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聚能启美程 小学美育焕新光———国培计划(2024)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县级骨干教师小学美术班

倪俊利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7日,我有幸踏入河南大学参加了河南省“国培计划(2024)”—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县级骨干教师小学美术班,28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河南大学的艺术学院隆重举行,仪式由河南大学郑龙强主任主持。</p> <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首先代表河南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对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发展方向、办学层次、专业覆盖、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向学员们介绍了河南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河南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历史悠久,培训经验丰富、师资雄厚,有能力有信心高质量地完成本次培训任务,并嘱咐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心怀敬畏、感恩之心。希望学员在本次培训中劳逸结合、学有所得,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副院长李龙国宣布了班委名单后,由来自洛阳西工外国语的史斌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一起观看了毛杰厅长“开班第一课”的视频讲话。</p> <p class="ql-block">  最后班主任做总结发言。再次强调学员在培训期间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注意安全,端正学习态度,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28日下午,在全体学员的期盼中,我们迎来了席卫权院长的精彩讲座。席院长以《基于课程教学的艺术教育深化与提升——从讲好美术美术故事开始》为题,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有深度、有广度、有温情、有力度的学术大餐。作为河南美术教育的领军人物,席院长从自己职业生涯初期的中学从教经验讲起,带领学员老师们了解新课标对当下艺术课程的要求,明确了当下新时期社会主义美育的战略地位及育人价值。席院长引领学员老师认识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政策概述,回顾与梳理我国近120年的美术教育历史,并通过详实的案例对当下美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阐述其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  席院长指出,新时期美育工作者应当将育人目标从三维目标迈向以核心素养训练为核心的新起点,充分挖掘河南地域特色,认识到旧美术的价值,融合思政课程,讲好地域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引导他们在新旧融合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为学生搭建通向艺术世界的桥梁,开启充满创意与发现的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 最后,席院长勉励全体学员要做美术文化的使者,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新老师,带领学生追求真实的学习,做适应未来发展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笔间宋意绘千秋,墨染风华韵未休。”在岁月的长河中,宋代工笔画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2024年11月29日上午,由肖海英主任为学员们讲授工笔画技法以及欣赏经典画作,从而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工笔画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接着,学员们来到美术画室,肖海英主任亲自演示工笔画绘画技巧,让学员们进一步了解工笔画技法。</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上午的学习,学员们都收获满满,沉浸在宋韵工笔的世界里,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29日下午课程继续,肖海英主任一遍一遍地向我们讲解示范绘画技巧,老师们认真观摩练习,在实践中探索提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整日的沉浸式学习老师们进一步掌握了工笔花鸟的创作技巧,我们也将结合所学技能运用到国画教学中,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艺术是一种魔法,它能够将平凡的事物变得美丽而独特。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对生活的赞美, 对美的追求。11月30日上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周春燕教授为学员们讲解了《水彩材料与表现》,带大家领略了以水为媒介的奇妙世界。</p><p class="ql-block"> 课程伊始,周老师带领学员们欣赏了毕业生优秀水彩作品,并以这些作品为例,为学员讲解了水彩创作的选材、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欣赏完作品,周老师对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纸张的选取、颜料的选择,到画笔的材质,学员们惊叹之余,也不忘拍照记录。特别对各种水性绘画材料的讲解,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让大家走出了传统水彩的局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本的水彩技法是完成一幅作品的基石。周老师从水彩画的基础知识讲起,再由简至难,让学员们了解了颜料的使用,湿色法、干笔法、蛋彩等常用技法,以及创作创新的方法。周老师一丝不苟的讲解和饱满的艺术热情,不仅让学员们兴趣浓厚、受益匪浅,也让大家感受到在手中的来来回回的是画笔,但呈现在画纸上的却是色彩交织的无限可能,如同生命,每一刻都充满了新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有了上午的理论培训,下午的水彩实践课正安静有序的进行中,每位学员都潜心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周老师在两个画室不停的跑来跑去做示范,指导我们如何作画,画室里安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12月1日上午,我们有幸走进了蔡玉硕教授的民间美术教学研究课堂,一同领略了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和蔡教授的教学风采。蔡玉硕教授的课堂充满深度引人深思,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美术的包容性和质朴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步入罗湖石径斜,阴阴乔木锁烟霞。” 感知是行动的方式,蔡教授通过“ 视听嗅触味”让学员深切感悟身体与情景是联动的关系,人们在环境中既被动适应也共同进化,而民间美术也在随之发展着。