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蚕丝般的细雨从我们出发到现在,就基本没有停歇过,当我们来到“竹海博物馆”时,好似下得更细密一些。那位西汉时的张骞先生却也不知到馆里避一避,手不释符仍骑在马上,那马儿也好似用足了劲儿前行着——他俩使命在肩,不敢懈怠呢——这里有一尊他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图片:博物馆门前)</p> <p class="ql-block">原来呀,据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张骞先生当年出使西域到达成都时,曾见到过产自四川的筇竹杖。筇竹是产自四川宜宾和云南昭通的一种中小型竹类,其竿高达6米。塑像旁水泥壁上有一幅“西南丝绸之路示意图”路就是用这种竹子的造形绘制的。</p> 竹海博物馆实际上就是对“天府之国”竹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者,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也。走进博物馆既可接受竹文化的熏陶,又可以不用打伞避雨了,两全其美也。<br> <p class="ql-block">(视频:走进竹水相间而雅致清秀的竹海博物馆)</p> 馆内所展内容甚为浩繁,分“竹文•通彻华夏”“竹诗•颂竹咏翠”“竹画•墨竹丹青”“竹音•飘摇音天”四个版块向游人展示,还有专供游人展示并销售的竹工艺品。引人瞩目的东西太多,时间也不容许我们仔细一一看下去,我只能择其要紧的部分拍下来。 <p class="ql-block">展厅向游人展示了竹文化形成过程。竹文化形成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其标志是竹简的出现。竹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书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册』字是编联之后简册的象形,商代晚期已经有了简册。(我则认为竹文化的形成从以竹喻人的《诗经》时代就开始了,竹简的出现则仅是竹文化形态的扩充而已)竹文化已经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中了。</p> <p class="ql-block">竹文化成熟于汉魏,鼎盛于唐宋及明清时期。其标志,一是竹纸张的发明。汉代开始出现纸张,晋代开始用竹造纸。二是竹研究的开始。先秦《诗经》《山海经》《尚书•禹贡》</p><p class="ql-block">等书,记述了我国古代竹子的分布、特性、用途和经济价值,汉代司马迁《史记》也记述了竹的经济价值。晋代戴凯之《竹谱》的出现,是林学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同时也是竹文化史</p><p class="ql-block">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第一部竹的专著,《竹谱》记述了七十多种竹子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布范围,标志着人们对竹的认识已上升到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现代竹简)</p> 匆匆而来,还得匆匆而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更关注于竹的形态的东西,特地翻拍下一组竹编工艺品和以竹为食的墙面照片,借此“玄耀”一番。 <p class="ql-block">(翻拍图片:竹簧介绍)</p> <p class="ql-block">关于竹工艺品——竹簧。馆内介绍,竹簧,是利用楠竹为主要原材料,经过不同的处理工序将原料加工制成竹雕、竹簧、竹筷和竹装修等各式各样的胚料,利用镶嵌、雕刻、烙印等多种制作技艺,将亭台楼阁、山明水秀、飞禽走兽、文字及人物等构图生动的呈现于作品之中,是集绘画、书法、诗歌和雕刻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p> <p class="ql-block">(图片:竹根雕)</p> 这一带的竹簧最早产自于邻县江安。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周明伦先生收藏的,《周氏族簿》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年)冬月......始作坊雕竹筷雕刻制作族人周其海收徒工八人……”,彼时其竹筷作坊已形成竹筷雕刻工艺。光绪十四年(1888年),来自湖南的江安知县沈秉坤,带来竹簧工艺品,县人许昆山、蒋云成模仿学习成功,遂放弃其它手艺,专业制作竹簧工艺品,这是江安县域竹工艺作为专业技艺,从竹业中独立的肇始。