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梁思成、林徽因纪念馆(之十)

马力

<p class="ql-block">气势宏伟的大同古城墙,环绕着护城河粼粼碧水,置身在四月天里,在5-6级大风的肆虐下沙尘飞扬,如同正在上演的黑白影片,彰显出大西北的自然色彩和冷峻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绿柳随风季节水草相依。</p> <p class="ql-block">在环古城公园矗立的雕塑再现了一代天骄—“拓跋宏”风采,挥斥方遒,魏都称雄,仗剑领千军,驱车行万里。</p> <p class="ql-block">在四月份公园里,雀鸟鸣啼,花红柳绿。</p> <p class="ql-block">  在山西大同古城“和阳门”外的公园一侧,幽深静谧处深藏着一位中国文化历史名人—梁思成纪念馆。其平面下沉式建筑本身就匠心独运,这座建筑面积为1200多平方米的仿古式建筑二进四合院,小巧而独特,给人一种历史钩沉的感觉。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和夫人著名诗人林徽因女士,是我闻其名已久,默默寻觅已久,终于能在尘沙飞扬的天气里一睹为快,一见芳容,一睹风采。尽管是人文景观的雕塑、照片、文字的记录,却不失人物生动的再现和生命的鲜活再生。</p> <p class="ql-block">院落中央的铜雕立像,梁思成和林徽因风华正茂,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国徽,是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国徽的设计要比国旗晚一些,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国徽也是经过多次审议,多轮重组之后,才最终获得通过的方案,他是集体创造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国徽(国旗、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而它的设计者却鲜为人知,梁思成、林徽因,就是熠熠生辉、闪光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后面的重要人物,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里不可忘记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审阅并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批准通过。</p> <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p> <p class="ql-block">传奇故事从展览图片资料上逐一展开……</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年轻时的神采飞扬,显露在一副眼镜的后面的是一双才华横溢的深邃眼神,以及独特性格和对建筑文化的孜孜追求和古典建筑的渴望。</p><p class="ql-block"><b>梁思成</b>(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p><p class="ql-block">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p><p class="ql-block">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p> <p class="ql-block"><b>成长求学时期</b></p><p class="ql-block">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p><p class="ql-block"><b>青年梁思成</b></p><p class="ql-block">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p><p class="ql-block">1930年,和张锐参与天津市规划,以《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获奖。</p><p class="ql-block"><b>抗日战争期间</b></p><p class="ql-block">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梁思成于1931年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任法式部主任)。</p><p class="ql-block">在1932年,主持了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同年,著成《清式营造则例》手稿。</p><p class="ql-block">从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15个省,190个县,测绘和拍摄2738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山西辽代应县木塔、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这些重大考察结果,写成文章在国外发表,引起国际上对这些文物的重视,为梁思成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准备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1944至1945年,梁思成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b>解放战争期间</b></p><p class="ql-block">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p><p class="ql-block">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地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p><p class="ql-block"><b>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b></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1950年初,梁思成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p><p class="ql-block">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蔓延。梁思成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担任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在文化部举办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也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p><p class="ql-block">1962年,在林徽因病逝七年之后,梁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岁的林洙(程应铨前妻)。</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被当作“复古”典型批判并抄家,所收藏的全部图书资料被没收。</p><p class="ql-block">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资料引用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美女诗人林徽因是那个时代的偶像,也是经久不衰的知性女子,冰玉美人。</p><p class="ql-block">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名扬天下。人间最美四月天,来看不一样的林徽因!</p><p class="ql-block"><b>林徽因</b>(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p><p class="ql-block">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厅的视频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的客厅”。当年名动京城的“太太的客厅”,是当时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曾聚集了一批中国知识界文化精英,如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物理学家周培源、考古学家李济、文化领袖胡适、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自美国来华的学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也在其中。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陆续来到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带助手到五台山探寻大佛寺,据判断这座建筑绝不晚于宋代。他们又从大殿的整体到局部,从梁架到门窗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后又发现了经幢上面还刻了名字,推算经幢建于公元857年。根据一般规律是先有庙后有经幢,大殿建造年代还早于公元857年(唐宣宗时期),林徽因又在庙中找到了供养人,在大梁上也找到了有关建造年代的记载。这是我国自己发现的第一座唐代建筑。&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山西大同期间,对魏晋时期的佛教圣地“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岗石窟、“五岳之一”的恒山脚下的悬空寺、五台山寺庙群、应县木塔、古城里的华严寺、善化寺等辽代古寺庙都进行实地测绘和拍照,奔走呼吁对古建筑物的维修保护,并与大同结下不解之缘!