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参观冶山公园时,专选人少僻静处探幽,在公园的东南面泉山上发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镇冰的故居(仁寿堂)。故居的现今设为萨镇冰的展览馆,让人更进一步了解一代名将传奇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拍摄于2024年12月7日</b></p> <p class="ql-block">萨镇冰(1859-1952年),出生于福州市一个名门望族,11岁考进福州船政学堂驾驶专业,后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进入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p><p class="ql-block">自船政学堂毕业后,萨镇冰先后服务于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曾任海东云舰二副、扬武舰二副、澄庆舰大副、天津水师学堂正教习、威远舰管带、康济舰管带。</p><p class="ql-block">萨镇冰是福州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他是爱国者,戍守海疆一甲子,忠勇可嘉,丹心报国,战功赫赫。</p><p class="ql-block">他是仁者,行善中国七十载,倾己所有,扶危济困,人称当代“菩萨”。</p><p class="ql-block">他是长寿者。不畏战,不惧死,历1874年赴台驱日之战、甲午海战、抗日战争,每战奋勇,人间却留他九十三个春秋。仁者寿,爱国者长生。</p><p class="ql-block">他是一部历史,一部别样版本的中国近代海军百年风云史,一部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民族复兴的苦斗史。</p><p class="ql-block">他的名字,故乡人代代铭记。</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手机记录下的部分内容</p> <p class="ql-block">▼该视频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1949年元宵节,萨镇冰与儿子萨</p><p class="ql-block">福均、孙子萨本远、曾孙萨支茂</p><p class="ql-block">和萨支平合影于仁寿堂前。</p> <p class="ql-block">▼1952年,萨镇冰与族侄孙萨本</p><p class="ql-block">珪合影于仁寿堂前,这是萨镇</p><p class="ql-block">冰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萨氏家族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福州萨氏名门精忠报国家风绵延二十余世,成为中国著名的海军世家、科技世家、进士世家和藏书世家。</p><p class="ql-block">萨氏科举世家,绵延660年。自元代大诗人萨都刺成为雁门萨氏首位进士之后,萨家共出了9位进士、44位举人。</p><p class="ql-block">萨氏海军世家,绵延五代,将星闪烁。除萨镇冰外,还有绘制了中国近代第一套海防图的萨承钰、海军陆战队参谋长萨君豫、英勇抗日壮烈牺牲的中山舰舰长萨师俊、台湾海军军官学校少将教务主任萨师洪、台湾海军中将刮司令萨晓云。</p><p class="ql-block">萨氏科技世家,绵延七代,英才辈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物理学家萨本栋,参与组建武昌造船厂、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产品设计院、舰艇研究院的中国造船业泰斗萨本炘,曾获得67项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的著名海军化学家萨本茂,中国西部铁路拓带者——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萨福均,中国数据库学科改基人萨师煊,中国火箭发动机专家萨兆泓,中国核物理学家萨本豪,中国著名无线中专家萨支天,美国电子与通信工程专家萨力群、美国微电子学家萨支唐。</p><p class="ql-block">萨氏藏书世家,绵延七代。萨氏子孙中藏书比较出名者,有入闽萨氏12世萨玉衡、萨龙光,15世萨承钰,16世萨嘉曦、萨嘉架,17世萨兆寅,18世萨本敦。