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图:弓之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笔者居住的小区,靠近城市西郊,绿地和水域占比近40%,环境较好,多种鸟类经常光顾这里。两年多时间,我就在小区里拍到了40多种野生鸟禽。而棕头鸦雀,笔者是去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在小区中轴风光带散步时无意中首次拍到的,但画面似乎不太理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俗话说:“没能得到的,往往就是最想得到的”,这话于摄鸟爱好者而言,同样也非常适合。为了能拍到并拍好这种鸟,后来我便留意追踪数月,特别是在早晨及傍晚时间段,以及当初最早发现这种鸟的局域环境。因为棕头鸦雀体形很小,又喜欢天刚亮时或黄昏前在林木遮蔽的阴暗处活动,一般发现不了,即使能被摄影者发现,也会因距离远、光线暗,对焦精准度不高,要想拍好比较难。该怎么办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觉得要将小鸟拍得精彩,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更多的是要熟悉所摄对象的生活轨迹,强调拍摄的科学性,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图片水准的合理选择性。尤其是对笔者筹划的摄鸟图集而言,似乎可以参考集邮的思维方式和路径进行筛选:首先对缺门邮票你得想法没法先搞到手,哪怕品相很差,但有总比没有强,以后遇机会有条件时,再考虑邮品的档次。我拍鸟也是这样,发现了以前未曾谋面的种类,当机立断先拍下来再说,因为机会稍纵即逝,如若快门还没来得及按那鸟就飞走了,可是得懊悔好一阵子的。至于拍下来的图片画面感怎样?清晰度如何?噪点能否处理等等技术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无妨,因为这图片也可为以后按图索骥作参考,特别是对小区里的生态而言,那也是某种鸟类曾经光顾过这里的实证。笔者摄鸟的宗旨不是为了搞鸟类摄影展,而是要昭示区域环境生态中,人与自然的某种和谐程度。当然,如果以后能拍到更理想的画面,那就以新换旧,从而逐步提升摄影作品的技术水准和艺术档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比如上面两幅图片,为傍晚时分所摄,虽然清晰度不够高,但当时至少有了两点收获:一是这鸟特别好动, 停留一两秒钟就会挪地儿,但飞不远;二是这鸟胆小,遇有风吹草动,立马就往隐蔽的树丛中钻。随后我就在这同一地方守候了一段时间,尽管没拍到理想的图片,却也发现先后有几只棕头鸦雀来到这里,钻进了树丛根部,再也没见出来。由此基本可以断定,这里就是它们种群的一个巢穴相对集中地,十有八九其幼雏也在这里边儿。为了不惊动这些鸟儿的生存栖息,我便离开了这儿,打算以后有机会再在这附近寻迹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基于上述认知,我就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那胆小而又好动的棕头鸦雀,能变得不怎么怕人?我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棕头鸦雀经常活动的区域,着迷彩摄影背心,尽量不晃动身影、多观察、少拍摄,了解鸟群活动规律,使鸟儿增加安全感。一段时间下来,这个种群似乎对我有了几分认同感,即使相距仅两三米远,它们也并不飞走躲避,而是该干啥还干啥。这样不久我就于三米左右拍到了很难得的精彩小视频:一对棕头鸦雀在同一树枝上较长时间谈情说爱!而我如此近距离的轻声现场解说,它们也视而不见,继续以纤细的鸟语互吐衷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一段时间,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在这片低矮的灌木树丛里,我又在三四米的近距离内,多次拍摄到棕头鸦雀各种神态,甚至还抓拍到了幼鸟笨拙学飞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往后,由于小区人居环境比较和谐,在一楼部分居民的花园里,也能拍到这种鸟儿的踪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掌握了棕头鸦雀的某些习性后,拍摄图片的自然用光也比较讲究一些了,对于体长仅十厘米左右的小鸟而言,能拍出这些动感十足的清晰画面,自我感觉摄鸟技艺算是有了新的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头鸦雀为雀形目莺鹛科鸦雀属的小型鸟类,全长约10厘米多,体重仅10克余。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摄影爱好者只要留意,发现它拍摄它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头鸦雀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000米的中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林缘灌丛地带,也栖息于疏林草坡、竹丛、矮树丛和高草丛中,冬季多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的低矮树木或地边灌丛中活动。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以甲虫、松毛虫卵、蝽象、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性活泼,常在小树枝叶间攀缘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一般都短距离低空飞翔,不做长距离飞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头鸦雀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分布较广,遍布于中国东部、中部和长江以南各省。繁殖期为4~8月。通常营巢于灌木或竹丛上,也在茶树、柑桔等小树上营巢,每窝产卵通常3~5枚。与一般小型鸟类所产之卵的最显著区别是,卵壳颜色常为蓝色或蓝绿色,且无一般鸟蛋上常有的雀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头鸦雀的生存能力,显然要比麻雀差了一两个档次。但目前棕头鸦雀主要分布于远东一线,特别是在中国,种群数量趋势稳定,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但仍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