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

梅疏影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调动工作进了省城的中学教书,老家的房子就再没有人居住了,我们一家叔伯兄弟姐妹,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农村的。我的父亲怕房屋空着,风吹雨淋,长时间会慢慢损坏,就决定把房子卖掉。虽然我心里十分不舍,因为那是我回乡当知青时一个人肩挑背扛造起来的三间七架梁的大瓦房,砖瓦木料石灰水泥诸多的建筑材料是我独自奋斗了很长时间才筹备起来的,也算是我的一份产业。但老父亲的话也确实在理,毕竟他的生活经验要比我们多得多。于是我们就把大房子卖了,留下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做为每年清明回家祭祀祖先落脚的地方,托远房的堂哥管着,我们一家人就全搬离了老家。</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年,故乡大拆迁,我们当年留着祭祀落脚的小房子也在拆迁之列,因而就不得不回老家去办理有关手续。我和我哥一起去的,乡邻们家家忙着搬家,见了面也只寒喧几句,没功夫细说。只是隔壁堂哥家的儿子耀明骑个自行车遇上了多说了几句话,说是先去有事回头再找我们。我们兄妹俩在小房子里面转了转,也没什么要搬的东西,我们就到屋前面的七乡河的大河埂上走走,全村人都要搬走了,心里有一种难言的不舍,这里毕竟是生我养我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而且我上学回乡当知青时还在这里奋斗过好些年。我们走走看看,说着儿时的往事,不觉已是红日当顶正午时分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只见一个半大的男孩朝我们奔来,一边跑一边喊:“叔叔、红孃,我爸让我找你们回家吃饭,你们跑到这儿来了,让我找了老半天。”本来我们看到邻居们都忙,没想着吃中饭的事,现在既然有人来喊,那就跟着去吧。到家一看,耀明等人早在门前等着了。落坐之后一看人还真多,堂哥一家四兄弟十几口人全在,加上我和我哥团团地围了一大圈,两张八仙桌拼起来才挤挤地坐下来。耀明说:这是全家人在老家拆迁前吃的最后一顿团圆饭,下午就各自搬家去别的村分开暂住了,说得大家心里酸酸的。</p><p class="ql-block"> 几个堂嫂七手八脚地上酒上菜,盛饭端汤,桌子上立刻又热闹了起来。只见鱼、肉、豆腐,鸡、鸭、鹅、蛋,各色新鲜蔬菜摆满了两大桌,热气腾腾的特别丰盛。男人们喝酒,女人们吃菜,孩子们边吃边闹,欢乐温馨的气氛仿佛让我又在乡村里过了一次大年。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常回家,也许是因为我是嫁出门的妹子,几个哥嫂都给我夹菜盛饭,碗里堆得满满的劝我多吃。拿着筷子我就感到无限的温暖。我吃着饭菜,觉得今天的饭有一种特别的清香,那鱼肉蛋菜也是特别的好吃,那豆腐是蓬松有孔的,那萝卜是粉粉面面的,瓜菜是青翠碧绿的,鱼肉也鲜嫩好吃,连红薯也如板栗一般的香甜。与我们在城里吃的饭菜的味道截然不同,以前长年住在这里时我怎么没感觉到呢。堂哥说:“豆腐好吃是因为我们这条河里的水好,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好水,做出来的豆腐就没这么好吃!"耀明说:“我们这饭菜是用柴火大灶烧的,柴火烧煮的饭菜就是要比燃气烧煮的好吃,可惜以后住上高楼恐怕也吃不着了。今天要多吃,大家都多吃,这是正宗的家乡的味道,只要大家都记住了这道味,我们就永远是一家人,永远记得这里是家乡。"立刻有人夸赞他说得好,有几个娃娃还给他鼓掌,一家人这顿饭吃得热热乎乎开开心心的。</p><p class="ql-block"> 回城的路上,我的脑袋里还老出现吃饭的画面:耀明和堂哥嫂们的热情以及饭菜的清香。是的,故乡的水养人,故乡的人亲切,故乡的饭菜可口香甜,只要记住这香甜的味道,就忘不了故乡,忘不了乡邻,忘不了亲人,忘不了根。很多年过去了,故乡的土地早已建成了工厂,乡亲们也都搬进了高楼。可我还记得那顿饭的味道一一那是故乡的味道,时不时的还是会想起来回味一下,我知道故乡早已成了我永远难忘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 网络图片,侵删。)</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