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宫廷非遗技艺精品展

玉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宫廷非遗技艺精品在景山公园观德殿展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览分为观德殿主殿、东配殿、西配殿三个单元,共展示北京宫廷技艺15个主要技艺品类的七十五件套精品力作。甄选的精美工艺作品包括景泰蓝、雕漆、玉雕等首都非遗技艺的典型代表。同时还展有绢人、绢花、料器等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精品。通过此次展览,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播中国人文精神和国家理念,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p> 金漆镶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漆镶嵌指在金漆上做银嵌装饰工艺,两种工艺的结合称为“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是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等许多方面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的漆器制造艺术,主要包括设计、制胎、髹漆、装饰四大工艺步骤。一件金漆镶嵌作品,既可以单独运用镶嵌工艺制成完整的作品,又可以与彩绘、描金等金漆工艺相结合,以玉石、螺钿、料器、金属、硬木、景泰蓝等多种工艺制成富丽典雅的漆器制品。2008年,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金丝镶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工艺,拥有3000多年历史,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花丝镶嵌是花丝和镶嵌两种工艺的结合。花丝以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编结成形。镶嵌又称“实镶”,以锉、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形凹槽,在上面錾刻花纹或镶嵌珠宝玉石等。2008年,花丝镶嵌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漆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漆艺术起于唐,盛于元,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于明清时期达到巅峰,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漆雕是以天然漆树汁为基材,经加工调和后在胎体上反复涂几十乃至上百层,再用刻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传统工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漆可分为剔红、剔黑、剔绿、剔黄、剔彩、剔犀等不同种类。其主要工艺流程有设计、制胎、做底、光漆、画工、雕刻烘干磨光等。</p><p class="ql-block">2006年,雕漆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景泰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因其在明代景泰年间盛行,且釉料以纯净典雅的天蓝、月蓝色为主,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泰蓝”其工艺流程主要包含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其胎质一般为紫铜,表层镀金,器形规正,胎体厚重,色彩富丽。造型上多以瓶、炉、鼎、熏等大型器物为主。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牙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象牙雕刻在数千年的发展流传过程中主要分为“北派、南派”。牙雕技法有圆雕、浮雕、镂雕、象牙编织。北派牙雕以北京为中心。工艺流程一般分为凿活、铲活、锉活、刮活、磨活、彩熏等工序。目前,原材料以猛犸象牙、海象牙以及牛骨等材料替代,象牙雕刻技艺进入探索转型的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象牙雕刻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京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京绣又名“宫廷绣”或“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兴盛,融合"四大名绣"中的"苏、湘、粤、蜀"技术特点,多用于宫廷装饰及服饰,以刺绣服饰、生活用品为主,尤以绣制戏装最为著名。其工艺流程可大体分为设计、勾稿、配料、上绷、配线、刺绣、承做等步骤。京绣绣法多样,包括洒线绣、平金绣、辑线绣、纳纱绣、堆绫绣、串珠绣等。2014年,京绣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玉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明清时期,玉器雕刻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流派,即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玉雕兴于元代,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料、开料、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雕琢工艺常见有镂空雕、立体圆雕、深浮雕、浅浮雕、掏膛挖镟、镶嵌拼接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8年,北京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宫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宫毯织造技艺起源于西汉,由西域传入中国。明代开始织造高质量的官坊毯,入清以后,北京官坊毯的图案渐渐形成多民族色彩、纹样相融合的艺术风格。宫毯的织造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织毯成形和美化整理三个主要部分。前期准备以设计图案为主,通常由中心的夔龙主纹,四周的角云、边道,以及散落的插草四部分组成。织毯成形阶段,由工匠通过拴绞彩色绒线“栽种”在经线上,形成图案。美化整理阶段包括平毯、片活、洗毯和修整等步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宫毯织造技艺2007年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北京仿古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仿古瓷,又称“京彩瓷”,专指延续前朝名瓷而烧造出来的瓷器品种。</p><p class="ql-block">目前主要仿制品种集中在明代及清代康、雍、乾三朝,清末秀民国时期以及20世纪50年代至今。</p><p class="ql-block">京彩瓷用粉彩、活彩、新彩、墨彩和珐琅彩的装饰技法,再现了皇家经典文化,具有仿古意而不拘于形,承古法而不囿于的工艺特色,在我国陶瓷行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p> 内画鼻烟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内画鼻烟壶是鼻烟传入中国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种。</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特的工艺品种,它不仅含括了雕刻、镶嵌、花丝等传统工艺,还汇集了多种中西绘画技法,成为当时手工技艺发展状况的缩影。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北京、河北、山东、汕头,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和“粤派”等流派。约1890年到1945年间,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发展达到高峰,除宫廷造办处外,民间也大量制作鼻烟壶,绘画内容多表现我国的历史文化,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谢您的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