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和人民调解员说句心里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一读伟智《调解员的福报》一文有感</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培育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span>的精神特质,其中的“尚和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与处世之道,强调多种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与融洽共处。在这种“和文化”的精神影响下,因而“六尺巷的故事”“枫桥经验”久传不衰,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指引。</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调解员既是传统文明的传播者,更是法治德治的践行者。中人之道,在于释法析理促和。所以,中人之为当为这个社会尊重,当为承载基层治理重任的乡镇政府所重视。</p><p class="ql-block">几年前,由于“特别”的原因,我退出了体制内纷繁事务的岗位,一心一意专职从事调解工作,在我以为,人民调解员虽无权势之位,但居中而调却在定纷止争上收获颇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感悟上,写出《斗室铭》《调解赋》,唱出了“无惧独处浪尖、无悔忍辱容谤”和“不羡朱门不慕仙”的灵魂之歌;在认同上,倾尽了“斗室往来皆息怨”“网络传递皆释疑”之努力</span>。因而有了一个调解抖音收获点赞数万、阅读量数百万、评论五千余条,且均是满满的正能量。也正因为如此,我自诩我最得意的职位就是当好了一名调解员,并以此为傲!</p><p class="ql-block">目前,我们“矛调中心”虽然“马不壮、兵不强”,但是一年间数百起纷争止于此、几十条人命纠纷了于此,并且取得了“零负面影响”之难得的佳绩,为百姓的安祥、七星的稳定撑起了一片天!基于此,不得不向为人民调解工作做出奉献的全体调解员致敬!</p><p class="ql-block">当好一名调解员不容易,不容易的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首先得守住公平正义、息事宁人之操守。调解不公,犹如抱薪救火,惹发恶果;其次得常怀枕戈待旦、容人容事之情怀。突发时,不论寒暑与黑白你得上、协调时,无论逆耳与顺耳你得听、定论时,不管认同与反对你得劝。如果心态不宽,包容不够,工作不实,调解的结果是来不了的;第三是得保持自学不止、总结不断的动力。一场矛盾调解就是一次现场释法,一次生动而形象的法制宣教课,已之不熟何以授人?所以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总结是每一个调解员的必修课。</span></p><p class="ql-block">和谐永远是社会治理的主题,作为一名即将退出人民调解这个舞台的一名调解员,在此也呼吁全社会应当给我们的人民调解员以礼遇;也拜托各位调解员以“积德行善”之乐观,再续维护七星平安的大征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