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钱塘江上游第一埠--游埠

木言(ZRG)

<p class="ql-block">前不久与好几个朋友在一起闲聊,谈起兰溪游埠,大家说这个地方很不错,老街的早市非常热闹,吃早点、喝早茶的人特别多。游埠的早市确实闻名遐迩,到网上一搜,有关游埠早市的图文资科,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游埠的早市(来自互联网)</p> <p class="ql-block">与朋友的闲聊让我想起三年前造访游埠的情形。</p><p class="ql-block">江山清湖公泰酱园是一家有近200年历史的企业,曾经获得过中华老字号的称号,由于种种原因于2017年停产。2021年上半年,为配合清湖未来乡村建设,清湖三村两委决定干两件大事,一是在公泰酱园遗址设立陈列馆;二是传承公泰酱园传统工艺,恢复生产清湖酱油。第一件事落在我和三环广告公司负责人郑长华身上,因为我从小在公泰酱园长大,对公泰酱园比较熟悉,我负责收集、提供公泰酱园的图文资料,长华搞展板的设计和布展,当时我们都觉得压力山大。金华商业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清湖码头乡贤会会长吴拯修先生建议我们去兰溪游埠酱园看看,于是我和长华决定进行一次说走就走游埠行。</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3日上午长华驾车来清湖接我,同车的有长华的爱人及他的女弟子,驱车近两个小时到达千年古镇游埠。</p> <p class="ql-block">老远就望见高达好几层楼高的标志牌,牌上的一行大字是“游埠游客服务中心”,数公里外都看得见。</p> <p class="ql-block">标志牌的一侧是停车场。入口处、公路边横卧在地上、不知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一排大字“钱塘江上游第一埠”,每个字足足有一米见方,十分引人注目,着实让我震撼。</p> <p class="ql-block">停车场的对面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一侧有两块导览牌。其中一块是游埠国际摄影旅游风情小镇导览图,导览图的左上角的文字为“千年古镇 静山故里”。另一块是用中、英、日、韩四种文字写的古镇简介及古镇鸟瞰图。看了这两块导览牌立即让我怦然心动,恨不得马上进入景区,尽情领略这座千年古镇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小广场地面用细石板铺成,古色古香,行走起来十分舒适,这里就是古镇的入口。</p><p class="ql-block">根据入口的导览图,我们走进了古镇的老街,老街的房子大都没有进行刻意的装修,古朴典雅,印记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一座看似明清时期的建筑的大门口一尊青铜色雕塑格外吸人眼球,雕塑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一只手撑着遮阳伞,另只一手握着老式相机的曲柄。抬头仰望,大门上方的一块牌匾上刻着“摄影之家”四个字,这是一家摄影之家客栈,这家客栈的中堂的花格制作精雕细刻,令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走几步,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悬挂在墙壁上的五幅巨大的介绍游埠的展板,依次为《风情小镇游埠》《国际摄影小镇》《美食小镇》《怀旧小镇》《宜居小镇》,多角度,全方位地向游客推介游埠。</p> <p class="ql-block">很快就到了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游埠酱坊。酱坊的大门呈八字型,其左侧是用毛笔书写的“酱坊简介”,右侧上方悬挂着“非遗学研地---三伏太酱油”的牌匾,围墙上绘制了古法生产酱油的工艺流程图。</p> <p class="ql-block">门厅设有门市部,专卖该酱坊生产的酱制品。</p> <p class="ql-block">门厅进去就是晒场,整齐地排放着三四十只千斤缸,晒场的一侧是生产车间。</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够进入晒场,我们到门市部买了好几瓶酱油和酱,尽管这样我们依然磨破了嘴皮才得以进入。打开罩在酱缸上的篷盖,看到的是橙黄色的豆酱,随之是扑鼻而来的一股浓郁豆酱香味,沁人心脾。旁边一间房屋里一位工人师傅正在灌装豆酱,没看多久就被这位师傅赶了出来,也许是怕泄露商业机密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随手拿了几份印有该作坊介绍及传統(古法)制酱工艺的宣传册就离开这里了。</p><p class="ql-block">游埠酱坊的斜对面是郎静山纪念馆。郎静山纪念馆是游埠古镇的一个重要景点。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资料,展示了世界著名摄影艺术大师郎静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摄影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有300余台复古相机,分为战争风云、百年柯达、经典再现三部分展出。此外,纪念馆还介绍了郎静山先生独创的“集锦摄影”技术,以及他的生活和艺术追求。郎静山纪念馆不仅是摄影爱好者的学习交流场所,也是游客了解中国摄影历史和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离郎静山纪念馆不远处,又有一家摄影艺术的展馆---永济影像馆。这家影像馆是段岳衡、黄志强两位摄影家的摄影展和工作室,摄影展的作品均由黑色和白色构成,简约却不简单。将黑色的神秘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留白运用到了极致,从而成就了黑白之美、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在老街,我们还走进了兰江美石馆,欣赏了琳琅满目、奇形怪状的石头,虽然心动,但因不知这类石头的行情及其庐山真面目,没有掏钱购买,只是过了把眼瘾。</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走进一条与主街道垂直的弄堂,殊不知这里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远古来客民俗文化园”。据说从大到马车、古床,小到青铜器、钱币,从新石器时期到明、清、民国时期,十余万件文物精品带着不同时期和年代的气质,跨越历史长河汇聚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又加上囊中羞涩(门票80元)没有进去一看究竟。</p> <p class="ql-block">外表显得十分老旧的游埠邮电支局也在同一弄,它的外墙的布置很有特色,墙上钉着游埠各个时期的门牌,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游埠社会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去了游埠古桥群中的永福桥。游埠古桥群包括永福桥、永安桥、太平桥、永济桥和潦溪桥。这五座古石桥都建于清朝年间,其中永福桥是游埠镇最长最高的古石拱桥。永福桥全长约36.90米,宽约5.40米,为单孔石拱桥,从拱起的最高点到地面大约有3-4米,整座桥全都用整块的大青石堆砌而成,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100公斤。</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游埠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游埠古镇建设不搞所谓的“穿衣带帽”,更不搞所谓的“修旧如新”,几乎所有的老房子都“修旧如旧”,还其本来面目,古色古香古韵。虽然没有乔装打扮、朴实无华,但给人以十分自然亲切的感觉。这里保存了游埠各个时期的建筑,走进游埠古镇仿佛进入一个村镇建筑博览馆。</p><p class="ql-block">游埠新街的建筑,不求千篇一律,各种风格的建筑并存,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橙黄色是游埠新街房屋外墙的基本色调,让人感到这个风情小镇的温暖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出游埠),见到这座建筑,觉得它造型独特、结构新颖,便叫停小车,拍了这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游埠是浙中四大古镇之一,一个值得留连的地方。若有机会再去游埠古镇,我会住上一夜,亲身体验领略一番闻名遐迩的游埠早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