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第8天),我们一行四人参观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发掘出土的大量实物,让大家能够多方位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并以1:1的比例复建了高陵地宫形态,让游客可以沉浸式参观。<div>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位于安阳市殷都区西高穴村,东距邺城遗址15公里,依托曹操陵墓高陵而建,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教育等为主体的遗址类专题型博物馆。</div> <div>看官,您能猜出这十个字都是哪几个字吗?</div><div>答案我将在美篇文末给出来。</div>对曹操墓的认定,一直颇有争议,之所以将安阳市殷都区西高穴村发现的这座汉末时期的墓地认为是曹操墓,是有据可查的。容我慢慢道来:<br> 1)据《三国志·魏书·武帝志》记载,曹操临死前曾颁《遗令》:“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根据文献记载,曹操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br> 调查资料显示,西门豹祠位于今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漳河大桥南行一千米处。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一致。<div> 2)《遗令》中:“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而且墓葬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的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曹操遗嘱中的内容与考古发现的墓葬情况相符。</div> 3)1998年,西高穴村村民在地里无意间挖出一块墓志铭,上面明确提到了“故魏武帝陵”,这为曹操墓的认定提供了直接证据。 墓志上刻14行120字,前几行,介绍了墓主人鲁潜的生平,后半部分在描述墓葬的位置时,突然提及魏武帝,说鲁潜墓在“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 卌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 4)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铭牌,其中刻有“魏武王”的名牌共有七块,这是曹操身份认定的直接证据。 此图片来自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5)墓葬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年龄为六十岁左右,与曹操去世时年龄相符。<div> 6)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的墓葬类似,与曹操的魏王身份相称。</div> 据讲解员介绍说,曹操墓疑冢72座一说是由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引起的。听她念其中的一两句,觉得还真可能与广为流传的“72冢”有关。<br>回京后,上网查到了这首诗,特抄录在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将次相州》<br>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br>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br>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br>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王安石的这首诗,是目前能够查到最早写曹操“疑冢”的文献了。<br>解析一下这首诗,相州即今河南安阳市,王安石与柳子玉同为送伴使,在送走辽使后的回程途中,途经相州想凭吊曹操所建的铜雀台,将到达相州,远眺漳州,青山连绵起伏,铜雀台西边有八九个山丘,但其中哪一座才是曹操的坟茔呢?岁月流逝,而世间功业与成就也如过眼云烟,即使曹公功名盖世,也难以挽回天命,如今却连坟茔都没寻到,难以凭吊;通过对曹操死后遗言“分衣裘”的家庭琐事,感叹英雄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曹操的崇敬之情,还通过曹操的墓地和遗言,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br>或许后人却将“八九丘”传成了八乘以九的72冢了。<br>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安排自己的后事有过描写。书中说道,曹操临终前命人在彰德府(今安阳)讲武城外设疑冢七十二,使别人不知道他死后的葬身之地,以防他日自己的墓葬被人挖开。曹操疑冢之事,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很快在民间广为流传了。</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建安文学的推动者。安阳曹操高陵是曹操的陵寝,2009年12月得到考古确认,2010年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安阳曹操高陵的发现与发掘,为汉魏考古学研究制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和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担纲,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建筑体量对高陵环境风貌的影响,建筑色彩突出三国时期黑红为贵的主色调,外观借鉴汉代建筑深出檐的特点,创造出雄浑大气的建筑形象。<br>曹操高陵遗址博物园区由遗址展示区、博物馆展示区及陪葬墓展示区组成。其中遗址展示区建筑面积18488平方米,由神道遗址、陵前建筑遗址、围壕遗址、垣墙遗址、南侧建筑遗址、曹操陵墓及7号陪葬墓组成。博物馆展示区建筑面积12724平方米,按照1:1的比例复原的高陵墓室和大量文物在此进行了集中展示。陪葬墓展示区则以地面标注的形式展示了高陵4座陪葬墓。<br> 神道:神道一般指寺、庙、陵、祠等参拜场所前的道路。