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11月9号和12月3号去了两次绿堤公园。总结这两次去:都拍到了震旦鸦雀;还拍到了苇鹀、灰背伯劳、棕背伯劳、熊猫鸭、红头潜鸭。其中的苇鹀我发表在美篇的《日常》里了,其它都放在本篇美篇中。</p><p class="ql-block"> 其中,灰背伯劳和红头潜鸭是第一次拍到。</p> <p class="ql-block">1、震旦鸦雀</p><p class="ql-block">震旦鸦雀(拉丁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莺科鸦雀属的一种鸟类,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称为"鸟中熊猫"。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p><p class="ql-block">震旦鸦雀是一种体型长约18cm的中型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目前其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p> <p class="ql-block">2、灰背伯劳</p><p class="ql-block">灰背伯劳(学名:Lanius tephronot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体长约25厘米。自前额、眼先过眼至耳羽黑色;头顶至下背暗灰;翅、尾黑褐;下体近白,胸染锈棕。似棕背伯劳但区别在上体深灰色,仅腰及尾上覆羽具狭窄的棕色带。初级飞羽的白色斑块小或无。虹膜褐色;嘴绿色;脚绿色。叫声:粗哑喘息叫声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p><p class="ql-block">主要栖息于自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地区、在农田及农舍附近较多、常栖息在树梢的干枝或电线上以及在榆、槐等阔叶树或灌木上筑巢。以昆虫为主食。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p> <p class="ql-block">3、棕背伯劳</p><p class="ql-block"> 棕背伯劳是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鸟类。头顶至上背灰色;肩羽、下背至尾上覆羽红棕色,翅和尾羽黑色;前额左右有相连的黑色贯眼线。嘴较为锋利,上喙具弯钩;爪锋利;尾长且窄。黑化型体型与普通型无差别,但羽色有不同程度黑化。</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以南各省也能看到其身影。</p><p class="ql-block">喜欢干燥开阔的栖息地,通常栖息在灌木从或电线上。许多温带地区种群在冬天向南方迁徒,热带地区种群为留鸟,或者偶尔进行短距离迁徒。</p><p class="ql-block">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单独活动;性凶猛,常飞出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以昆虫、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p><p class="ql-block"> 繁殖期在4—7月,窝卵数通常4—5枚,雌鸟孵卵,雄鸟警戒,孵化期12—14天。雏鸟晚成。</p><p class="ql-block"> 棕背伯劳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4、熊猫鸭 斑头秋沙鸭</p><p class="ql-block">斑头秋沙鸭,是鸭科、斑头秋沙鸭属鸟类。</p><p class="ql-block">雄鸟眼先和眼周黑色,成块斑状;头部其余部分全为白色。颈白色;背黑色,上背最前处的白羽具有黑端,相连而成两条半圆环狭带。下体白色,体侧羽毛具黑褐色波状细纹。雌鸟额、头顶、枕至后颈为栗色,头顶和枕较暗;眼先和脸黑色;背至尾上覆羽为黑褐色;前胸羽毛基部灰色,端部白色;体的两侧为灰褐色,羽端略沾土黄色。其余部位与雄鸟同。</p><p class="ql-block">斑头秋沙鸭在中国分布于除海南外的其他省区。</p><p class="ql-block">栖息于湖泊、河流。池塘、湿地。主要觅取甲壳类,水生半翅目、鞘翅目昆虫,小鱼、蛙等。</p><p class="ql-block">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其余时间结小群活动。繁殖期为5-7月,以干草和绒羽在水边高大树木的树洞中做巢,</p><p class="ql-block">有时和普通秋沙鸭在同一地方繁殖。</p><p class="ql-block">斑头秋沙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p><p class="ql-block">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5、红头潜鸭</p><p class="ql-block">红头潜鸭(学名:Aythya ferina)为鸟纲雁形目鸭科潜鸭属动物,又名红头鸭,矶凫,体长约46厘米;雄鸟头部栗红色,胸部黑色,背部及腹部灰白色,尾黑色,嘴蓝灰色且端部黑色;雌鸟头部及胸部暗褐色,背部及腹部灰色,尾部褐色,嘴基部色浅。红头潜鸭虹膜雄鸟红色,雌鸟灰褐色,脚黑色。在中国分布于新疆西北部,迁徙时途经中国西部、中部、东北及华东,越冬于黄河、长江及以南水域。红头潜鸭栖息于水生植物茂密的湖泊、水塘、河流及沼泽地带。红头潜鸭为植食性动物,主食水藻、水生植物的叶、茎、根和种子。</p><p class="ql-block">红头潜鸭繁殖期为4至6月,以干草和绒羽在水边草丛中做巢,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6至9枚,孵化期为24至26天。</p><p class="ql-block">红头潜鸭寿命在10年左右。红头潜鸭是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为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种(VU)。</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