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的身体,——写在2024岁末

西城之子岗

<p class="ql-block">猛回首,我已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了六十多个春秋。现在我发自内心的想对我的身体说一声:“对不起,我的身体!是你忍辱负重的陪伴,让我跨过了人生一道道门坎”谢</p><p class="ql-block">谢你,我的身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由身体做依托,受灵魂的指挥。不管你是先贤大哲,还是芸芸众生,从母腹中出来,是母亲的呵护才让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孟郊唱出了母爱最动听的歌,也是迄今为止对母爱做的最好的诠释。“衣可暖”,“粥可温”我们从“呀呀”学语,到求学、到谋生,我们的每一步都没有离开母亲的视线。那时,我们是母亲心中的“宝”。今天,既是我们用尽毕生精力也“难报三春晖”啊?</p> <p class="ql-block">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走了。我们便成了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任狂风击打,随风雨飘摇。“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房新华的《小草》用歌声唱出了小草无依和坚强。生命力弱的在牛踏羊啃车轧的境遇中半途夭折。我有一个不远的堂妹。住在我家院落的前面。三婶过门三四年也没孩子,忽然有一年怀孕了。堂妹出生后,三婶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真可谓无微不至。一岁多的时候得了脑膜炎,大脑子成了缺“项”的人,只知吃饭不知干活。长大十八九岁也不让她干活。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三叔、三婶只要有稀罕,好吃的东西都尽着她吃。饱了还是吃——无忌饱。不给也不要。三婶到我家串门,娘有好吃的也尽着堂妹吃。三婶看着堂妹吃饱了,就对娘说:“别给她了,行了……”三婶五十多岁的时候,因慢性病撒手人寰。二年后,堂妹没有三婶的呵护也随娘而去。“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我每每想到堂妹的离逝,脑海中就氤氲中《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儿歌,禁不住黯然泪下。后来,我将她编成了小说,发表在《荷花》杂志上,还获了奖。再后来编到我的小说-散文集《悠悠汶河》(作家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不但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的一生中是多么的重要啊!当我们踏上谋生道路的时候,为了升职,为了谋财,委屈自己的身体,没黑没白糟蹋自己的身体。甚至没有时间孝顺自己的老人。当身体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时,依然故我,不肯停下自已的脚步,为儿孙苦苦奔波。</p> <p class="ql-block">五六年前,我的一个发小,与我同岁。靠出卖劳动力把孩子从小学供到大学。为了儿子的婚姻又在县城贷款买了楼房。一次,吃饭时总感到吞咽困难,也舍不得到医院去看——怕花钱。拖,成了时下农村大部分人及低收入人群对抗疾病的一种无奈手段。是村里查体时才查出食道癌晚期……供儿女上学有钱,给儿子买房有钱,却给自己治病怕花钱了。真可谓“死得起,花不起”!可悲吗?——可悲!为了家庭,为了儿女,任凭委屈了自己的身体也不愿上医院治疗。二年后,踏上了不归路。看到身边发生的一桩桩悲剧,回想我的前半生也实属对不住自己的身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道我们的身体就这么“贱”吗?孰不知,他也曾经是母亲心中的“宝”;难道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器官就这么“贱”吗?它是这世界独有的,十几万、几十万一个,就是能买到,也不如原配的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还记得患癌离世、31岁的上海复旦大学于娟吗?在她住院期间,她忏悔道:“健康真的很重要,当你面对生死的临界点时,物质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还不如多陪陪孩子,用买车的钱給父母买一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可惜,当她明白这个道理时,为时已晚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娟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基本没在十二点前睡过觉。于娟是个“夜猫子”,十多年了,她几乎都是凌晨才睡觉,有时甚至熬夜通宵。后来,她才知道,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二是暴饮暴食,喜欢尝鲜。于娟是一个十足的“吃货”。面对美食,她来者不拒。再加上她有个当厨师的老爸。她从小就尝到了很多别人尝不到的美食,包括罕见的海鸥、驯鹿、熊胆、五步蛇等。而且,于娟喜欢暴饮暴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在餐桌上风卷残云,很少节制饮食;三是,经常“临时抱佛脚”。从小到大,无论写作业还是考试,于娟习惯临时抱佛脚,本来有大把的时间,却不好好准备,直到接近交作业或考试开始,才翻开书、拿起笔,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折磨自己,消耗大量的精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下,我们还有多少人,不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消耗自己的精力呢?</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当我们的身体正常工作时,我们不知道它的珍贵。这也是导致无数悲剧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前,我也有糟蹋身体的时候。工作不久,面对生活的不顺,错综复杂的工作压力,我的人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梦想变成一片雪花翩翩而上与星辉为伍。梦幻中有一个声音在讥笑我:“你这个懦夫,快回去,你还有未竟的事业!”当我醒来时,我的眼前飘动着一个个白衣天使……我知道是她们把我从天国拽了回来。半个月后,我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我的身心还没有从瓶颈中走出,我的身体还在发出一个个“求救”信号,为了生存,我带上药又奔赴了人生的征程。到达工作地,又因他人他事遭遇不测。当我再一次梦想变成一片雪花时,这个声音又在遥远的地方传来:“你这个懦夫,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的,你的使命还没完成,赶快回去!回去!……”当我醒来时,二名干警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们把我带到医院检查、治疗……是这些好人把我从天国一次又一次拉了回来。我的身体连续受到致命的打击,每一次好像都有“神助”般,把我一次次拉回人间,享受着人生的苦乐年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想我的前半生,我哭过,我笑过,酸甜苦辣皆有过。</p> <p class="ql-block">“老少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诗中的句子。表达了诗人久客异乡、缅怀故里和物是人非感慨。细细想来我也离开家乡四十三年了,从一个农村懵懂青年,变成了一个合格军人。后又转业到企业,实现了由军人到工人转变。现如今享受着国家的退休待遇。我每每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看到故乡的那些亲人、发小,物是人非,人事消磨……耳边便萦绕起这些诗句,好像也与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发生了共情,“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让我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诚然,我们的身体有着强大的神秘系统。当它出现问题时,它会告诉你:“这里痛!这里痛!”以此引起我们的注意,请求给予施救。我们常因工作忙没时间而不顾,能拖则拖,能忍则忍。为生活,为眼前的碎银几两而蒙蔽了双眼。根本想不到身体部件的重要。十几万,几十万不要!却为眼前的几百元而奔劳。实在无法再拖时,才到医院看大夫,但为时已晚!这能怪谁呢?怨我们的父母?怨我们的妻儿?怨我们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我们有很多对不住自己身体的地方。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体的重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份以来,我参加了市总工会“爱在桃都”公益培训活动。跟着老师学到了不少养生知识和理念,颠覆了不少从前的认知。“仁者爱人”,爱人先爱已,只有自己好,家人才能好,大家才能好;只有自己好,才能有能力去爱别人;倘若自己身体不好,爱人只能是一句空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非常感谢我的身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的身体能陪我走到现在,享受着阳光雨露,分享着新时代小康生活,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如果我在以往有对不住自己身体的地方,请你原谅我,包容我。在这个岁末,我要大声说一声:</p><p class="ql-block">“对不起,谢谢你,我忍辱负重的身体!”</p><p class="ql-block">——2024-12-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