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德占青岛时期在观象山上建的方形塔楼观象台。该楼属于哥德式城堡建筑,外墙全部用花岗岩堆砌,方形石块垒起的七层方形塔楼像搭积木一样屹立山头,既活泼洒脱又不失庄重大方,很有立体感与美感。该观象台的方形塔楼与八大关的花石楼的圆形塔楼既各成方圆、相映成趣,又各有特色、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崂山快书》</p><p class="ql-block"> 听潮望火 坐井观天</p><p class="ql-block"> ——青岛观象山探幽</p><p class="ql-block"> 山川</p><p class="ql-block"> 于2024.11.2</p><p class="ql-block">青岛有座观象山 地处岛城老城间</p><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可观天 观象台在山顶建</p><p class="ql-block">圆形穹顶设有三 我国最早天文站</p><p class="ql-block">建有雕塑在门前 母子抬头星空看</p><p class="ql-block">天上故事母亲传 儿子听得特迷恋</p><p class="ql-block">长大我要乘飞船 要到月宫转一转</p><p class="ql-block">告诉嫦娥莫孤单 回家探亲大团圆</p><p class="ql-block">星际旅行把门串 摘颗星星当灯盏</p><p class="ql-block">气象台在山东南 始建一八九八年</p><p class="ql-block">歌德建筑西洋版 七层塔楼需仰看</p><p class="ql-block">外墙全用花岗岩 像搭积木呈美感</p><p class="ql-block">当时青岛由德占 初做水塔供水源</p><p class="ql-block">后改气象为主线 测量气候潮变换</p><p class="ql-block">还测海平基准面 现由部队来使唤</p><p class="ql-block">山一石屋带围栏 设有水准之原点</p><p class="ql-block">全国海拔为标杆 为啥岛城成首选</p><p class="ql-block">一是纬度居中间 如此代表南北兼</p><p class="ql-block">二是半日潮汐变 涨落规律较自然</p><p class="ql-block">三是岛城地质坚 结构稳定难震撼</p><p class="ql-block">四是观潮记录全 百余年间未间断</p><p class="ql-block">为防闪失起波澜 原点管理很森严 </p><p class="ql-block">不宜参观有遗憾 为此水准零点添</p><p class="ql-block">设在东部供参展 两者虽然有亲缘</p><p class="ql-block">原点零点两概念 海拔原点为规范</p><p class="ql-block">国际经度联测办 参加两届碑中镌</p><p class="ql-block">该台专家有贡献 月球一山命名颁</p><p class="ql-block">山上现已为公园 长廊亭榭供休闲</p><p class="ql-block">牌匾诉说其变迁 雕塑无言胜有言 </p><p class="ql-block">望火楼建在山半 高高矗立观火患</p><p class="ql-block">山下教堂靠路边 红色砖墙入眼帘</p><p class="ql-block">道路蜿蜒绕山转 房舍错落呈古典</p><p class="ql-block">百年建筑留画卷 当下城建续新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听潮望火】“听潮”指观象山设气象台,还在大港设“验潮站”,观测潮汐变化;“望火”指观象山西麓的“望火楼”。</p><p class="ql-block">【坐井观天】“坐井”指观象山上的“水准原点”,其坐落在其井内的“原点”设有一玛瑙圆球。作为测量海拔高度的坐标依据;“观天”指观象山有两座观象台,一座是德占时期在1898年建造的方形塔楼观象台;一座是我国在30年代初期建造的穹顶观象台。</p><p class="ql-block">【门前雕塑】指在穹顶观象台门前设有一母子相偎的花岗岩雕塑,雕塑取名为“天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气象台在山东南】句指德占时期在1898年在观象山上东南处建的方形塔楼观象台,因其主要功能作为观测气候使用,日占时期又改为“测候台”。建国后被部队接管,主要也是用于测量气候与潮汐变化等。为了与山上现在以观测天文为主的穹顶观象台区别一下,就称其为气象台吧。</p><p class="ql-block">【初作水塔】句指德占时期最早在山上建水塔贮水,并将此山改为“水道山”。</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青岛观象山上始建于1910年(德占时期)的高27米的七层塔楼观象台,现归海军部队使用。</p><p class="ql-block">下图:始建于1930年的观象山穹顶观象台。</p><p class="ql-block">在此,还由法国引进一台天文望远镜,1932年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在观象台不远处设有一处纪念碑,缘由是当时该观象台主任高平子带领两位测量人员在20年代及30年代先后两次代表我国参加多国测量地球经度任务,由于测量的数据精准,受到了世界测量经度组织的赞誉,特此立碑纪念。当时测到该观象台(门牌)位于东经一百二十度十九分;北纬三十六度四分。</p><p class="ql-block">1982年世界天文学联合会为表彰纪念高平子为天文学所作出的贡献,将月球正面一处大型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p><p class="ql-block">门前的雕塑名为《天上的故事》,是后来修建的。