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长长的足迹,一路走来清晰可见,在那漫漫旅途中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却要用心去走,往往心路会更具有久远而美丽的记忆…经不住朋友川西之行相邀,因为早已窥探到那里的风光如卷,美景入了心,这不又双叒叕,心甘情愿被“忽悠”而再度闯入这片多姿多彩的高原画卷中,美美地享受故地重游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自然界的斑澜色彩莫过于额济纳旗胡杨林、张掖七彩丹霞、香山红叶、罗平油菜花、毕节百里杜鹃等。可川西的彩林之美却独树一帜,有湛蓝的海子和高耸的雪峰作“陪嫁”,更显“妖娆妩媚”,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说句心里话去上几次都不嫌多。这次用22天时间悠悠闲闲地玩了个纵深才回转,剪一段川西往事,再热敷一贴鲜活刚出炉的游记,除了由衷赞美,还想让更多朋友知道: 川西啊,你像一种心魔,去过了还想再去,你是解不了的馋,你是治不了的病…</p><p class="ql-block"> 说起过往那是2021年10月,当时全国疫情肆虐期间,朋友们一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上高原去了九寨沟、黄龙、诺尔盖草原、毕棚沟,奶子沟与卧龙沟的彩林,结果在四姑娘山接到国家旅委旅游熔断通知,连夜“遣送”至绵阳机场返沪。此等憾事尽让我给碰上了,不过金秋高原美丽的风光却深深镌刻于心,也是我“故地”重游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成都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熊猫,熊猫,成都全是熊.猫!</p> <p class="ql-block"> 去川西必经蓉城,成都我並不陌生,从1994年起已七次走在蓉城街头,著名的武候祠、杜甫草堂、成都版清明上河图“锦里”,还有成都火锅,每次都会去报个到,无一例外。这次已是第八次踏上这个比较熟悉的城市了,必须换种口味好好玩玩,一是不会错过古蜀文化三星堆,二是来一次新蜀文化休闲品茶。並非赶时髦,还真为这支“古来稀”团队后面进川西高原做着身体、心理上的适应性按排。</p> <p class="ql-block">入住成都熊猫假日酒店,开启22天川西康巴红旅程。</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是四川在广汉地区的一项考古发掘项目,如今己建成规模大又现代化的博物馆,也是当今旅游网红打卡地,必须提前预约不然还真进不去。</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7年,1934年首次考古发掘,直至1986年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大量的出土文物惊动了国内外考古界,目前挖掘只占总面积3.6平方公里的千分之一点六。</p><p class="ql-block"> 经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与中原殷商文化同期,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发源地,而三星堆遗址见证了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辉煌,确凿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因此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青铜铸造技术影响较大,玉琮、玉壁、玉戈来自齐家文化,泥陶相仿中原地区。说明当时周边地区先进文明的风,已经跋山涉水,吹拂感染到三星堆人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问题是按照史记与甲骨文都没有记载古蜀三星堆文明,更令人惊愕的是从遗址考古挖掘中未见一字一句,这有悖古代青铜器多铭文的常理,何况成熟的甲骨文咋会少了四川不成?遗址考古证实,应该是整个古城最尊贵、最神圣,也最引以为傲的宝物,从此埋入了地底被岁月尘封。这个族群遭遇了什么?在关于三星堆的无数谜题中,这是最核心的一个。三千多年后,仍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惑。真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缺了青铜器,印加文明缺了文字一样,都不妨碍他们的灿烂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参观古蜀文明一一三星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为三星堆考古留言</p> <p class="ql-block">团队早早有约,就是等不来讲解员,真无奈!</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一一蜀字</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遗址人山人海,馆内展出的全是真品,四千年前的古蜀文明简直让人顶礼膜拜,神秘又炸裂的文物,真令人有种文物虽无言,却胜千言万语。首先一定要看几件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重磅文物,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金仗,属于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的重中之重之物。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米,有180公斤重,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金仗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是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和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权杖有何联系?