如今大同市的“梁思成纪念馆”就足以说明对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足够尊重。</span></p> <p class="ql-block">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你是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你是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句爱的赞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笑响点亮了四面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黄昏吹着风的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星子在无意中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细雨点洒在花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那轻,那娉婷,你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你是天真,庄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你是夜夜的月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柔嫩喜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是燕在梁间呢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你是爱,是暖,是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span></p><p class="ql-block">林徽因是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天分、极具个性、极为独特的一位,她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p><p class="ql-block">《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她的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可以说。她的文字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p> <h2>梁思成的建筑学术著作</h2><p class="ql-block">1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1期,1932.3</p><p class="ql-block">2 《蓟县独乐寺山门考》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p><p class="ql-block">3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寺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p><p class="ql-block">4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4</p><p class="ql-block">5 《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p><p class="ql-block">6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p><p class="ql-block">7 《赵县大石桥》 营造学社汇刊5卷1期,1934.3</p><p class="ql-block">8 《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p><p class="ql-block">9 《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p><p class="ql-block">10 《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 1934</p><p class="ql-block">11 《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5卷3期,1935.3</p><p class="ql-block">12 《清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p><p class="ql-block">13 《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文荫、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p><p class="ql-block">14 《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6卷1期,1935.9</p><p class="ql-block">15 《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 营造学社汇刊6卷2期,1935.12</p><p class="ql-block">16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二)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拱(元明清)》 营造学社特刊,1935.12</p><p class="ql-block">17 《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945</p><p class="ql-block">18 《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 为美国百科全书作, 1946</p><p class="ql-block">19 《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 1951</p><p class="ql-block">20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文物2卷5期,1952.21</p><p class="ql-block">21 《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文物,1953.(10)</p><p class="ql-block">22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报,1954.(1)</p><p class="ql-block">23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江合写) 建筑学报,1954.(2)</p><p class="ql-block">24 《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 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p><p class="ql-block">25 《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 建筑学报,1961.(7)</p><p class="ql-block">26 《中国的佛教建筑》 清华大学学报,1961</p><p class="ql-block">27 《广西容县武真阁的杠杆结构》 建筑学报,1962.(7)</p><p class="ql-block">28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文物,1963.(7)</p><p class="ql-block">29 《日本唐招提寺与中国唐代建筑》 鉴真纪念集,1963</p><p class="ql-block">30 《营造法式注释(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p><p class="ql-block">31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MIT PRESS,U.S.A,1984</p><p class="ql-block">32 《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p><p class="ql-block">33 《图说中国建筑史》 都市改革派出版社(台湾),1991</p><p class="ql-block"><b>建筑代表作品</b></p><p class="ql-block">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p><p class="ql-block">仁立公司门面</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女生宿舍</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鉴真和尚纪念堂</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瞻仰结束之际也不由得掩面沉思,为大同建设发展注入心血的耿彦波市长。他能够有未来发展眼光、有独特文化视角、有朴实勤奋作风、有执政为民心态。生活在大同和到过大同的人,都为耿市长竖大拇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p> <p class="ql-block">仰观大同城楼,激发的是对历史文化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回望大同古城,激起的是对建筑历史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旅记图片:马力</p><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