</p><p class="ql-block">青岛观象山的两个观象台一东一西、一高一低、一方一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早在30年代观象山以“穹台窥象”之誉被评为“青岛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现在观象山亦开辟青岛“十大山头公园”之一,也是4A景区。稍感遗憾的是山上缺少导游图,还有东面的方形塔楼观象台矗立山头,用花岗岩建造的外墙显得蔚为大气壮观,可与八大关的花石楼相媲美。现因是部队驻地难以近距离参观,甚至难以在最佳位置拍照取景。此景如果能略加修缮,留出一定的参观线路对民众开放,则会使观象山增色不少。</p><p class="ql-block">原观象台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天文、气象、海洋、地磁、地震等的观测工作。现在已将气象、海洋、地磁、地震的观测工作分别划归气象局、海洋研究所、地震局管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青岛观象山(穹顶)观象台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青岛分台,定期向市民、游客开放,宣传普及天文知识。</p> <p class="ql-block">我国建于1930年至1931年的青岛观象山穹顶观象台。</p> <p class="ql-block">我国的水准原点。</p> <p class="ql-block">于1905年后建于观象山西麓的望火楼。</p> <p class="ql-block">重建的望火楼。其地基与门楼采用原来的旧石料。</p> <p class="ql-block">青岛观象山望火楼(望火楼图片转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德占时期在1905年设消防队,并最早在浙江路与曲阜路路口设防火瞭望塔楼(巧合的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这处消防驻地仍然还是经过重建后的青岛市市南消防支队的驻地)。</p><p class="ql-block">随后,德人又在观象山建了(上图)这座望火楼。这座望火楼位置较高,加之当时城区高楼很少,对老城区的瞭望目之所及,非常宽泛。当时其消防队归胶澳巡捕局所辖。</p><p class="ql-block">当时望火楼用于消防瞭望,在塔楼顶部派员24小时值守,如遇失火,即拉响楼上警钟,并根据警钟次数分辨失火方位(白天还用信号旗指示方位及火势大小,晚间则以灯光信号辅助。</p><p class="ql-block">1905年由德国运进由马车拉运的蒸汽消防唧筒及人工消防唧筒灭火,蒸汽消防唧筒即采用小型蒸汽机,靠蒸汽压缩水泵喷水救火(如火车蒸汽机原理)。比较麻烦的是,为了遇到火警能及时出动,在没有火警的情况下,蒸汽机也须全天候不能停火。</p><p class="ql-block">人工唧筒则用几人操作水泵压出水来,但喷水射程较近。后来,又从德引进了云梯,可对当时较高的楼层实施灭火。</p><p class="ql-block">后来,日本第一次占青时,已改用汽油机水泵抽水灭火,其射程已可达15米。</p><p class="ql-block">上图的这座望火楼原曾一度是青岛老城区的地标性建筑之一。随着城市通讯的发展及高楼的不断增加,其望火楼高度瞭望亦受到限制等等原因,早在40年代中期已逐渐失去其功能,后在2009年拆除。经市民多次要求恢复老建筑,相关部门又在原址上按原样重建。重建的望火楼,虽然外观大致相同,但是内部结构却减少了原来的一些内容,更为遗憾的是缺少了一些历史的沉淀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观象山上设立的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两次派员参加国际上组织的经度测量活动,世界经度联合会对青岛观象台以高平子主任带领两名观测员的细心工作精确测量的数据给予了高度赞赏。为此,特立碑纪念。</p><p class="ql-block">在八十年代国际天文学会为表彰我国天文学家高平子为世界天文学做出的重大贡献,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上刻有碑记,并记录了我国参加万国经度测量的三位天文学者以及测量了观象山观象台所处在的经纬度。</p> <p class="ql-block">观象山上的雕塑,取名为《宇宙》。</p> <p class="ql-block">“宇宙”雕塑侧面。</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教堂,又称观象二路基督教堂。是在1908年由鲁东信义会在原德国俱乐部的基础上改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照片起名为《坐井观天》——坐落在青岛观象山上的两个景观“水准原点”,“坐井”指井内的原点坐落有一玛瑙;“观天”指观象山有两座观象台。(拍于2024.12.3)</p><p class="ql-block">图右石屋内的井中,置放一块圆形玛瑙,这是我国唯一的“水准原点”。我国测量物体海拔高度(无论泰山或珠穆朗玛峰)都是以此为基准的。因“水准原点”管理森严,不宜参观。后在2006年,青岛又在东部“海底大世界”园区内建了一处“水准零点”,以供游客游览。两者虽一字之差,且有“血缘”,但是概念不同。“原点”是精准的实际测量海拔高度的依据,精确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点后4位数(72.2604米)。测量海拔高度还是以“水准原点”为基准且规范严谨的。原点位置是用一玛瑙圆球,也是因为玛瑙受温差影响变化轻微所采用的。</p><p class="ql-block">而以原点为基准建立的“水准零点”则只是理论上的海拔高程零度概念。</p><p class="ql-block">图左塔楼(始建于1905年)是德占时建的观象台,当时称为“皇家青岛观象台”。该台作为我国最早的观象台,与上海、香港的观象台并称为“远东三大观象台”。日占时改为“青岛测候所”。