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之行(十二)

<p class="ql-block">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直入云霄。</p> <p class="ql-block">  偶遇骑马的警察叔叔。</p> <p class="ql-block">  带着狗狗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中餐馆聚集的地方与朋友们聚餐。</p> <p class="ql-block">  今晚到此一聚,品湘菜。</p> <p class="ql-block">  相聚总是很美好!</p> <p class="ql-block">  饭后到果儿家喝茶聊天。</p> <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  阿杰和阿美家的小区。</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环境优美自然就会吸引大量的人们投资执业。</p> <p class="ql-block">  从今天开始阿杰和阿美带我们游加东。</p> <p class="ql-block">  狗狗知道我们要出远门几日,它表现出了不舍。</p> <p class="ql-block">  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们来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故居参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 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先生的故居,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并被列为加拿大国家级历史名胜。在白求恩故居院落北侧的297 John Street一栋白色小楼开辟了“白求恩纪念馆”。 1976年8月30日 正式对公众开放。白求恩纪念馆于1976年建成。纪念馆陈列着白求恩生活战斗的实物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大夫于1890年3月3日生于安大略省北部、距多伦多只有165公里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基督教传教士。 他的祖父曾经是加拿大当时的著名外科医生,也是多伦多上加拿大医学院的创始人。白求恩本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后在蒙特利尔从医,并在麦吉尔大学胸腔外科专业任教。</p> <p class="ql-block">  在与繁华街区穆斯科卡街毗邻的约翰街上,一幢两层米黄色木屋就是白求恩的故居,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在这里诞生。如今,这所住宅经过修缮已恢复了当年的原貌。在这里,白求恩愉快地生活了3年多,以后随家搬迁。</p> <p class="ql-block">  从幼年起,白求恩就是一个性格倔强、好奇心强并富有主见的孩子。他生性好动,乐于涉足挑战性强的新领域,喜欢野外粗犷的生活。白求恩祖籍苏格兰,其祖辈在音乐、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仅造就了白求恩的多才多艺,而且还培养了他的勇敢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品格。6岁时,白求恩就曾一人独自外出到多伦多,去探索这座城市,然后又自己回家。少年时代的他,曾凭着勇敢和智慧,用一根木棍救出了一个陷入冰窟、濒临灭顶之灾的少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央美院李琦教授创作的白求恩人物画像。</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不仅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加拿大人怀念的“历史性人物”。他们为有这样的优秀代表而自豪。据介绍,白求恩之所以赢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钦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胁过程中的坚强毅力,二是敬佩他处处为他人服务,为医疗社会化而不懈奋争的崇高精神。在他得了肺结核的日子里,强制性的休养使他与外界完全隔绝,再加上遭受离婚的打击,他几乎被逼到“死亡”的边缘,但白求恩并没有低头。当他得知人工气胸能治疗肺结核时,即要求为他进行这种危险性极高的手术,术后一个月,他得以康复,高兴地走出住了一年的疗养院。</p> <p class="ql-block">  在白求恩因病隔离的日子里,他考虑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死活,而是如何为他人服务。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蒙特利尔市有1/3的人口靠领取救济金生活,这使他感到,医学不但应注意医治病症,同时还应注意疾病的社会根源。1935年,他为失业者设立了一个免费诊所,同时极力倡导社会化的医疗制度,为广大民众谋福利。1936年,白求恩还组织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团体,这是加拿大医务人员所发起的第一个促进社会化医疗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故居1976年开馆前,中国政府赠送了这幅真丝肖像给格雷文赫斯特镇。小镇政府于2013年转赠给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8日,白求恩携带一批医疗器具,在加拿大护士尤恩的陪同下,来到中国武汉,周恩来亲自派人护送他到延安。到达延安当晚,毛泽东就接见了他,并邀请他留下来,主管八路军边区医院,但不到一个月,白求恩就要求奔赴前线,其理由是,在前线可以更有效、更及时地救治伤员。