目前有据可查的是,清康熙年间萨家即设有刻书坊,光绪年间萨家以“敦孝堂丛刻”或“一砚斋”名之的家刻木板古籍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6日,召开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大会。图为全体出席委</p><p class="ql-block">员合影(前排右起第五、六、七分别为陈绍宽、张鼎丞、萨镇冰。)</p> <p class="ql-block">▼萨镇冰与甲午海战:</p><p class="ql-block">1894年7月,甲午海战爆发,时任北洋水师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的萨镇冰,奉命守卫威海日岛。1895年1月底,日岛保卫战打响,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批轮番进攻,并从已被日军古领的威海卫南北炮台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日岛。面对强敌,萨镇冰毫不畏惧,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直至炮台全部被日军炸毁,才在接到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命令后撤回刘公岛。</p><p class="ql-block">甲午战败,萨镇冰与北洋水师幸存的所有官兵一起,惨遭清廷革职,回乡做家庭教师。</p> <p class="ql-block">▼萨镇冰与辛亥革命:</p><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2日,清廷急令陆军大臣荫昌书北洋军两镇从京汉铁路南下武昌,又命萨镇冰领巡洋、长江两舰队溯江而上,与荫昌所率陆军会师武汉,以求一举消灭革命军。</p><p class="ql-block">萨镇冰下令不准开炮,坚持按兵不动,多次拒绝执行逃到楚像舰上的湖广总督瑞微炮击革命军船只之命。被朝廷催得紧时,在萨镇冰暗示下,各舰向天空或是无船水域发炮,避免伤及革命军与无事百姓。</p><p class="ql-block">此时,驻泊在长江上的各舰队部分官兵倾向革命,三艘主力战舰中唯一汉人舰长——海筹舰管带黄钟瑛革命之心日渐坚定倾向革命。部分官兵秘密联络,策划起义,萨镇冰没有制止。</p><p class="ql-block">对清政府腐朽统治有深刻认识的萨镇冰,也认定建立共和是民族复兴之路,但他有着极强忠君思想,不愿做背叛清廷的逆臣,更不愿做抵制革命的“罪人”,在关键时刻做出顺应历史抉择:11月11日自行引退,将驻泊长江江面的清海军舰队指挥权交给黄钟瑛,自己化妆成商人离舰,辗转前往上海“治病”。在黄钟瑛领导下,列阵于长江江面上的海军众舰毅然起义,调转炮口,协助革命军攻打清军。</p><p class="ql-block">1911年11月13日,袁世凯组成清政府责任内阁,任命萨镇冰为海军大臣,但萨镇冰没有到任,再次以实际行动支持辛亥革命。</p> <p class="ql-block">▼萨镇冰与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成立,萨镇冰立即倾力服务。曾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参政院参政员、闽粤巡阅使等职。</p><p class="ql-block">1916年,萨镇冰重新成为中国海军第一领导人,之后曾任询不临时总司令、海军总长、海刺巡阅使、福建清乡督办等。</p><p class="ql-block">1919年12月,内创改组,萨镇冰再次出任海军总长。次年,在海军总长任上再兼国务总理。同年8月,辞海军总长及所兼国务总理一职。旋再次就任海军总长。</p><p class="ql-block">1921年5月,萨镇冰卸任海军总长一职,获授肃威上将军。</p><p class="ql-block">任职期间,萨镇冰为中国海军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良多:先后组建了海军鱼雷枪炮学校、大沽海军管轮学校,扩建福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支持创立中国最早的飞机制造厂——飞机制造处和海军飞潜学校,协力奠基中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教育业;参与复兴江南造船厂,支持兴建新厂、船坞;支持收复外蒙,使蒙古全境和唐努乌梁海重归祖国,并协力促成中国政府随即在外蒙古开始实施如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银行、创刊日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有益于当地的事业;支持收复黑龙江航权,协力促成中国军舰进入黑龙江内河,开始执行对北方界河的巡逻和保卫任务。