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古道又称西山大道中道,有文字记载的修建始于唐五代年间,因城子、大峪历史上长期属于玉河县,故称玉河古道。后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均有修建,是门头沟区运煤业的重要道路。 京西古道玉河段历史悠久,东起麻峪,跨永定河后进入大峪。从圈门到峰口庵一段属于西山大路中道,称玉河古道。沿途有天梯、峰口庵、蹄窝等遗址,峰口庵是玉河古道上的一个关口,深深的马蹄窝在夕阳下别有沧桑的韵味……<div>本次徒步线路:门头沟圈门-天桥浮村-拉拉湖村-天梯-玉河古道-峰口庵-马蹄窝-绝石梁-雷达站-赵家洼-冯村,全程15公里。</div> 蕴含有丰富的煤炭文化资源,极具研究价值。这里完好地保留着令人叫绝的“蹄窝奇观”,玉河古道也是北京惟一以“道路”为申报单位的文保项目。 京西古道——远古的烽烟、民族的交往、宗教的活动、筑城戍边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等数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或留存在古道两侧,它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的具体象征,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足音。京西古道距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所蕴涵的厚重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永定河流域文化叠聚成辉。 天桥浮过街楼,石砌门洞,高两米,宽三米,进深五米。洞口上刻有“天桥浮”三个大字,洞口外有影壁。因村前门洞如桥,上可行人而得名。还有句话也形容天桥浮,“见桥不走桥,走桥不见桥。”意思是道路从桥上过,不易察觉,因为与过街楼一起。过街楼南头有暗堡,附近山头有明碉堡,均为国民党军队所修,其意扼守这一条古道,也就是京西古道。 海拔450米左右的拉拉湖村,因山下有水潭,常年有水,哩哩啦啦,按当地口语得名啦啦湖,一般叫拉拉湖。 本来拉拉湖村有十多户人家,但是近几年因为采空区棚户区改造,大多数人家都搬迁到了门头沟城里。去年的一场暴雨洪水冲毁了村里仅存的民房和民宿,现在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废墟。 玉河古道天梯真的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道,沿途的风景简直美到让人窒息。古村、古桥、寺庙、古宅,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古道客栈遗址 穿过村子,便来到著名的天梯,这是直接在山岩上凿出的原始阶梯,看上去很陡,走着还是颇为轻松。 从天梯上来后是一片堆满石头的开阔地,继续沿小山路上行就是官厅煤矿遗址。再往上路变得开阔就进入京西古道玉河段的十八盘。 从这往上到最高点峰口庵是古道保存较完好的一段,从小石板路逐渐变为五六米宽的平缓盘山大道。这段大道由片石铺成,中间夹杂着立起来的茬石,这些茬石可以稳固平铺的片石,以防其滑动,同时也能防止驮重物的牲口滑倒,另外还可在多雨时节截蓄水流,保护路面。 古道在林木掩映中延伸,环境清幽,如果季节合适,这里的风景也非常耐看,堪称本次行程的精华路段。 走完十八盘就抵达峰口庵,这是位于九龙山山脊上的一处隘口。原有庵房两间,现已不存,只留下关城门洞。这里曾是明代京城防线的一部分,西山煤业兴盛时,朝廷曾在关城下设卡征收煤税。 从两侧登上关城,视野开阔,往东可以俯瞰一路上来的沟谷,碰上好天气,能直接看到 CBD 的大裤衩和中国尊;往西看则是一片崇山峻岭的好风光。 过门洞再往前就到了著名的蹄窝遗存,保留了一段相当密集且较深的蹄窝。 蹄窝是以前运煤的骡、马、毛驴等驮畜在古道上日复一日踩踏出的痕迹。在上、下坡时,已成形的蹄窝能帮助驮畜更好地着力、行进,于是它们会反复踩踏同一处,最终形成了如今深深的蹄窝。 过了马蹄窝往南折返,可见绝石梁河雷达站,下面是蜿蜒曲折的潭王路。 过了雷达站向东走,沿着山脊线,风光无限,对面是九龙山盘山公路,下面是来时的玉河古道。 俯瞰拉拉湖村的国砚山庄和天桥浮村的门楼。 沿山脊再走一段就看到了定都峰上的定都阁。过了定都阁就是赵家洼 过了定都阁北门沿防火道下行3公里,进入赵家洼村。 赵家洼村有个观景台,也是网红打卡地,与西山鬼笑石齐名,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北京市区全景。 从赵家洼村沿公路下行,过了不老泉、水库大坝,就能看到冯村,此次穿越结束。 附录:京西古道玉河段环穿线路图 <b>视频花絮:</b> 冬行古道,只为寻找那份沧桑! ===========================<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b><font color="#ed2308">【靓丽而行★户外美拍】</font></b><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摄影:余晖<br data-filtered="filtered">编辑:余晖<br data-filtered="filtered">地点:京西古道玉河段<br data-filtered="filtered">日期:202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