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鼎湖山

史永坤

<p class="ql-block">  肇庆鼎湖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生态保育于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备受游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端砚台—“端溪龙皇巨砚”</p><p class="ql-block">长:2.76米</p><p class="ql-block">宽:2.17米</p><p class="ql-block">厚:0.21米</p><p class="ql-block">重:2吨</p><p class="ql-block"> 该砚台雕有108条神态各异的水龙和云龙。由李志强(广东。肇庆)设计制作、黎铿(广东·肇庆)监制,2000年12月座落于广东肇庆鼎湖山宝鼎园。</p> <p class="ql-block">神龟献图</p><p class="ql-block"> 古籍《尚书》记载,洪荒时期,大禹受命率门姓疏河筑坝,驯服洪水.此时洛水中跃出一头神龟,背负一套天书(即河图、洛书)献给大禹.大禹据此作九畴,铐九鼎,治理九州。</p><p class="ql-block"> 花岗岩石龟长2m,宽1.56m,高1.28m</p><p class="ql-block">重6吨。</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方鼎</p><p class="ql-block"> 鼎呈方斗形,口沿有一阶状的唇边,口边立两耳,腹下四隅设四空足,口沿下饰以单线构成的八组兽面纹,每壁的两侧和下沿饰密集的乳钉纹。大鼎在古代是盛放肉食,用于祭祀。原器为商代中期(公元前15-前13世纪),1974年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出土,高100厘米,重82.5公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大禾方鼎</p><p class="ql-block"> 器呈长方形,四壁饰浮雕人面,神态严肃,五官毕具,人面额顶较宽,脸宽而方,浓眉,凹陷的眼窝,高颧骨,鼻梁挺直,阔嘴厚唇。人面两侧有大耳,耳的上方有小的曲折形角,耳下有兽爪,这是一个神人,腹内壁铸铭“大禾”两字,为商代氏族名。原器为商代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高38.5厘米,重12.85公斤,湖南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四联鼎</p><p class="ql-block"> 由四个相同的附耳盖鼎于腹部连接而成。蠡顶有三大卧牛为饰,每个鼎只有一足,但有六个附耳,其中两耳是共用的、长足鼎是典型的战国晚期楚鼎的风格。四鼎相连在一起的形式很少更。原器为旧战国晚期(公元前4世纪- 前221年),1972年安徽太湖长河水利工地出土,高15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世纪宝鼎</p><p class="ql-block"> 1995年10月2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青铜宝鼎。</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屏风及三鼎炉</p><p class="ql-block"> 屏风上部为仿铜大梁,长6.6米,两端分别站立一对用不锈钢铸成的、展翅欲飞的仙鹤,两根方形青铜立柱,高5.6米。两柱之间的屏风由通透雕刻成的密集的蛟龙纹组成,56条蛟龙用镍白铜铸造,上有福、禄、寿三个篆体仿金铜字,蛟龙和金字联壁生辉,气势壮丽宏伟。屏风前置三座鼎炉,由我国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教授设计,每座高1.2米,参照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刻唐草连瓣纹银鎏金五足大薰炉,以仿金铜铸成,造型华丽,寓示如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  镈钟是中国青铜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敲击乐器。钟体是椭圆形的共鸣箱,前后左右各有一条立体的、以蟠龙弯曲勾连形成的透雕棱脊;前后两条上限在舞部,左右两条在舞的上部相联,形成悬挂状的钮。腹部饰对称的龙纹,钟敲击的部位在鼓部,原形参照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的克钟,高63厘米,重38.25公斤,此钟道高1.68米,钟声洪亮悠扬。</p> <p class="ql-block">肇庆九龙宝鼎</p><p class="ql-block"> 宽大的双耳,外侧各饰10条蟠龙,二十寓意置立此鼎喜迎新千年的时代,口沿下有三组对称龙纹,为六龙,加上三足顶端有三个大龙头,共有九龙,九是最大数,龙是中华民族象征,九龙寓意深刻。腹部是波曲纹,环回旋曲,似众多重叠山岭,寓意祖国大地山川充满生机和稳定。鼎置肇庆,称为“肇庆九龙宝鼎”,鼎内壁铸篆体铭文“敬铐肇庆儿龙宝鼎,喜迎二十一世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鼎山中国著名青铜器学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马承源教授参照中国古代青铜鼎的形制和纹饰设计,中国铸造学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教授监铸:鼎身以失蜡法整体铸成。