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滴答!滴答!滴答......”钟表的秒针每走一格便响一声,声音清晰入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下午,父亲兴冲冲的抱回来一个钟表,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稀罕物,塑料壳包裹着电子心,虽不名贵,但却承载着我对那个时代的变迁与家庭的梦想。所以这个钟表便成了我们家除了那台熊猫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外的唯二电器,共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片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没有钟或表的时候,我们的祖辈甚至是父辈他们对时间都没有什么概念。他们把一天的时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而不是小时分钟。</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记忆中只吃两顿饭,上午叫早饭,下午天黑了吃叫晚饭。父辈们走亲访友,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聊便是一下午,再围炉煮酒就着蘸水菜喝酒就是一晚上,日子简单纯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从有了钟和表后便将时间格式化了,时间他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随着现代产物的进一步更新,电脑、游戏机、手机......将时间撕成了碎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会变快,周围的环境也在加速变化。整个空间的人和事物都在变化,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破碎的时间呼唤重组,唯有高效利用碎片,方能领先于人。我让儿子写了份《周末学习生活计划书》,内容包括了起床洗漱、写作业、动运、看电视、午休、看书、网课、洗澡等二十余项。如果真像他所写的那些,感觉他跟机器人也不会差太多了。然而,即便构想再完善,实践却总不尽人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我们从一开始方法便是错的,我们怎么能妄想用时间做成执行的工具,实则是将无形的概念强加其上,徒增束缚。时间无声无息,无始无终,何以承担计划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人类创造的抽象实体,因共识而存在,随众意而显。社会不会为少数停步,裹挟之下,停滞即落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说要为学生减负,让孩子多玩,不能让他们失了童真的。这样的说法只是一个伪命题,当时间和社会推着所有人往前走的时候,被动留下来的便只有你自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学霸,不是天生就成绩好。他们只不过是付出比别人更多,更善于拼凑和利用那些在我们身边的时间碎片来创造一个个奇迹。课间复习,提前预习,乘车途中,睡前回顾,皆是金科玉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时间的河流中,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时光织梦者,用智慧与勇气,编织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