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秦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3195148</p> <p class="ql-block"> 大师梁启超曾说:年轻人爱憧憬,老年人好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是老三届知青,年届古稀,回忆15年前参加过两次《知青艺术馆》的活动,不胜感慨。</p><p class="ql-block"> 2008年我还未退休,在五一期间接到邀请:参加《知青风采》报首发式,那天我早早起身,和同伴聚合后前往目的地。“知青风釆"报首发式在上海崇明前卫村的《知青艺术馆》进行,那里设叶辛工作室。那天,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胡珍、著名作家叶辛和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执行会长穆道荣等和家乡有关人员参加了“知青风采报"方发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江南百花盛开、春和景明,首发式后我参观了知青展览馆,我还带了插队日记等和参观的知青沟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虽互不相识,但有共同的经历和共同语言,知青情怀使我们似同老朋友一样畅谈感怀,我深深的喜欢“知青艺术馆",深深的爱上“知青风采"报。日后我曾向′′知青艺术馆"赠印有“大海航行靠舵手″老口琴一只(自留一只),并提供知青用品等展览品(有捐赠书)。我还曾向“知青风釆"报投稿,曾被一字不改的录用了“路"一文,也是我对该报的喜爱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翌年七月的一个周末,我儿子驾车送我同知青朋友一起再一次来到“知青艺术馆″参观“迎世博上海书画家邀请展″,有著名画家林曦明、王仲清等亲临现场。展出有齐白石、徐悲鸿、启功、程十发、唐云、刘旦宅等大师的作品,使人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这两次活动虽已过多年,但记忆清晰如昨,历历在目,知青情结,一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配乐:最美的情缘</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9日 编</p> <p class="ql-block">我(第二排右三)和参加首发式的同伴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9年7月参加“迎世博上海书画邀请展″我(中间者)和知青好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捐赠口琴证书</p> <p class="ql-block">捐赠插队落户我参加宣传队时使用的口琴</p> <p class="ql-block">提供展览用品的有关证书</p> <p class="ql-block">“知青风采″报</p> <p class="ql-block">我向′′知青风采"报投稿被录用,未签名,报社署了他人名,后来报社发更正启示,我一笑了之。后来我把更正启示并在文章下面摄下,仔细看可见</p> <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坚持至今。</p><p class="ql-block">日记之一</p> <p class="ql-block">日记之二</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又前往原来的《知青艺术馆》寻访,已不见踪迹,不知道是否搬迁还是…甚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