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月下听梅

<p class="ql-block">  《出师表》是一篇经典课文,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有许许多多,也有许多全新的视角,但是基本上都离不开忠诚这个核心,细读文本,我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忧”字来解读诸葛亮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其人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  儒家思想几乎贯穿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生,他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小就接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有着积极入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更是为了报答先帝的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在出师北伐之前,怀着满腔的忧虑给后主刘禅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出师表》,这篇文章之所以感天动地,就是因为它体现了诸葛亮身上的“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壮,正如杜甫所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是一个悲剧英雄,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忧”来体会诸葛亮的伟大人格。</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忧国。文章开篇就交代“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几句话饱含着诸葛亮对国家前途现状的深切焦虑。首先是先帝创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这对于蜀汉政权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可以说刘备是蜀汉政权的精神领袖,是核心,是支柱,可是这个最重要的领袖却突然陨落,这对于蜀国是巨大的损失。而且蜀国在当时三国鼎立时是最弱的,无论是领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军事力量,都是在三国里处于劣势,就是诸葛亮所说的“益州疲弊”。况且当时蜀汉政权面临的外部形势及其严峻,曹魏大军虎视眈眈,内部忧患重重,夷陵之战大大削弱了蜀汉的经济军事实力,内部的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矛盾重重,还有刘禅年轻,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这些因素使得诸葛亮难以实现他和先帝“还于旧都,兴复汉室”的大任,所以诸葛亮忧心忡忡。</p> <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忧君。刘禅是一个年轻的君王,对于治国理政缺乏经验,况且才智平庸,而且没有经历过严峻的斗争和挫折的历练和考验,并且喜欢玩乐享受,容易受到小人的蛊惑,所以诸葛亮在北伐出征之前特别忧虑刘禅,特别担忧蜀国的内政。作为一名政验丰富的政治家,诸葛亮深切知道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诸葛亮担忧刘禅会被身边以黄皓为代表的小人所迷惑,关闭了臣子们积极建言献策的通道。所以诸葛亮把广开言路放在了首位,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又提出了赏罚分明,诸葛亮担忧刘禅不能做到公平处理宫中和相府中的政务,这样就会破坏诸葛亮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依法治国的国策。最后诸葛亮又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亲贤远佞,因为这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的兴衰史,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亲近重用贤才,朝代就会长治久安,否则亲近重要小人,朝代就会分崩离析。所以诸葛亮不厌其烦面面俱到地向刘禅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才。</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忧己。作为一名臣子,他深深感念刘备的“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他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他担忧他为先帝策划的“隆中决策”不能实现;他担忧他辜负了先帝白帝城托孤的嘱托;他担忧后主刘禅不能理解他的一片苦心。其实作为一名卓越的清醒的政治家,他当然知道蜀国的内忧外患;作为一名具有前瞻性的军事家,他自然明白在三国里蜀国的军事实力最薄弱。可是他依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许他早已预见到了蜀国最先灭亡的结局,但是他依然一次次北伐,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攻取二川,乃至于提前消耗了自己的体力、心力,最终仙逝于五丈原,这种精神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因为忠诚,所以忧虑;因为忧虑,所以悲壮;因为悲壮,所以伟大。一篇《出师表》让诸葛亮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