还有八棵青铜神树,有—棵最大最高的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它和上古奇书《山海经》里记载的几种通天神树离奇地吻合。</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厅</p> <p class="ql-block">考古发掘六号坑现场</p> <p class="ql-block">国宝一一青铜树</p> <p class="ql-block">国宝一一青铜大立人</p> <p class="ql-block">二千多年前的“金箍棒”</p> <p class="ql-block">猜一猜青铜人手中拿着什么物件</p> <p class="ql-block">纵目人像,结合“蚕丛纵目”的记载推断,此像可能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神像,表现为千里眼和顺风耳。</p> <p class="ql-block">复杂而精妙的工艺</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面具,四川历史上常年吃矿盐,缺典,莫不是眼球都突出?</p> <p class="ql-block">金箔青铜人面</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清一色青铜人面具</p> <p class="ql-block">青铜罍</p> <p class="ql-block">青铜方罍,精细清晰的纹饰,表明三星堆人已有高超的工艺水准。</p> <p class="ql-block"> 据三星堆考古学家透露,发掘出的古物有些无法用现代科学予以解释。比如有一件“龟背形网格状器”物,被网友戏称为古蜀国的烧烤架,经用X光扫描发现了焊接技术,且和现代焊接技术相比,工艺更加精致,要知道有电才能焊,电焊工艺是一百多年前才发明的。还有一件青铜面具重131斤,铸造工艺相当复杂,却留有类似现代角磨切割机用具效果。再有一件像极现代汽车“方向盘”的青铜器,莫非古蜀文明中早有“机车”不成?再则,目前找到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造型和风格有点类似西方文明,和目前中国的其他文明都不太一样,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难不成真被三星堆给“架起火烤”了不成?我们将试目以待,在往后的考古中,指不定还会有更多的“王炸”消息出现,相信不久的将来总会还它属于自己的一个真实面目!</p> <p class="ql-block">古人使用的日用陶器皿</p> <p class="ql-block">应有尽有硕大无比</p> <p class="ql-block">远古时期的陶壶</p> <p class="ql-block">大水缸</p> <p class="ql-block">高脚杯</p> <p class="ql-block">陶尊</p> <p class="ql-block">琳琅满目的古陶器</p> <p class="ql-block">古代人也吃火锅</p> <p class="ql-block">青铜太阳轮,形状像车轮/方向盘,谁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古人用的“烧烤架”?青铜铸造焊接而成,谁将电焊工艺穿趆了2500年?</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现代化的展厅</p> <p class="ql-block">每人租一只解读器</p> <p class="ql-block"> 馆内游人如织,人挤着人,我们早早预定的讲解员哪里忙得过来,只能每人租赁一部解读耳机,约个集中会面时间,一头扎进人堆随意走随意看随意听(类似文革时期看跑片电影,东一段西一段,当时称作折子戏)。展出品工艺之精湛除了目瞪口呆剩下的就是诧异惊奇!观看展品非常的开脑洞,许多器物打破了人类的认知,真乃古蜀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p> <p class="ql-block">成都最有名的茶社---鹤鸣茶馆</p> <p class="ql-block">晚间最是热闹,表演节目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领略了古蜀文化,紧接着去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社感受新蜀文化。此茶社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依然坚持营运至今,我们是专程慕名而来。成都人悠闲的慢生活节奏早有耳闻,尤其喜欢泡茶馆,只是没想到此处茶馆竞如此“拉风”,害得成都春秋分社早早派员去抢座位,喝杯茶还需提前预定?还真是新鲜事!当我们跨入茶社大门楼还真大吃一惊,鹤呜茶馆原是湖边一座小楼,慢慢扩展至九曲桥,包括小楼前后左右的绿化丛中,3700多平米中放着几百张粗糙简陋的茶桌散落在树荫下,四周随意摆放着竹椅。泡茶、嗑瓜子、吃水果、聊天、打牌的笑声不断。扒耳朵(采耳)的人在茶桌间如穿花蝴蝶,他们身穿白大褂,手里挰着弹性耳扒、鹅毛银针、镊子和音叉,戴着头灯,乍一看还以为是五官科的医生呢。</p> <p class="ql-block">鹤鸣茶社来了一帮外地人---不会装样</p> <p class="ql-block">老成都随处可见的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三杯盖碗茶后侃茶香</p> <p class="ql-block">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茶博士献技</p> <p class="ql-block">45元人民币一杯</p> <p class="ql-block">成都的茶馆之多一一中国一绝</p> <p class="ql-block">文革中仍在经营中的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水果、点心、盖碗茶。