当时制作首饰盒、纸媒筒、鸦片烟盘、朝珠盒、书画屏风等投放市场,获利颇丰。由于竹簧工艺品的行销,刺激了竹工艺的繁荣、创新。 <p class="ql-block">(图片:竹根雕)</p> 1915年当地人蔡金山编织的竹簧作品《花篮》,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由此,江安的竹簧工艺品逐渐走出国门,蜚声海内外。 <p class="ql-block">(图片:烟熏皮雕)</p> 1919年,艺人周少卿首创的竹簧堆雕技艺(又称多层浮雕技艺),使雕刻作品层次更丰富,立体感更强,并大量运用于竹雕壁画和竹装修工艺之中。到清末民初,竹筷雕刻工艺已日趋成熟,艺人用圆雕手法在竹筷头上雕刻寿星、麻姑献寿、财神、仕女、狮子、金瓜等,造型生动,手法娴熟,声誉鹊起。 <p class="ql-block">(图片:多层竹雕)</p> 1919年,艺人周少卿首创的竹簧堆雕技艺(又称多层浮雕技艺),使雕刻作品层次更丰富,立体感更强,并大量运用于竹雕壁画和竹装修工艺之中。到清末民初,竹筷雕刻工艺已日趋成熟,艺人用圆雕手法在竹筷头上雕刻寿星、麻姑献寿、财神、仕女、狮子、金瓜等,造型生动,手法娴熟,声誉鹊起。 <p class="ql-block">(图片:瓷胆外衣的竹编花瓶)</p> 1930年,侨商李静谟等人开始将竹簧工艺品运往南洋各地销售,其高雅、别致的文化意蕴和艺术特色,遂为海外赏识。<br>《江安县志》载,二战结束之后,重庆“各界慰劳盟军委员会”,派员专程到江安县采购竹簧工艺品,作为礼物馈赠盟军将士,以致作坊所有的成品“被购买一空”。<br> <p class="ql-block">(图片:内瓷外衣的酒杯酒壶)</p> <p class="ql-block">(图片:内瓷外衣的酒杯)</p> <p class="ql-block">(图片:博物馆内墙面陈列介绍翻拍)</p> <p class="ql-block">馆内还对《笋谱》作了释读。竹笋,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为中国餐桌上的珍品佳肴,清代李渔(浙江兰溪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美学家,世称‘李十郎’,其在园林建筑设计方面造诣颇深,巧的是他竟然是笔者家乡张掖甘州区甘泉公园的前身“一园”的设计者,现今园内还有其雕像一尊)甚至将竹笋誉为“蔬食第一品”。对于笋,历史上较为完整的解读是《笋谱》,作者赞宁是我国宋初著名高僧和博物大师。书中博引旁证,记载了笋的品种、栽种方法、产地、食用方法以及有关笋的民俗谚语等。</p> <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家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城区甘泉公园〔其前为“一园”〕内的李渔雕像)</p> <p class="ql-block">(图片:“竹林七贤”也可为竹文化的一种标志)</p> 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也使得过去时代的士大夫在饮食生活上形成了崇尚节俭风气,视节俭为一种美德。竹笋是一种嫩茎类蔬菜,除了少部分人工种植外,绝大多数是野生的,因此古人常将它归入山肴野蔌的范围。于是,竹笋便成为标识士大夫阶层恬淡生活的一个文化符号。文人们好风雅的生活习性,也使他们的食笋活动超越了单纯的生理或物欲的范畴。他们不仅对竹情有独钟、反复吟咏,而且不少人还对竹笋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嗜好,常食不辍。由此“全竹宴”便成为时尚。 <p class="ql-block">(图片:竹海景区内餐饮店“全竹宴”酒旗飘扬)</p> <p class="ql-block">(图片:景区内餐饮店已称竹海这里为竹里——竹的家乡里也)</p> 馆内对“蜀南竹海全竹宴”也作了如下介绍。<br>“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全竹宴源于蜀南竹海景区佛教胜地的龙吟寺,用竹笋和竹荪制作而成,从明朝至今代代相传,不断完善,已成为今天竹海人接待贵宾的名肴。竹海人会根据客人的爱好和经济条件,以及时令季节的变化,量身定做全竹宴。其所有菜品主料均来至竹林之中,菜品繁多、风味独特。”<br> <p class="ql-block">(图片:博物馆内文字图片介绍翻拍)</p> 离开博物馆时,我有点不舍,特地买下一只竹“青娃”,弹动它的上下唇,它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br>下一篇,我们继续在竹海里“游泳”,敬请期待。<br> <p class="ql-block">(图片:一只竹青娃,叫起来“哇哇哇”)</p> 竹海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