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如何防止校园霸凌》,探讨校园和谐之道

青雨❤浅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2月4日,博才阳光实验小学五语组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共读奥马利的《如何防止校园霸凌》并交流读书心得。活动旨在通过阅读、讨论与交流,共同探讨校园霸凌的成因与对策,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提供有效方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防止校园霸凌》是一本关于校园霸凌现象的深度研究之作。作者斯特拉• 奥马利通过大量实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校园霸凌的种种表现,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与解决策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活动中,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以下是老师们的发言摘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欢老师说: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的行为,它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校园的和谐 氛围。我们必须明确,欺凌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权利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我们应该倡导友善交流,鼓励大家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我们能够消除误解,建立真诚的友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旭梅老师说:斯特拉·奥马利在《如何防止校园霸凌》一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建议,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自信地应对霸凌情况。书中提到防止校园霸凌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培养社交技能:斯特拉·奥马利强调,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是防止校园霸凌的有效方法。通过提高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他们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减少被霸凌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建立支持系统:她建议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包括通过反霸凌训练和教育提高孩子的意识,以及及时介入和解决霸凌事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姿老师说:读完《如何防止校园霸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受启发。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其他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谣老师说: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其中也教会了我识别不同形式的校园欺凌,明晰了欺凌的定义、种类和表现形式,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网络欺凌等。不同类型的欺凌需要不同的干预和解决方法。这让我更加敏锐地观察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发现潜在的校园欺凌问题,并做出及时的干预和支持。预防校园欺凌需要全校共同努力,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礼英老师说:面对校园霸凌的现实困境,带着对教学的思考、怀着护航学生成长的责任心,我认认真真、反反复复阅读了《如何防止校园霸凌:帮助孩子自信、有韧性和坚强成长的实用工具》。作者从心理学入手,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案例分析和方法引导,我也了解到了如何正确地应对校园霸凌以及青少年的的社交状况。尤其让我震撼和获益匪浅的是,通过哪些不同的方法使得被霸凌者从悲痛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带着自信、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生活下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芳园老师说: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我读到《如何防止校园霸凌》这本书时,内心深受触动,也引发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书中详细阐述了校园霸凌的定义、形式、原因及危害,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校园霸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对其心理和精神上的摧残。受害者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防止校园霸凌的重要性。书中提到,预防校园霸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反霸凌机制;家庭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社会则应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环境,减少霸凌现象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琴琴老师说:我认为对于校园暴力频发,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施暴者的家庭是不和睦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多为打骂,让孩子形成了敏感多疑易怒的性格,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守规则,知尺度。这样才能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而我们遇见校园霸凌现象要及时制止,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共建和谐美好校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丽梅老师说:《如何防止校园霸凌》这本书中,"邪恶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善良的人无所作为"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作为班主任,很有必要在班级里明确树立起反对霸凌的规则。通过开展关于校园霸凌危害、尊重他人、友善相处等内容的主题班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霸凌行为,像打人、骂人、故意孤立别人等都是不对的,一旦发现就要受到相应的教育与惩罚,以此来提升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还将反霸凌相关知识渗透到品德、心理等课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反对霸凌的氛围。当然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如果自己遭遇了霸凌,要勇敢地说出来,家人、老师都会是她们最坚实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玲老师说: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识别出学生间的微妙变化,如情绪低落、社交退缩等,这些都可能是遭受霸凌的信号。书中详细列举了校园霸凌的多种表现形式,包括言语侮辱、肢体攻击、网络欺凌等,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受害者的心理创伤和社交孤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将反霸凌教育融入其中,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利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贝贝老师说:不要退缩,不要自大,坚守你神圣的阵地。当我翻开这本书,读到这句话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句话告诉我们班的孩子。从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来看,其表现形式是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关系霸凌、反击性霸凌以及霸凌霸凌者的身体、性别、性取向的一种霸凌行为,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霸凌的行为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需要引起成年人的重点关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霸凌,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让尊重、关爱成为校园的主旋律。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校园霸凌的识别和防范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俊瑶老师说:不管在哪个国家、哪所校园,欺凌行为都真实存在着,如果学校在管理上考虑得更周到一些,在育人上能更注重学生生命本质上的需求,班主任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能更细心、用心一些,多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涂上善良、同情、体谅、接纳、宽容等美好元素,校园欺凌就会得到有效控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以馨老师说:那些发生在校园角落里的恃强凌弱、恶意伤害,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受害者的身心,也撕裂着校园的和谐与美好。我们应加强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责任感;建立健全的校园欺凌监测与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家庭中,父母需以身作则,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层面,要净化文化环境,传播正能量,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校园欺凌是一场必须终止的“噩梦”。我们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守护校园的安宁与和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纯真的笑容,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讨论环节,老师们结合书中内容,分享了以下防止校园霸凌的策略:</p><p class="ql-block">1. 增强师生沟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2.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机制,营造和谐校园氛围。</p><p class="ql-block">3. 开展校园霸凌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冯以馨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共读《如何防止校园霸凌》,老师们对校园霸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今后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这一问题,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望未来,五语组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