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回民街,品尝地道美食味

张永胜(佛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祖孙暑假快乐自驾游记(十三)</div><b>——(逛西安回民街)</b></h3> 预定计划24日到达西安古城的,但因河南遭遇暴雨发生了大水灾,许多景区被迫关停,所以提前一天到达了西安古城,匆忙预定了回民街旁的祥云宾馆(西安市许士庙街店),于是开车从西安东郊进城,想在宾馆附近找一个停车位,真的好难,开车在市中心的回民街上转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一个停车场,拥挤狭窄的回民街上人啊那真叫一个多,车向蚂蚁一样慢慢的行驶,算我二十年的车技,才能把车开出来了,在拐弯处买了点妻孙爱吃的回民点心,又返回到宾馆大门前,在旁边一个诊所门口随便将车停下(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就看到车窗前玻璃上贴了一张违规停车处罚单,随后收到交警队发来的接受处理的短信,还好,西安的交警真的不错,只是让我在“交警12123”APP上观看交通法规短视频一分钟,就自动撤销违规处罚决定,既不罚款也不扣分,很感动,给西安交警点个赞),进入宾馆办理好入住手续后,我们沿着西安市许士庙街顺着回民街往南走,一直到鼓楼附近转了转,回民街真的很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非常的多,逛古城、品美食、挑选着自己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回民街是西安回族的聚集区,是西安市中心回民聚集区内多条街道的统称,回民街不只是一条街,它是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被视为西安风情的代表地之一。 北院门(回民街)位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为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 如今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为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即为统称的“回民街”。街区内为仿古明清建筑风格,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这里也是西安小吃的集中地,作为几百年历史的回民区,这里还能感受到浓浓的穆斯林气息,到处可以看到身着回族服饰的人在忙碌着。当地人也称其为“回坊”、“坊上”,是初到西安旅游的必去之处。 回民街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回民老街区,这里洋溢着浓厚的穆斯林文化气息,街区内有年代不一的多座清真寺,如化觉巷大清真寺、广济街清真小寺、大学习巷清真寺等。回民街有约两万多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br> 回坊风情街在鼓楼的边上,是回民区的另一条街道,长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到处是身穿民族服饰的服务人员,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 目前这里有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聚住。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我们沿着回民街,一路慢慢闲逛,游玩回民街步行就行,从西大街的北院门处,这里距离西安鼓楼和钟楼都不远。<br> 北院门北端的石牌坊,南头就是西安鼓楼。 街道两旁有琳琅满目的小吃店铺,可以边吃美食边感受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br> 回民街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初这里曾是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的地方,他们的后代在此繁衍,形成了如今的回民街。回民街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更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这里的美食店铺琳琅满目,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令人目不暇接,是游客和当地居民休闲、美食流连忘返的地方。 在回民街,可以品尝到几乎所有的西安小吃,包括:各种烤肉串、羊肉泡馍、灌汤包子、麻辣羊蹄、水盆羊肉、酸菜炒米、腊牛羊肉、凉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蛋花醪糟、biangbiang面等多种地道的西安小吃。此外,回民街还以其浓厚的市井气息而闻名,青石铺路,绿树成荫,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店遍布其间。到了晚上,回民街的暖黄灯光和霓虹招牌交相辉映,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纳凉的市民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古城韵味的画面。 回民街主街很适合拍照打卡,特别是晚上,在这里能感受西安夜生活的热闹。而真正的美食则在后面的小巷子里面,有时间可以多逛一逛一些小巷子,你会惊喜发现小吃摊位一个连一个,惊喜不断。 整个回民街饭馆林立,其中不乏被当地人认可的知名门店,如:贾三灌汤包、老铁家胡辣汤、东南亚甑糕、贾永信腊牛羊肉、老花家腊牛羊肉等。吃饱喝足后,还可以买一些具有当地风味的糕饼、干果、蜜饯等小吃,带回家送人。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更多。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br> 麻乃馄饨馆。麻乃是穆斯林出生后的经名,老麻乃的意思就是朴素的意思。 老安家德福园店心铺,这里的点心非常好吃。 老马家小吃肉夹馍。 老金家炒菜和泡馍。 点心店里还有葫芦鸡、贵妃御酥等。 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西关牛羊肉泡馍馆、铁志明牛羊肉(卖牛羊肉)等也久负盛名。 西安坊上人擅长面食小吃制作,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凉皮、米皮、擀面皮、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镜糕、甑糕、羊肉臊子饸、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biangbiang面等数百种小吃应有尽有,数都数不过来。 贾三清真灌汤包子,灌汤包子主料选用牛羊肉和肋条肉,用羊骨头熬成的汤和调料汤打肉。蒸熟后具有“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浓”的特点。 