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五百年 一次五台山

随缘即可

<p class="ql-block">  10月21日早上5点起床,从太原赶赴五台山,开启了“跟着悟空游山西”之旅。</p> <p class="ql-block">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个热点事件的流量效应,带火一座城,炒热一件事,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今年8月《黑神话:悟空》国产单机游戏破纪录的商业成绩,引起网民的热议。游戏背景在全国选取的36个景点1∶1还原名胜古迹,山西选点最多。山西趁势而为,顺势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线路,也跟着火了一把。11月20日,从贵阳直飞太原,也来一趟跟风之旅!</p> <p class="ql-block">  对于五台山,之前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是佛教名山。但从旅行社推出的景点介绍来看,五台山这一站还是挺期待的,虽然我对佛教文化同样知之甚少。</p> <p class="ql-block">  太原到五台山景区,旅游大巴行程约需3个小时。昨晚到太原已是深夜,早上又起了个大早,心想,看山吗,我贵州还少吗!上车补觉就是当然。</p> <p class="ql-block">  行至山脚,导游叫醒了我们,开始例行公事般介绍,昏昏沉沉地听着,眼睛盯着车窗外,搜寻与自己心中那座五台山相应有景色,感到有此失望,也觉得平常。可能是我从小就生活在武陵山脉的梵净山区,在贵州东部绿水青山的环绕之中,春天山涧掰笋、夏天小溪戏水,秋天进山采菌,冬天院中玩雪,山间四时已经固化成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  随着盘山公路蜿蜒上升,远山开始越变越小,越来越模糊,公路边的树叶从星星点点的黄逐渐演变为成片秋色,终于,秋岚缥缈,万叶千声与群峦和鸣,层林尽染,古刹隐逸传晨钟空灵。落叶松满头金发,黄栌林摇曵红裙,秋霞铺洒、泼彩流金。苍穹蔚蓝、群峦磅礴,林海莽莽、秋草疏狂,景随车移,游目骋怀。这流动的美,这静止的纯,瑰丽之极,便是五台山完美绚丽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的秋景还远不止如此,不信,五台环峙间,你看那虬枝秋叶间掩映的红墙黛瓦,白塔古刹,周布林立、恢宏深远,青灯古佛、禅烟袅袅,梵间与秋籁交响,禅意与秋境交映,望台顶天界空明无边,满目秋色尽纳眼底。始建于元代的殊像寺中一副对联“清净法堂云作伴,优雅精舍月为邻”,写出了这里的无上清凉,涤尘净心。</p> <p class="ql-block">  进山途中,导游带进一寺,名为望台寺,规模不大,在此停留一个多小时,主要目的是忽悠大家在此请些香火,常在外旅行都知道这是什么回事,但总是有人被忽悠误导。我在五台县人民政府网站县长信箱看到此事的多条投诉,时间跨度从8月20日至10月31日,回复都一样:“网友您好,您的来信已收悉。我县文旅局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已协助您解决了问题。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其实,进入五台山后,许多寺庙是不允许烧香的,可以烧的寺庙香也都是免费的。我不是佛教信徒,但也尊重人家的信仰,也理解导游的苦心,当无法改变,就要学会欣然接受,境随心转,这也是佛学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今晚是要住在五台山的,吃过中餐,安排好住宿,赶到台怀镇王台山核心景区已是中午。五台山有五座高峰组成,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由于五座山顶无林木而平坦开阔,故得名“五台”。徐霞客在《游五台山记》里写道:“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怀,此诸台环列之概也。”这样描述台怀镇与五个台的地理位置是非常贴切的。进入五台山,即感佛象庄严,白云环绕,气象祥和。</p> <p class="ql-block">  有古籍记载:“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有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碧山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圆照寺、殊像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很恢宏,半天时间却是相当短暂,到此一游只能随缘。我先到的是广化寺,广化寺历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现在广化寺的殿堂几乎都是近些时期重新仿照原样修建的。据说在文革期间广化寺也像很多寺庙一样,遭遇了灭顶之灾,就在凶猛的大火肆意掠虏的时刻,晴朗的天空突降大雨,使它得以幸存。历经了风雨雷电和人为的损害,这座殿堂却依然屹立在那里,放射出一股不可摧毁的坚忍之气,让人感受到一份圣洁,令人仰慕。