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的来历

远方

<p class="ql-block">义门原来属于亳州,1864年涡阳建县时,划归涡阳。关于义门的来历,清未名士、贡生马朴仙(名马敦仁,涡阳人)的《游义门集记》说“涡治西义门,古隶谯,今为涡巨镇。……义门距涡北岸,势拱抱如半月,东枕脱缰沟,西南贯章水,去城父七里许,三水汇合而萃斯区。唐为真源,张睢阳令此。<b>考义门之名,见于宋咸平</b>(宋真宗年号)<b>王子上旌表,以此名集,明碣已有之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史·孝义传》载:“咸平后,亳州王子上四世同居。并所在请加旌表,诏从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绪《亳州志》卷十二《人物志一》载:“宋王子尚:四世同居,长幼孝悌,人皆化之。诏旌表之,仍蠲其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乙丑(十四年)孟冬刊《涡阳县志》卷四《古迹》载:“义门乡在县西北四十里宋旌孝义王子尚故里。”</p> <p class="ql-block">从以上的记载可知,亳州王子尚(上)四世同居,因其孝义行为受到皇帝的表彰,故其故里有“义门”的称号。明代还有碑记证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义门”二字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孝义的重视和推崇,以及家族成员之间和睦共处、相互扶持的美德。宋代的孝义故事中,亳州王姓家族因其四代人共同居住在一起,且家族成员之间长幼有序、孝悌有加,乡人受到他们的感化,因此被皇帝下诏表彰。王子尚的事迹不仅展示了家族内部的和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孝道和义行的推崇。此外,宋代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如保定军孙浦、襄州常元绍等家族,他们甚至有十世同居的记录,这些家族的孝义行为同样受到了官方的表彰和鼓励。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孝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