</p><p class="ql-block">1933年月11月20日,十九路军发动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在成立大会上,萨镇冰发表演讲,支持闽变当局提出的反蒋抗目原则,号召人们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但“福建事变”很快被将介石抛杀,十九路军撤退时,萨镇冰驰赴马尾,利用自己在海军界的影响,说服马尾海军及相关各方,成功安排十九路军安全撤退。</p> <p class="ql-block">▼萨镇冰高洁的品行受到各界的爱戴与好评,曾有不少知名人士对他的褒奖。</p> <p class="ql-block">▼冰心《记萨镇冰先生》</p><p class="ql-block">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从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常常听见父亲说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从那时起,我总是注意听受他的一言一行。我所耳闻目见的关于他的一切,无不加增我对他的敬慕。时至今日,虽然有许多儿时敬仰的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对于人类的信心,鼓励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严复:盖其轻利悦礼,若出天性。思为国家绸缪巡护,求海宇一日之安,脱不幸卒然有事,则早办一身,义不反顾,矧区区财贿宁稍一概其中!此所以身治海军十有余年,无寸椽尺土之储,而廉耻忠孝为朝野中外所翕然无闲言者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镇冰</span>与慈善事业</p><p class="ql-block">萨镇冰品行高洁,以扶危济困为自己生活中最高乐趣,人称“萨菩萨”。</p><p class="ql-block">1919年隆冬,北洋政府当局见时任海军总长的萨镇冰穿一作旧棉袍在风雪中奔忙,特购价值千金的貂<span style="font-size:18px;">裘</span>大衣相赠。但没过几天,萨镇冰便将貂裘大衣卖了,用这笔钱买回了80多件棉衣,送给京郊灾民过冬。</p><p class="ql-block">1920年,河北旱灾。时任海军总长的萨镇冰除将自己全部薪金拿出来赈灾之外,还捐了一笔款,交给一位姓胡的福建同乡前往灾区赈济。见灾民进京讨饭露宿街头,他将自己总长官邸让出三间房,给无家可归的灾民住,这些灾民所有食宿都是他出钱细心安排。一直等到灾情过后,他发给路费、食粮,送他们还乡。</p><p class="ql-block">萨镇冰任职福建省长时,首建政府收容制度,收养沿街乞讨的麻疯病人、盲人、残疾人,政府经费不足,他卖字贴补。</p><p class="ql-block">1926年11月,军阀张毅窜至福州乌龙江南岸烧杀劫掠,闽侯南港九十三乡生灵涂炭。1926-1929年间,萨镇冰长住灾区,先后发起成立救济会和善后会,亲募大量善款,重建南港。</p><p class="ql-block">萨镇冰曾赴闽西、闽东救灾、扶贫,还在福州倡设孤儿院、工艺传习所等,筹资创办福州佛教医院(今福州市人民医院)并亲任董事长。医院坚持施医赠药,救人无数。</p><p class="ql-block">有感于萨镇冰的爱民,民国时福州特将省政府旁的一条由萨镇冰倡建的便民路,命名为“肃威路”,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镇冰与仁寿堂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萨镇冰做了一辈子官,却没有置下任何家业。</p><p class="ql-block">1937年,萨镇冰已近80岁,依旧寄居他人家里。儿子萨福均当时在南京交通部工作,听说福州汤门街有一幢房子要出让,价格3000元,觉得可作父亲栖身之所,就先寄来1300元,请父亲先与房主接洽,说所差之款随后寄来。哪里想到,一心只想着多帮穷人的萨镇冰,根本没有问舍置业打算。收到儿子汇来的第一笔1300元钱后,随手就分给穷人用,搞得儿子萨福均也不敢再将余款寄来。</p><p class="ql-block">萨镇冰八十岁生日时,虽然他当时人不在福州,但陈兆锵、陈培银等20多位福州名士,为其在福州治山的泉山上建了一座“仁寿堂”,作为他的居所。1946年,88岁高龄的萨镇冰终于住进仁寿堂,直至1952年病逝。他病逝后,儿子按照他的遗嘱,立即将“仁寿堂”捐给政府。</p><p class="ql-block">仁寿堂兴于泉山,寄托着老一代福州人对萨镇冰的敬重与爱戴;仁寿堂辟为萨公展览馆,承载着新一代福州人对萨镇冰的怀念与铭记。泉山之巅的仁寿堂,是一座碑,一座纪念爱国者的碑。</p>