</p><p class="ql-block"> 通过蔡玉硕教授的讲解,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美术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变迁,更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审美观念。通过学习和欣赏民间美术,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培训学员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民间美术。中国的民间美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  12月1日下午,我们全体学员在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江涛的带领下,深入探讨了艺术与思政的紧密联系。 </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们深刻意识到艺术与思政融合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12月3日上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政为学员们讲授了《花鸟临摹与创作》,带我们领略了传统花鸟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首先给大家讲解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并强调了临摹与创作的注意事项。随后,陈老师分别以荷花和翠鸟为例,从构图,笔法,墨法,色彩等方面为大家做花鸟临摹的示范讲解。</p><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细心聆听,认真观摩,从花瓣的构图、鸟羽的形态到整体的布局安排,用心体会陈老师如何运用勾勒、点染、皴擦等笔墨技法来塑造形象、营造氛围,从而逐渐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语言。</p> <p class="ql-block">  3日下午,在陈政教授的带领下,学员们都开始了写意花鸟画的临摹与创作。在教学过程中,陈政教授示范并个别辅导,给学员讲解示范写意花鸟画的传统表现技法,对学员因材施教,配合示范做详尽讲解,让学员们逐步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  12月4日上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涵为学员们讲授了《打造新课标——立体丝网花设计》,带我们领略了立体丝网花设计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制作丝网花的过程既是一种技艺的展现,也是一种艺术,通过巧妙的绕圈、网丝、组装和造型,普通的金属丝和丝网就能让立体丝网花设计能被赋予生命,变成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丝网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艺术素养,更让我们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教育的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  在河大承办的国培计划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中,山水临摹与创作课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学员们走进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博大精深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12月5日上午,我们有幸得程灿教授的山水画临摹与创作。课上,程教授从学传统、师造法、师创法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讲授中国山水画知识,她将自己对山水画的独到理解融入进课程讲解中,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了山水画的独特韵味,也让我们可以轻松而形象地掌握山水画的具体技巧,达到学习与欣赏画作二者的完美统一。</p>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深写意山水的理解,下午程教授首先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进行赏析,让大家对写意山水的风格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然后老师针对局部进行临摹演示,从蘸墨、蘸水到落笔、提笔,以及中锋、侧锋、逆锋等不同笔法的运用技巧,同时还指导如何用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水的层次感和意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一天的培训学习,大家在写意山水的技法运用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在学习态度方面,学员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练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p> <p class="ql-block">  12月6日上午,我们聚集在河南大学艺术楼,在这里王梦笔教授带领我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书法,不仅仅是书写的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一种精神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首先,王教授从“书法”二字的含义谈起。“书”指的是书写,而“法”则是规则、方法。合在一起,书法就是遵循一定规则的书写艺术。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流露,是书法家内心世界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大家能够更加热爱书法,将这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为期十天的培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为我们搭建了学习探索的平台,老师们深入探讨、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收获了一份专业的触动、一段温暖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月7日培训结业, 肖海英教授为老师们的作品进行点评。美育浸润行动的深入推进,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因此,我们要探索更契合时代需求的艺术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教育体验。</p> <p class="ql-block">  最后肖海英教授和班主任郑龙强老师为本次培训做最后总结发言。</p> <p class="ql-block">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总结会在隆重的颁奖环节中画上了句号。相信老师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将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坚守教育一线,打造精品课堂,引领教学改革,书写教育事业更美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请欣赏学员们的工笔、写意、水彩、书法、手工作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