</p> <p class="ql-block">  当白求恩将要完成他称之为自己"讣告"的壁画时,他对室友说:</p><p class="ql-block">"现在,无论我此生还剩下多少时间,我都会四处寻找,直到我找到我能为人类做些贡献的事,直到我离开人世。"</p><p class="ql-block"> 肺结核,又称"肺痨",20世纪初期在城市贫困人口当中爆发流行。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肺结核有富人肺结核和穷人肺结核之分,富人可以康复而穷人却只能等死。"白求恩经常用这句话来揭示不同收入群体享有的不同医疗保障。</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大夫的肺病康复后,他发誓要为人类做出一些贡献。他首先从肺结核的治疗入手,并且为贫困人群呐喊。“病床上躺了一年半载仍不懂珍惜生命,积极生活的人实在是太愚钝和缺乏想象力了。经过这种远离尘嚣的静心休养,人生应当变得充实而不是空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1月白求恩在中国因手术导致败血症以身殉职,中国人民从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战士。无论是派驻加拿大的长期工作人员,还是国内来的访问代表团,都要到白求恩的家乡探望。他的光辉形象已成为一座跨越时空的中加友谊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军医、革命活动家、人道主义战士;同时还是一位发明家、教师和艺术家。作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他在中国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两年,在八路军医院从事外科医生、医学顾问和教师的工作。他牺牲后,被埋葬在中国石家庄烈士陵园。 他的感人事迹通过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广为传颂,至今仍为几代中国人所熟知。</p> <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西班牙,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问题将要见到分晓。在那里,民主要么死亡要么存活。"</p><p class="ql-block">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西班牙内战于1936年7月爆发。同年10月,白求恩乘船前往西班牙。他并不清楚到那里能做些什么,但是他要支持民选政府,反对由佛朗哥将军领导并得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扶持的法西斯分子。</p><p class="ql-block"> 达马德里之后,白求恩申请去医院担任义务外科医生,但事与愿违,他没有得到这个机会。他在前线和医院之间奔波,寻找能够做贡献的地方。他看到受伤的士兵们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休克。根据在一战期间的经验,他知道伤兵失血过多就会休克并最终丧生。如果他们能够接受输血,就能存活下来。他由此联想到从阿奇博尔德医生那里学到的输血知识,以及自己在血液保存方面的研究。他找到了答案:他要用冷藏设备收集血液,用卡车送到前线给伤员输血。</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大夫做手术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父亲是当地的一名牧师,从故居里面的陈设可以看出,他家境不错。他年轻时当过伐木工,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他是一名医生,一位教师,一个发明家和人道主义斗士。 他个性鲜明,常常惹来争议,一生不甘平凡。在加拿大,他曾经亲身与肺结核作斗争;病愈后积极倡导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他组建了血液流动运输站;在中国,他救死扶伤,传授医术,并最终为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是一个复杂、难以相处、经常较为矛盾的人。无论好坏,他都激昂地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进行斗争。人无完人,英雄也有缺点。有人会说正是这些不完美和与众不同才成就了英雄们的的英勇行为。白求恩的很多友人、恋人、同事乃至敌人对他都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这些了解他的人作出以下一些评价。</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故居的房间摆设。</p> <p class="ql-block">  从房间摆设可以看出白求恩的家庭在当时是很富足的。</p> <p class="ql-block">  餐厅。</p> <p class="ql-block">  缝纫机。</p> <p class="ql-block">  座钟。</p> <p class="ql-block">  取暖的火炉。</p> <p class="ql-block">  客厅。</p> <p class="ql-block">  卧室。</p> <p class="ql-block">  有毛泽东主席签名的白求恩画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白求恩的大学毕业照,白求恩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照片摄于 1917年。他位于第一行的中心。在第一行左数第三位,是和白求恩同时毕业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医生,他是胰岛素的共同发现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是诺尔曼·白求恩为妻子弗郎西斯·堪宝尔·潘尼(Frances Campbell Penney)而作的画像,弗郎西斯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爱丁堡名门之女。