贾三依靠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祖祖辈辈传下的敬业精神,历经三年初创,五年立基,十年的潜心发现,二十年的不断出新,创制出了“灌汤”形式、以“贾三”冠名的系列美食。<br> 进了位于西安回族聚居区的北院门仿古一条街,在古雅端庄的牌楼和廊栋之间,会很容易找到“贾三灌汤包子”。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周到,店里悬挂着许多名人、名家的题词和照片;这时,会惊异地发现几乎全国的名人都光顾、品尝过“贾三灌汤包子”。而且会从中发现贾三的营销思路里,文化品味和文化品格占有很大的比重。只有在“贾三灌汤包子”的店堂,你才能真正发现包子的文化和文化的包子。 牛羊肉泡馍,号称“陕西一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诗经》中有“朋酒斯飨、曰杀羔羊”之语。羊肉泡馍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受到来西安的众多国际友人的赞誉。牛羊肉泡馍差不多是公认的西安小吃之最(传播面最广、最具特色)。吃泡馍,西安的老吃客讲究到回民坊上去。有时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那一大碗端上来却浓香四溢。<br> 泡馍讲究用手掰,进了泡馍馆,要上两、三个馍,洗净手,找个地方坐下细细掰。说是馍,其实是半发面饼,每个二两,用白面和好烙的半熟。把陕西著名的大老碗放在膝上,饼先分成几块,再慢慢掐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碎块。掰好之后用手在里面抓揉上几下,让附着在碎块之上的粉末散落下来,这样煮出的馍才会汁浓味厚。然后用夹子夹上号,端去后厨大师傅那里加工。明眼的师傅一看到这种掰法,就会明白懂泡馍的老吃客来了,煮馍时也会分外用心。 如今的生活节奏变快,泡馍馆大多与时俱进,添置了一台搅拌机,可以把馍迅速加工成均匀的小碎块,年轻一代大多喜欢这种改进。但老食客们永远都对这种加工方式嗤之以鼻,花了大功夫掰出的馍,手工撕开的断面加大了与汤的接触面积,会煮得更入味,这样才配得上那一锅老汤。<br> 合着馍一起煮的,有筋道的粉丝、新鲜的蒜苗、香菜和几大片卤羊肉,羊肉入口鲜嫩酥烂、芳香四溢。做肉的店家多在后院土中半埋着十几口水缸,里面是各家密制的调料熬煮出的汤汁。先要把备好的大块生牛羊肉在汤汁中浸泡两天左右入味,然后再捞出置于大铁锅的老汤中,加入十几种香料同煮。等肉煮到六、七成熟时,在同一口锅中加上木架子,肉离汤置于其上,改文火,盖上锅盖蒸一夜,第二天早上蒸好的肉就可拿去做泡馍了。煮肉蒸肉的汁水,勾兑之后,就是煮馍时用的汤底。这样作出的肉,怎会不酥烂鲜香? 煮好的馍端上桌,看不到热气,但碗却摸着烫手。用筷子在一角拨开,热气才携着香气扑面而来。碗的上面浮着一层油,封住了热气香气,这是西安人发明的保温妙法。吃泡馍时不能搅动,要一直沿着碗边用筷子慢慢拨到嘴里,不然汤会泄、热气会跑。真正的吃客,一碗馍吃到最后还是烫嘴的。<br> 我们爷孙三人也在回民街上吃了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馍,进店老板给你一个大碗和一块很硬的热馍,让你坐在桌前慢慢的耐心的将馍掰碎,然后给你加入羊汤,放入黑木耳,粉丝等,开始煮,再将煮好的羊肉切成片放进去,馍煮软就好了,大概三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撒上葱花和香菜,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就好了,羊肉泡馍的汤汁看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汤多点就多加点羊汤,有人喜欢少点就少点都行,我感觉这个羊肉泡馍很值得一吃。 西安镜糕:陕西的传统小吃,以糯米为原料蒸制而成的形状似圆镜的糕。经营镜糕者多系摊担叫卖。清朝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的诗句。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的下面就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很小,上面有红红绿绿的调料,要吃的时候会再给蘸上芝麻和糖。 陕西最有名的还有biangbiang面。据导游说,这个biang字全中国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不认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会写。据说这个biang字是出于一个穷困潦倒的先生,在饱受饥饿的情况下,来到了一家面馆,和店老板商议说能不能给老板写一个店名换一碗面吃,老板也是一个善人,看看别人家都有什么“老马家”、“老安家”、“老金家”什么的,自己不识字,面馆也没有店名,便同意让先生给起一个店名,这个先生吃完面后,觉得这个宽宽的面很好吃,但客人不多,生意也不好,又看到老板在做面时将面放在面板上上下左右的掼,发出了biangbiang的声响,便心生一计,想想用几个汉字的偏旁部首组合起来,自创一个字,读音就叫biang,由于别人都不认识、不会写这个字,就都带着好奇心走入店里,尝一尝biangbiang面,看一看biang字是什么?使老板的生意红火起来,这个biangbiang面就流传至今了,成为西安一道有名的小吃。 老马家肉夹馍,中央电视台专访美食店。 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被老西安人称作“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 回民街不仅适合美食探索,还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这里可以购买到各种特产,如牛羊肉、柿子饼、西凤酒、古董、老酸奶等。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西安文化和历史的游客来说,回民街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西安市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协议,其中有一个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荣获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创建清真寺碑》记载为唐天宝年间所建,但此碑已为学者证为明代伪作。后经历代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游览回民街的最佳时间根据个人喜好来定,但你可以在晚上前往,以避开白天的高温和人流高峰。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总之,西安回民街是一个集休闲、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是体验西安风情和品味地道西安美食的理想之地。 <b>摄影、文字、编辑:</b>张永胜<br><b>网名:</b>佛 缘 <b>美篇号:</b>17317369<br>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有些照片用手机拍摄,像素有限,聊作到此一游以记录为主吧)!喜欢我的作品请在下方点赞、点评、关注,欢迎欣赏、收藏和分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