</p> <p class="ql-block">不请茶博士的自便吧</p> <p class="ql-block">余生很长慢慢的过</p> <p class="ql-block">茶杯不赖</p> <p class="ql-block">也尝试做一回成都人悠闲自在---巴适!</p> <p class="ql-block"> 何以这般人满为患?原来当天适逢成都少有的大晴天,或许与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关吧…其实,现在的茶社已经不纯是喝茶地了,更多的是成为了成都本地文化的一张名片。旅行社帮我们占了7张桌子,水果、点心、盖碗茶,桌椅嘎嘎响,聊天、下棋、打牌,周边阵阵川语入耳,很认真得听却仍似懂非懂,市井味十足!至于茶艺表演,把铜壶舞的风生水起,忽而背在身后那是苏秦背剑,忽而绕在身前,那是凤凰三点头,就是最基本的犀牛望月也好优美,想请茶博士一展身手45元人民币一位。从民国起始,茶馆里店小二添水的铜壶茶艺是不另收费的,如今这一传统手艺说是传承有续,店小二摇身竞变成了茶博士,您对收费还吃惊吗?</p> <p class="ql-block">小方桌、竹靠椅、骨瓷茶碗、紫铜茶壶是成都老茶馆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茶博士献技</p> <p class="ql-block">茶社外前后左右每寸土地都利用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茶馆店小二</p> <p class="ql-block">有些年代了</p> <p class="ql-block"> 当然宽窄巷还得走一走,成都火锅还得辣上一辣。 宽窄巷是座古建筑群,康熙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随着年代变迁生意兴隆,宽窄巷也逐渐“长胖”了,如今的巷子一改清政府屯兵留守兵站老模样,己摇身成为著名的商业街,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成都新十景、十大最美街道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在宽窄巷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宽窄巷复古往事---违章载人的单车</p> <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商业街,行行业业、应有尽有,喝茶变脸、采耳吆喝呼唤声不绝,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派繁荣。什么生活馆、体验区不就是餐饮、茶楼、宾馆的代名词吗!不过真心而言,那些商贾为了生意而挖空心事,巧妙构思改造自家门楼,结果别有洞天各有千秋,打造出的“门面”雅俗简繁,浓浓的蜀韵文化再现。这“歪打正着”的一招竞成了宽窄巷的一张名片和亮点,成就了宽窄巷“招财猫”之功德。</p> <p class="ql-block">窄巷拐到宽巷的转弯处</p> <p class="ql-block">往日只能看视频,今天终于见到真人秀了,大叔心里乐开了花!</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成都的夜晚网红流传锅庄舞特别火热,身才特别火辣的藏族小姐姐更是舞姿摇曳弹起。到了成都何不去看看真人秀?比较出名的有五处。每逢节假日,舞者、参与者、围观着热闹成一片,究其原因,说是成都市目前定居有30多万藏族同胞,还有二条藏族街和藏族社区、学校、医院等。</p><p class="ql-block"> 藏族同胞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锅庄藏语为“果卓”,意为圆圈歌舞。这种围着一圈左盘右旋的舞蹈代表着人们团聚在一起,象征着团结、友爱、和谐的人文精神,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只要有锅庄的地方就能折射出这些文化蕴含,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已成为新蜀文化的一道“快餐”,很受人欢迎,还吸引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不少人专程前往观摩。</p> <p class="ql-block">成都五大锅庄舞团,锦外中心广场算一个。</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雍洁姑娘</p> <p class="ql-block">正宗的锅庄舞</p> <p class="ql-block">圆圈舞</p> <p class="ql-block">前面白衣小姐姐就是舞团创始人---雍洁姑娘</p> <p class="ql-block">只有十二岁的藏族小妹妹</p> <p class="ql-block">左盘右旋</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曾看到过“吸粉、圈粉”二词,大致是被吸引之意。晚餐后我们团队集体行动---一起去追星簇,去看看锅庄舞真人秀吧。锦外中心广场的那支舞团名气很响,发起者雍吉姑娘来自阿坝州金川县。求学留在成都成为一名幼教老师,她喜爱藏族传统舞蹈“锅庄”,2021年与洛桑日者、扎西泽仁一起组建了“卓热查姆”意为“欢乐与壮观的舞场”。舞团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热闹时有近千人参与,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天已下起了毛毛雨,舞团仍被围观成里三层外三层,我挤不进也拍不了,干脆在圈外听听音乐也不错。我们团队中却有一位“铁杆粉丝”鼠大叔,在家就偏爱锅庄舞视频,今天抱着在真人面前“秀”一把的“雄心壮志”,硬是壮胆挤进内圈,对着“心仪”妹妹狂拍,被藏族猫大叔追着撵。他倒好,学着地道战“打一枪换个地方”竞躲起了猫猫…锅庄妹妹坏坏的笑了起来,心里一定在说:你终于被吸粉、圈粉了吧,我藏家小姐姐的魅力还不错吧!鼠大叔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我从上海被圈吸到成都,不就看个抖音变真人吗!不拍个尽兴如何罢休?真别信美国大片中猫被老鼠玩耍那套把戏,终究鼠大叔无处躲藏,被猫大叔撵出了锅庄舞场地。