他们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白求恩声称自己永远都爱她,即便与其他女性有染时也是如此。他们结婚,离婚,复婚又离婚。</p><p class="ql-block"> 对白求恩而言,艺术始终非常重要。 他曾经绘画、素描和写作,涉足电影及广播剧,并且借钱收藏艺术品。他将手术视为一门艺术。白求恩在自己居住的公寓里为贫穷儿童开办艺术班,并说服一位艺术家朋友前来授课,他本人提供材料。他喜欢结交艺术家,因为他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他所描述的艺术家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像是在说他本人……。"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惊世骇俗,唤醒沉睡的人们,震撼那些沾沾自喜的社会中坚……他是一个鼓动家,一个打破宁静的人﹣聪颖敏捷、充满渴望、坚定果断、不知疲倦和引发不安。他是活跃于人类灵魂中的富有创造力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故居纪念馆收到的众多《纪念白求恩》书法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我们知道上个世纪,大多数中国人在学生时期都学习过这篇文章。对很多人而言,这也是大家所了解的白求恩的全部,然而这篇文章概括不了他的一生。主雇览厅全面介绍了白隶恩大夫的个性、成就和精神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被毛泽东评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为白求恩大夫写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其中谈到了白求恩精神。在20世纪60年代,这篇纪念文章被选入学校教材。许多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如今仍然能够逐字背诵它。</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由底铁刚先生耗时80多个小时,精心誊写成这幅书法作品。座落在中国石家庄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于2011年将此书法作品赠送给白求恩纪念馆。毛泽东的文章也被镌刻到您所看见的这个微型象牙制品上,由一个中国代表团在1996年赠送给白求恩纪念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和护士琼·尤恩用了五周时间寻找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和毛泽东。他将这次痛苦的行程形容为"我们的北上短旅"。</p><p class="ql-block"> 在与年轻的毛泽东商量后,白求恩沿前线建立了一个流动医院系统。他很快学会了如何当一名游击医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供给,还要随时转移。</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白求恩信奉他的理想,过着与其他游击队员别无二样的生活。他超时工作,做手术、教学、写信索取支援和供给(从未得到过)、准备教学材料以及照顾受伤的士兵和平民。他只享用普通士兵军粮:米饭和豆子,拒绝接受额外食物,甚至在明知自己的健康状况恶化时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在抵达中国七个月后,他写道:"我的确很累,可我觉得自己很久都没有如此开心了。我心满意足。我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人需要我。"</p> <p class="ql-block">  家庭照片。</p> <p class="ql-block">  故居门口。</p> <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家的压水器。</p> <p class="ql-block">  模拟的战争场面。</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这家披萨店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  途径途径Muskoka Town,小镇沿着流入Lake Muskoka(蜜月湖)而建。是一片拥有绵延起伏的森林和湖泊的地区,宁静而美丽。</p><p class="ql-block"> 慕斯科卡是加拿大著名的蜜月胜地,美丽的景色不仅让这里成为多伦多居民最喜爱的度假胜地之一,还让这里被《国家地理》评为2012年“最佳旅游胜地之一”、被《赫芬顿邮报》评为“加拿大最佳赏秋景地区”。</p> <p class="ql-block">  湖泊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  小镇教堂的钟。</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镇上建于1923年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现在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休闲时刻。</p> <p class="ql-block">  与我的学生阿杰和阿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宁静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  浪漫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秋色尽染。</p> <p class="ql-block">  走进Muskoka Lakes蔓越莓农场,知道了蔓越莓的收割方法。</p> <p class="ql-block">  Muskoka Lakes蔓越莓农场的超市里一袋新鲜的蔓越莓15加币,酸,实在是酸!这里的蔓越莓主要用来酿酒和制作果酱。</p> <p class="ql-block">  蔓越莓(Vaccinium macrocarpon Ait.)