高陵神道与墓道相对应,目前发掘出的神道南北宽约4米,东西长35.5米。神道两侧设立有立柱,此形制直接影响了北魏陵园制度的形成。 陵前建筑遗址:高陵陵前建筑遗址被神道分南北两区,每区南北长约26.2米,东西宽29。8米。基址之上的柱洞经恢复为6排9列。但柱洞内无柱础石和柱子遗存,基址上亦无建筑废弃物推积,应与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高陵上殿屋皆毁坏,以从先帝俭德之志”的行动有关。 南侧建筑遗址:曹操高陵南侧亦发现一组建筑遗存,应由四座建筑组成。整体东西长约51米,南北最宽处9米。基址上无建筑废弃物堆积、柱洞内无柱础石和柱子遗存,应与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高陵上建筑皆毁坏,以从先帝俭德之志”的行动有关。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为《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展出文物488件/(套),设置大型场景两处,多媒体11处,分为“高陵重现”和“超世之杰”两部分。<div>第一部分“高陵重现”向观众讲述了高陵发现和发掘的过程,展示了高陵出土的,能证实墓人身份的重点文物。</div><div>第二部分“超世之杰”,以汉未风云为引言,展示曹操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方面的历史功绩,力图为观众展现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形象。<div>曹操高陵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方米。</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盗洞</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下面是来自博物馆有关探查及发掘曹操高陵遗址的一组珍贵照片。</div> 博物馆展示区建筑面积12724平方米,为更好地保护遗址,减少对曹操墓本体的影响,在墓室西北侧1:1完整复原了墓室内部的结构和遗迹,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 有大量文物在此集中展示。乘电梯下到地下A层,可以避免上岁数的老年人步行沿着陡峭的坡道下到墓内。 由墓内望向墓的坡道 此图来自网络,在此向原创表示感谢。<div>展厅设计充分利用高陵遗址的原有地形,使遗址展示既是整个展览的大序厅,又是室内展示的一部分,将遗址展示与文物展示充分融合在一起。<br>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还采用了场景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展示手段,将汉末风云、官渡之战以及曹操对邺城的营建等历史事件,多元化地展现给观众。</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马之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袭乌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决战官渡</h3><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沧海<br>曹操<br>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r>水何澹澹,山岛竦峙。<br>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r>秋风萧瑟,洪波涌起。<br>日月之行,若出其中;<br>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r>幸甚至哉,歌以咏志。</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是写不出这样气势恢弘的壮丽景象。</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博物馆对曹操的一生做了梳理介绍,这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曹操。真实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可能大相径庭,他一生节俭,体恤百姓,临终留下遗言称去世后只穿常服下葬,不陪葬金银贵重之物,墓葬不设封土。在其从政期间一直生活简朴,励精图治,尊崇礼法。从墓葬中挖出的陪葬品中就可见一斑,陪葬品都是粗陶,还有一些兵器,没有任何奢华之物。<br>以下为高陵出土的部分文物:<br></div></div> “黄蜜金廿餅、白蜜銀廿餅、億已錢五萬”六边形石牌 东汉(公元25~220年),2009~2010年高陵出土 “白缣画卤薄(簿)、游观、食厨各一具”六边形石牌;东汉(公元25~220年),2009~2010年高陵出土 “輴车上广四尺长一丈三尺五寸漆斗帐构一具”六边形石牌;东汉公元(25~220年),2009~2010年高陵出土。<div>注:輴 chūn ,载棺柩的车。</div> 由此可见曹操生前喜爱穿白披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墓室中出土的陶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铜印、煤精虎雕、水晶珠</h3> 据考证,这幅字出自曹操之手。<div>曹操文韬武略,先后颁布了“求贤令“军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等。</div>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日,丞相、魏王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为了纪念曹操在平定天下中的贡献,体现曹操生活中的优良品德,曹植作此诔文,以示缅怀。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夏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div>最后以毛主席在1954年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本次参观曹操高陵墓的结尾。</div> 附答案:安阳高陵考古遗址公园。<div>您猜对了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