石塔,是西泠印社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筹建,塔高20余米,是西泠印社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b> 汉三老石室:</b>石藏东汉<b>“三老碑”</b>而名。东汉“三老碑”,距今已近2000年。它的发现纯属偶然,但护宝之争且惊心动魄。清咸丰二年(1852年),浙江余姚一村民在山里取土时发现,后被余姚富绅“金石癖”周世熊收藏。1919年,上海古董商陈渭泉以3000块大洋从周家购得运至上海。1921年,日本古董商向陈渭泉求购“三老碑”。由此,引发了一场护宝之争,西泠印社遂布告同仁“醵金赎之”,广受浙人响应,共65人募集大洋11270元,其中8000元向陈渭泉赎碑,余款筑石室庋藏。1922年7月石室落成,至此,“三老碑”归藏西泠印社,成为<b>镇社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三老碑》</b>全称《三老讳字忌日刻石》,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五月十日,无撰书者姓名,属于<b>国家一级文物。</b></p><p class="ql-block"> 汉三老碑拓本及名人名家的题跋(此图片为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印学博物馆:</b>因周一闭馆,未能入内参观,稍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b>,让我们记住了这一段段美丽的往事,感谢曾经的西泠人为我们留存下的艺术经典和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b> 【楼外楼】</b>与西泠印社一墙之隔,上午游名社,中午品佳肴。</p> <p class="ql-block"> 名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已是大雪节气,但杭州西湖秋色如画,美得醉人。</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畔杭州城。杭州西兴大桥(钱江三桥)将于2024年12月12日封闭,拆除重建。今天,我们最后一次通行,目睹它曾经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 杭州亚运会开过两年了,杭州奥体中心还不能入内参观,不知为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