是杜鹃花科越橘属草本植物,为常绿矮小灌木,叶子为圆形或倒卵形;花呈白色或淡红色,是钟状;浆果呈球形是紫红色。蔓越莓的花期在9~10月,果期在11月以后至次年8月,名称来源于它的原称“鹤莓”,因为蔓越莓的花朵很像鹤的头和嘴。</p><p class="ql-block">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蔓越莓的叶子可利尿解毒,常用于风湿、痛风;它的果实可以可用来止痛和治疗痢疾。根据美国药典记载,蔓越橘已被用作抗膀胱炎及尿道感染的辅助品,其食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蔓越莓属于常见水果中抗氧化能力较高的水果,而且产品形式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如鲜果、冻果、切片、粉、果汁、调味酱等。此外,蔓越莓中还含有金丝桃苷、五羟黄酮、花青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p><p class="ql-block"> 蔓越莓在北美大陆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的印第安土著部最早食用蔓越莓。他们把蔓越莓做成果酱、果干等食物;还用蔓越莓果汁涂抹伤口以疗伤;作为染料染布料。15世纪,欧洲的殖民者初登上北美大陆,由于不适应环境,出现了各种病症。印第安人将蔓越莓介绍给移民食用,蔓越莓的保健功能对欧洲移民的健康恢复起了很大作用,他们爱上了这种小红莓并进行种植推广,并很快发明了新的蔓越莓食物配方,包括沙司、馅饼和果汁,还将其供为感恩节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移民将蔓越莓出口到欧洲,作为贡品奉献给欧洲的贵族。1677年新英格兰殖民政府进贡了3种北美土特产给英国的国王,包括印第安玉米、鳕鱼和蔓越莓。但经过长途航行后,鳕鱼和玉米都腐坏了,只有蔓越莓以原貌展现在英国王面前。从此,蔓越莓以其保鲜持久、不易腐坏的特点而名声大振。300年前,新泽西洲的一位船长在一次出海远航时携带了大量的蔓越莓果干供水手们食用,意外地发现,蔓越莓可以治疗坏血病。从此,蔓越莓又作为预防坏血病的食品而备受宠爱。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个叫霍尔亨利的老兵在马萨诸塞州的丹尼斯小镇建立了一个蔓越莓农场,这是最早的商业种植蔓越莓的记录。此后的200年间,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和对蔓越莓保健功能的挖掘,蔓越莓的保健功效被越来越多人了解,种植规模和产量也持续增加。</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拥有全亚洲最大的蔓越莓基地,红海蔓越莓基地,基地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p> <p class="ql-block">  小镇的百姓。</p> <p class="ql-block">  小镇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小镇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  种植蔓越莓的农田。</p> <p class="ql-block">  每年到了蔓越莓的成熟季,农民们会在灌木丛的四周筑起一条一条挡水的围栏。然后往地里注水,没过植株,成熟的蔓越莓果实浮于水面(由于蔓越莓有四个空心,使得蔓越莓的比重小于水),此时再用机器将果实一并收集起来,就完成了收获,这种方式称为“湿收法”。</p><p class="ql-block">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收果实的速度快,还能筛选一部分坏掉的果实。如果蔓越莓不够饱满,或是已经被虫蛀了,质量大打折扣,果实就会沉入水中,简单的筛选完成,后续基本不需要再筛选一次果实。</p><p class="ql-block"> 随后,蔓越莓会进行装箱前的冲洗,然后经过传送到送进车厢里,被送往全世界各地的工厂。</p> <p class="ql-block">  我们错过了蔓越莓收割的壮丽美景。</p> <p class="ql-block">  今晚入住Muskoka小镇上的Comfort Inn,酒店的房间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  酒店里的加拿大元素摆件。</p> <p class="ql-block">  镇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欣赏被丘陵环抱的Fairy Lake(仙女湖),仙女湖诞生于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湖岸线自然蜿蜒,周围是连绵不绝的针叶林和枫树林。四季更迭,仙女湖呈现不同风貌:春天冰雪消融,湖面波光粼粼;夏日阳光普照,成为戏水天堂;秋季层林尽染,湖面仿佛镶嵌火红画框;冬天冰封雪裹,宛如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仙女湖的面积约6.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22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若说杭州西湖是文人墨客精心绘制的山水画卷,那么仙女湖就是原始森林中的天然明镜。</p> <p class="ql-block">  仙女湖的魅力在于原始纯净。湖水的清澈,森林的苍翠,野生动物的自由,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处俯瞰仙女湖。</p> <p class="ql-block">  养眼的美景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依湖而居。</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秋色让仙女湖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屹立在仙女湖旁。</p> <p class="ql-block">  宁静的湖面。</p> <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