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为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环丘</p><p class="ql-block"> 位于宝鼎园中心,由汉白玉石雕拦环抱(貌似北京天坛的环丘)是一个由花岗岩石砌成,直径20米的圆形平台,面积近300平方米,以“九”为模数青石铺地。平台中央的三环石块和石雕栏杆均阴刻“鼎”字,突出了鼎文化主题。环丘是皇帝祭鼎的地方,除了表演祭鼎仪式,还有有神奇的回音效果,站在环丘中心点放声呼叫,四周山谷回应,余音萦绕不绝。</p> <p class="ql-block">  “鼎湖山听泉”石刻镌刻了当代著名作家谢大光先生在1982年来鼎湖山游览时,有感而发写的一篇美文《鼎湖山听泉》。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黄昏到入夜,着重写到了夜晚听泉的感觉。这篇游记散文刊登在1982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入选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上的第一篇文章及香港语文中学教材,普及学生超过了4700万人。</p> <p class="ql-block">  半山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景区内天溪路中段北侧。建于清顺治年间,曾多次修葺。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65.8平方米。砖木结构,歇山顶,博古灰塑脊,三间三进,亭柱16根,其中檐柱12根,为方形,内柱4根,为圆形,均用花岗岩制作。内柱顶7架梁承托瓦面桁桷,檐柱间砌低矮墙作凳,供游人憩息。亭柱上阴刻楹联三则,“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客游图画里,僧语水云间。”“相逢大笑下车笠,屏息诸缘入宝山。”该亭至今仍保存着清代建筑特色,是鼎湖山景区的重要建筑及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忠烈亭因倚傍崖而建,故又称“倚山亭”。为纪念国民党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七团抗日阵亡将士,于民国三十年(1941)建立此亭。崖壁镶嵌一块石碑,记载抗日阵亡将士的业绩,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难以辨认。</p> <p class="ql-block">  荣睿纪念碑亭座落在鼎湖山环翠桥旁,是为纪念日本高僧荣睿而建的一座仿古建筑。唐天宝七年,鉴真大师和日本高僧荣睿第五次东渡日本,辗转颠簸进入端州时已是唐天宝九年,荣睿不幸染病,圆于鼎湖山龙兴寺。荣睿纪念碑亭面东偏北37度,正对着荣睿的故乡一日本美浓(今歧阜县)。纪念碑建立于1963年10月,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敬题“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纪念亭建于1979年底。荣睿纪念碑于197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睿纪念碑亭凝结着中日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  补山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景区内庆云寺东北侧蹬山道间。清康熙年间高凉郡守吴柯捐建,曾多次修葺。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约51.4平方米。砖木结构,歇山顶,灰塑脊,面宽4.80米,进深4.80米,檐下四周斗拱向外延伸,四壁砖墙,左右壁开圆窗,前门长方形,后门拱券形。亭内东壁尚存清代吴柯所撰书的碑刻鼎湖山庆云寺补山亭记”一块。内墙壁书楹联-则:“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该亭至今仍保存着清代建筑特色,是鼎湖山重要建筑及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庆云寺,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始建于明朝崇祯六年,原名莲花庵,1636年栖壑大师在鼎湖山开山主法,因山间有吉庆祥云凝聚,因此将莲花庵改为庆云寺。</p> <p class="ql-block">  庆云寺自建立以来香火不断在七级山坡上建成五层殿堂,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有大小殿房100多间。</p> <p class="ql-block">在寺内可以看到百年铜钟、百梅诗碑、舍利子、平南王座等众多文物其中“千人锅”“白茶花树”“舍利子”是现在的“镇山三宝”。</p> <p class="ql-block">云鼎胜景牌坊</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千人锅,我国的铸铁业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七七一年)就发明冶炼技术,到春秋(公元前七二二年—公元前四八一年)时,冶炼技术已能生产生铁了。</p><p class="ql-block"> 此锅铸于清代乾隆十一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锅深0.95米,直径1.92米,容量约1100公升,传说用它煮饭可供一千人吃。故名“千人锅”。它体现了我国广东地区当时铁的冶铸技术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佛母殿</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