现为北海舰队管理使用,作为“气象台”用于观测气候、风力、潮汐等。</p><p class="ql-block">我国在30年代在该观象台西侧又建立了新的拱顶的观象台,现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分台。</p><p class="ql-block">这座不大的观象山(原称“水道山”,德占时曾建水塔供水”;亦俗称“大鲍岛东山)竟集有天文台、气候站、水准原点及山脚的德建防火楼、教堂等老建筑,的确值得走一遭。</p><p class="ql-block">而当们我国50年代为什么将“水准原点”放在青岛,一是因为青岛处在我国疆域的纬度适中,代表性强;二是青岛海域的“半日潮起潮落较为平缓自然(受台风等影响较少);三是青岛的花岗岩地质结构稳定;四是因为青岛观象台建的最早,设在大港的“验潮站”百年来的水文资料最全。</p> <p class="ql-block">建于1905年后的“望火楼”。</p> <p class="ql-block">德建观象台的圆顶窗户。</p> <p class="ql-block">从德建观象台的窗户看外面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德建天文台的德文。</p> <p class="ql-block">德建天文台的德文。</p> <p class="ql-block">德建天文台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四合一”。</p> <p class="ql-block">落款由青岛市政府颁发的标牌上刻有:历史优秀建筑、青岛观象台、观象二路19号、建于1910年。</p><p class="ql-block">德式建筑,初为“皇家青岛观象台”,是青岛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设计。</p><p class="ql-block">下附外文(略)</p> <p class="ql-block">标牌刻字为:中国气象学会诞生地。</p><p class="ql-block">(1924年10月10日)</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教堂一侧。</p> <p class="ql-block">观象山上的凉亭。</p> <p class="ql-block">原青岛六中(市美术学校)原址,因青岛六中已迁往西海岸。现在原址名称改为两处“青岛三江学校”,并附:“市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及“青岛晨星实验学校”。</p> <p class="ql-block">学校一角。</p> <p class="ql-block">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p> <p class="ql-block">登山路上的圆月拱门。</p> <p class="ql-block">这几块铜板固定在上下山的石条路的边缘上,上面的刻字记录了观象山的简要历史变迁。如下:</p><p class="ql-block">1897年,德占时期,在此建贮水池,称“水道山”。</p><p class="ql-block">其实在之前,该山被当地人们称为“大鲍岛东山”。</p> <p class="ql-block">1911年定名“皇家青岛观象台”,又称“观象山”。</p> <p class="ql-block">1914年,日占时期,改为“测候山”。“测候”即为“测量气候”。</p> <p class="ql-block">1923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正式定名为“观象山”,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1924年,中国政府正式接管观象台,开创了中国天文事业。</p> <p class="ql-block">1931年,在山巅建成观象圆顶屋。</p> <p class="ql-block">1951年,驻青部队接管天文台,为部队提供气象。</p> <p class="ql-block">1952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p> <p class="ql-block">1984年,以气象科普教育为主题,进行恢复建设。</p> <p class="ql-block">2000年,进行综合整治,改善绿化环境。</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仰视穹顶观象台。</p> <p class="ql-block">穹顶观象台简介。</p> <p class="ql-block">小哥与门前雕塑合影,也要来听“天上的故事”吗?!</p> <p class="ql-block">遗憾今天不是参观日,天文台不对外开放,再预约一下,等到开放日到楼上看星星吧。</p> <p class="ql-block">在穹顶观象台主楼东侧还有两个稍矮的穹顶建筑,不知其主要作用是干啥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右上便是遥望的德建的观象台塔楼。</p> <p class="ql-block">“在水一方”——与“水准原点”合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观象山的观象二路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学校东侧。</p> <p class="ql-block">来到水准原点,亦能看到远处的观象台。</p> <p class="ql-block">驻足观象台。</p> <p class="ql-block">在水准原点石头房子附近的这个矮房子不知是干啥的?!</p><p class="ql-block">在附近居住的朋友有知道的吗?如有知道者请告知一下可以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