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寒梅朗诵视频‖《沁园春·雪》毛泽东〔近现代〕</b></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雪</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近现代〕</p><p class="ql-block">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p><p class="ql-block">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一作:原驱)</p><p class="ql-block">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p><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p><p class="ql-block">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p><p class="ql-block">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p><p class="ql-block">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p><p class="ql-block">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p><p class="ql-block">被白雪覆盖的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p><p class="ql-block">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p><p class="ql-block">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p><p class="ql-block">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p><p class="ql-block">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p><p class="ql-block">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 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p><p class="ql-block"> 上片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p><p class="ql-block">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p><p class="ql-block">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p><p class="ql-block">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p><p class="ql-block">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与前十句写眼前的实景形成对比,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下片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p><p class="ql-block">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统一天下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p><p class="ql-block">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字,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画龙点睛之妙。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 该词的创作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并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沁园春·雪》;另说是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写下壮丽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p> <p class="ql-block">简析:</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雪》风格独特,下笔雄浑,充溢着词人的奋斗热情和豪情壮志。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现出北国的辽阔与壮美,创造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将写景、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p><p class="ql-block">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p><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1923年,出席中共三大,任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当选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领导秋收起义,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1928年,同朱德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31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1933年,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p><p class="ql-block">1936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带领中国共产党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9至197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于1945年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p><p class="ql-block">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