</p> <p class="ql-block">  感到遗憾的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在我们到来这段时间正在维护,不能一睹真容。据介绍,这座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他也是北京白塔寺的设计师。该塔高75米,环周83米,工程之大,建造之难,为五台山之冠。</p> <p class="ql-block">  在珠像寺,整个寺容,布局规整严谨,主次分明。殿内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康熙二十九年(1619年)御制匾,上书“瑞相天然”,一块是乾隆御制匾,上书“大圆镜智”。佛台下,塑着闻名遐迩的文殊骑狻猊像,菩萨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这组雕塑创作于明代弘治年间,代表了明代雕塑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殿内这座文殊塑像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当年塑造这尊像时,狮子和菩萨身都已塑好,但是菩萨头却怎么也塑不好。因为,大家本来就没见过菩萨真容。有一天,一位师傅正在和着一团荞面准备做饭,一抬头看到天空上祥云缭绕,文殊菩萨在彩云中显圣了。这位师傅连忙按照菩萨的形象,用手中的荞面塑好了佛头,人们一看,居然不大不小正好和佛头的比例协调配套,于是,干脆就把这荞面头做的佛头安了上去,也就产生了荞面头文殊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显通寺。又称大孚灵鹫寺,始建于汉代,是五台山第一大寺,也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寺庙的山门上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大显通寺”。五台山是文殊道场,显通寺自然也不例外,寺内有一座金光闪闪的铜殿,是明代万历年间所铸,当时全国铸成三座,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外观两层,内为一室,殿内正中供有文殊骑狮像,周围铜壁上铸有一万尊小佛像,可以说是精美绝伦、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  本来想上菩萨顶去的,但因此次出门穿了一双新鞋,有点打脚,走到下午已经是很难受了。不见白塔已经是遗憾,那就再留下没登菩萨顶的遗憾。我此时坐在一个小广场边,突然想起一句俗话:“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正如每个人到五台山,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独特的。</p> <p class="ql-block">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p><p class="ql-block">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p><p class="ql-block"> 我问佛∶我信缘,不信佛。缘信佛,不信我。</p><p class="ql-block">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p><p class="ql-block">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p> <p class="ql-block">  这次结缘五台山,我感到是非常幸运的。第二天一早,为了提前赶赴悬空寺,我们四点就起床,也许是五台山也留客,昨晚突降瑞雪,在山谷还未感觉什么,在翻越山顶时,堵车加上采取必要防滑措施,滞留了2个时,待下山时,天已经大亮。</p> <p class="ql-block">  雪后的五台山,宛若一幅水墨国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茫茫的林海白雪,一改昨日的澄秋金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回首来路,只见寺院、松林在山谷间安静得犹如与世隔绝。往前行去,冲出浓雾的山峦越发真切,展现出北风卷地白草斩,千树万树梨花开。</p> <p class="ql-block">  景虽美、心还是悬着的,前车留下弯弯扭扭的车辙,也让人纠结,不用人人提醒安全带是否拴好,车上也少了平日交流讨论的声音,这就是五台山雪后的力量,让人连呼吸都想屏住。</p> <p class="ql-block">  心中也还是感动的,不远千里而来,在五台山迎来我2024年的第一场雪,应该是菩萨见我昨日太辛苦,所以显现这样的美景给艰难跋涉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拿出手机,风雪中的五台山相比以往的庄严肃穆多了纯白圣洁,云海雪山,给人予心旷神怡、空灵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这玉宇琼花的五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