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印象 塞尔维亚人

刻舟求剑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三位历史人物对塞尔维亚的创建、生存、发展和民族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受到塞尔维亚人民的尊敬和仰慕。</p><p class="ql-block">圣萨瓦,在塞尔维亚的历史与文化发展中可谓举足轻重。11世纪末期,饱受战乱困扰及拜占庭统治的塞尔维亚人迎来了独立的曙光。塞尔维亚的民族英雄斯蒂芬・奈马尼亚率领塞族人民浴血沙场、南征北战,初次建立了拥有独立王权、统一的塞尔维亚王国。这位开国之君也因此备受尊重,被后世冠以“伟大而完美的斯蒂芬・奈马尼亚”尊号。</p><p class="ql-block">最伟大的人物也难以逃脱岁月的侵蚀。随着一代英主溘然长逝,王位虚悬,一场兄弟阋墙的夺位之争爆发。在这场角力中,奈马尼亚的三位王子卷入:长子武坎、次子斯蒂芬以及幼子萨瓦。</p><p class="ql-block">他们面临的将是改变一生的抉择。三位王子中,萨瓦对世俗政务不甚关注,却对宗教情有独钟。在其父奈马尼亚皈依东正教后,萨瓦更是全面管理了王国的宗教事务。而武坎与斯蒂芬可谓势均力敌,因此萨瓦的态度尤为重要。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次兄斯蒂芬一方,并以所具有的宗教影响全力支持斯蒂芬夺取王位。在他的帮助下,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斯蒂芬成功登上王位,接掌王国大权。</p><p class="ql-block">随着次兄的即位,萨瓦开始酝酿更长远的规划。他敏锐地注意到,塞尔维亚的历史中并不缺乏英勇和顽强,然而数百年来,这种勇武往往被其他民族利用,充当炮灰之后,塞族人又会陷入新的统治。这种情况的发生,追本溯源就是塞尔维亚民族缺乏强大的向心力,难以把民族整合成具有同样价值观的团结整体。萨瓦果断决定,要利用自己的影响凝聚人心。</p><p class="ql-block">在王兄的支持下,萨瓦毅然独自动身,北上君士坦丁堡觐见大牧首,在其恳求下,塞尔维亚第一次奉命建立了自己的总主教区,这不仅仅是东正教传播史上的重要进展,也对塞尔维亚今后的历史起了决定性的改变。在此后的数百年中,塞尔维亚又相继陷入了匈牙利、奥斯曼等国的统治,但无论压迫多么严苛,整个塞尔维亚民族始终存在着强大的凝聚力,凭借这种凝聚力,他们以不懈的斗争最终为自己赢得了独立,建立起塞族自己独有的文化,使塞族能够与巴尔干各国和睦相处,由此萨瓦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圣萨瓦的雕像矗立在供奉着他圣萨瓦大教堂前,凝视着他的故土,接受世代塞尔维亚人民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1823-1838)塞尔维亚公国大公(1839-1842;1860-1868),1839年其祖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一世退位后,其父兰·奥布雷诺维奇二世当政29天后而亡,16岁的他继承大公之位。继续其父的专制统治,1842年为武契奇发动的政变推翻。1860年再任大公。统治期间,改组军队,修改宪法,革新管理体制。1867年迫使土耳其部队全部撤出塞尔维亚。奉行大塞尔维亚政策,企图在大塞尔维亚王朝统治的基础上统一南部斯拉夫地区,建立包括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希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内的巴尔干同盟。为了加强君主权利,把议会变成大公的咨询机构。四十年代执行同俄国合作政策,晚年同奥地利帝国结盟。1868年6月遇刺身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对塞尔维亚历史和文化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政治改革‌: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在位期间,进行了多项政治改革。他改组军队,修改宪法,制定选举法,改革行政和司法制度,禁止宣传自由主义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p><p class="ql-block">军事行动‌:1867年,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迫使土耳其部队全部撤出塞尔维亚,确保了塞尔维亚的独立‌12。他还推行大塞尔维亚政策,试图建立包括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希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内的巴尔干同盟‌。</p><p class="ql-block">文化影响‌: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在位期间,推动了塞尔维亚的文化和艺术发展。他将塞尔维亚公国的首都从克拉古耶瓦茨迁至贝尔格莱德,使得贝尔格莱德逐渐成为塞尔维亚的政治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这些贡献不仅巩固了塞尔维亚的独立和主权,还为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的骑马雕塑高高在上立于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门前,彰显着他的威严。</span></p> <p class="ql-block">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铁托早年被征入奥匈帝国军队,被俄军俘虏后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参加十月革命。</p><p class="ql-block">1918年加入俄共(布)在南斯拉夫的支部。1920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1937年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1941年开始领导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反法西斯委员会(临时政府)主席。后被授予南斯拉夫元帅称号。曾七次粉碎德意侵略者对人民军的围剿,最后配合盟军解放全部国土。1945年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任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当选为南共联盟总书记。1953年起任共和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连续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统近三十年。1969年当选南共联盟主席,1974年被确定为终身主席。1980年在卢布尔雅那逝世,享年88岁。</p><p class="ql-block">铁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作出贡献。战后创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制定了“积极共处”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并发起召开了不结盟国家会议,反对苏联的干涉,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稳定。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风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铁托作为领导人虽然长期在贝尔格莱德工作,去世后长眠在贝尔格莱德“花房”,他本人是斯洛文尼亚人。</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人民很尊重铁托,由于当年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进入一个黄金的时代,国家有地位,人民有尊严,至今人们都会去铁托墓上献上自己的鲜花,以表示对铁托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历史人物固然对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而当今塞尔维亚人中的平民百姓对我的吸引力更大。</p><p class="ql-block">数天行程中,所遇见所接触到的塞尔维亚人,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大帅气漂亮。很容易会让人联想起那些网球、篮球场上,大名鼎鼎的塞尔维亚体育明星。</p> <p class="ql-block">主观的观感,塞尔维亚人大都不苟言笑,面部表情严肃 ,甚少会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当有困难需帮助而咨询他们时,会见到和蔼的笑容,得到热情的指导。</p><p class="ql-block">年轻人显得轻松开放、阳光洒脱,中老年人则呈心事重重、行为拘谨。</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人似乎很喜欢坐在路边长凳上聊天,抽烟的女士甚多。</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民族舞蹈带着浓郁的斯拉夫风格,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可否理解为,这是塞族人内心世界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在数天的相遇交流中,尽管目睹过因中国游客与塞尔维亚人沟通问题产生的不愉快,也听闻过某些素质低下的国人游客在塞尔维亚文物上涂鸦的丑闻,总体感觉塞族人对中国游客还是比较礼貌友好。</p><p class="ql-block">我征求这位身高体胖塞族人是否愿意合照时,一句“why not"加上灿烂的笑容,让我很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