</p> <p class="ql-block">到了成都如何不去辣一辣</p> <p class="ql-block">刺激,辣出一头汗!</p> <p class="ql-block">辣过以后在成都春熙路逛夜景</p> <p class="ql-block">太古里音乐喷泉广场</p> <p class="ql-block">成都锦里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 低海拔过渡一下淡不上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再去高海拔对身体适应性一定会有些帮助的,我们进川西高原的攻略都江堰是首站,因为逆时针方向走它是必经之地,如果顺时针游又是必出之路。他是我国长城之外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单单视他为遗产,只有成都平原受益,若视作文化,是中国人都受益!</p><p class="ql-block"> 作为遗产,都江堰可是公元前战国时期的一项治水工程,经过2350年漫长的历史轮回,奇迹终于发生在成都平原上,原先的水患彻底被根治了,史料记载,自都江堰建成后,二千多年来成都平原再未发生水灾。作为文化遗产,跨越二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它的名字就是治水之意。历朝历代以来“照葫芦画瓢”复制出不计其数的“小都江堰”,这种小水利工程卓有成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不谨有效防范水患,还变废为宝灌溉了农田。所以,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的“祖师爷”,为推动中华文明社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石,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p> <p class="ql-block">蜀郡太守李冰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此为李冰父子纪念塑像。</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三大枢纽工程之一:鱼嘴分水堤</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三大枢纽工程之二:飞沙堰溢洪道</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枢纽工程之三:宝瓶口进水口</p> <p class="ql-block">“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也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行为准则。</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二旁全是古银杏树盆景,少说都有几百年的栽培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经受住了8级地震,处于岷江中的这几处设施,基本无恙,虽然余震不断,说明其设计具有相当的防震性。都江堰到底有多神奇,精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枢纽主体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构成。就是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成内江和外江。分水处称为鱼嘴,主要功能是将60%的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灌溉农田。妙在鱼嘴设计带有些弧度,利用水流弯道将大多数泥沙直接冲向外江,少数流向内江,鱼嘴此功能称为四六分水。</p><p class="ql-block">第二大工程飞沙堰,此堰设在宝瓶口上方的拐弯处,再一次利用弯道离心力将泥沙直接冲向外江,更精妙的是飞沙堰堤高度确到好处,水量大时翻越过堤又起到泻洪作用,故飞沙堰也被称为二八分水。即从鱼嘴通过四六分水,至飞沙堰再次经过二八分水冲走泥沙,流向宝瓶口成都平原的水已少有泥沙,所以都江堰不会淤塞的原理就在此。第三就是宝瓶口工程,开凿百多米山体凹口,辟山引水通向成都平原。二千多年来闻名遐迩的都江堰工程之杰作必定流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1994年我第一次来到都江堰是从鱼嘴吊桥下到江边,顺着江堤一路走到宝瓶口,第二次同样踩踏在江堤上,但是二次都是沽水期,边淌着水边捡着有花纹的卵石。或许是旅游淡季,也许游客不喜欢我们这种玩法,几乎不见其他游客踪影。</p> <p class="ql-block">与副团长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镇风雨桥一一南桥</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老兄弟</p> <p class="ql-block">别怕,这座吊索桥不会晃来晃去。</p> <p class="ql-block"> 这次在都江堰遇到的游客人满为患,等座景交车的人已排成长龙,我们决定跟着导游慢慢走。我突然发现都江堰现在的管理很严格,在内外江的中心堤上新建有来回二条景观车游道,游客绝对不允许下到江堤边游玩,这种硬性规定可能是从游客人身安全角度考虑,更主要还是有效保护古堤设施。也好,从高处往下观望可更清楚地观望水利工程的一些“门道”,只要你够专心。这一次还真仔细观察和思考了,对古堰的认知和理解更深了—层。</p><p class="ql-block"> 离都江堰不远处就是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名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因为攻略中还有许多名山大川在等着我们去观赏而决定放弃了,我想一代宗师张天师也不会介意吧!</p><p class="ql-block"> 致谢网络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